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silhouette

專訪明日設計事務所創辦人Ray Lau:書是歷久常新的靈感泉源

2021-09-24

Image description

Ray 是明日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兼設計總監,到訪他的辦公室,玄關中映入眼簾是一整列書櫃,其餘角落亦以書架劃分出間隔,布置整潔,一如其設計風格,他早年為《中華新詞典》、《中華新字典》設計的新裝禎,視覺語言醒目簡約,為經典添加了當代感,令人耳目一新。Ray有不少藏書,他既閱讀,亦參與書籍設計,與他聊書,因而總會多出設計師的新角度。

TEXT BY 饒雙宜 PHOTOGRAPHY BY BEN TAM

設計書籍的興衰

平面設計師工作的起點是尋找reference,以便與客戶溝通,讓對方知道大概方向,調整彼此期望,此舉亦有助設計師思考。Instagram、pinterest現今大受歡迎,網絡上有海量圖像供設計師覓得靈感,但在此前,設計師又由哪裡入手?Ray說:「當時互聯網未及現在發達,大家需要參考資料仍以書本為主,例如翻閱設計比賽年鑑《Tokyo TDC》、《Applied Typography》、《紐約ADC》等,借別人的作品啟發自己。」

Image description

Ray是中生代設計師,入行十多年,目睹了設計書籍的高峰與轉變:「當時以Page One的設計書籍為主流,內容多是應用為主,近年有較多知識型設計書籍陸續出版。」他所指的此類收藏,主要探討設計理論、分析設計師風格、詳述設計師生平與職業生涯等主題,文字較多,圖像少,如他櫃中顯眼的一系列原研哉:「這類書以研究為主,台灣便出版了不少經典著作的譯本,像Josef Müller-Brockmann的Grid System或字體學(typography)的一些理論,也有談論autonomous design的書,近年才開始普及。」

以往設計書籍冷門,選購門路不多,加上往往是「磚頭書」──硬皮、彩頁,製作成本高昂,Ray當年打工之際,每個月把五分一薪金花在購書之上,每本書都充滿血汗回憶:「設計書籍一直賣得很貴,往往要$500一本。以前有家書店Kengseng(競成),所有設計師都會認識,因為全部人都去該處買pantone,它的書又齊備,銷售模式更是B to B。」他憶述當年有位賣書叔叔,每月都會推着一輛載滿書的手拉車前往設計公司上門兜售:「那是我買書的高峰時期,甚至不用逛書店,有專人上門服務,不過後來它與page one、書得起等書店差不多同期結業了。」此後他買書數量大減,也買得較精:「或許與年資有關,亦因為有了網絡,現在買的書都作收藏用途。」

不過Ray仍然喜歡逛書店,翻看市面的新出版,參考別人的設計:「以設計角度去看,一本書內裡有很多細節會影響閱讀,尤其厚重的書,紙張是否軟身,書皮是否可打開,會否阻礙閱讀,紙質等都會令你拎起一本書後,決定買走或放低,紙質也許太粗糙,顏色偏灰之類,都會令我擁有的意慾大減。」身為設計師,他亦尤其注意排版:「文字大小、字距調整(kerning)、密度、字型的線條粗幼等,都會影響『行氣』,進而影響閱讀狀態,普通讀者未必會拆解到這些細節,但整體加起來,會注定一本書是否會令你希望讀下去。」話雖如此,他始終認為一本書是否夠好,始終取決於內容:「就算裝禎設計、排版出了問題,內容仍然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會以封面去判斷一本書的好壞,但當你打開了封面,開始細讀,吸收的便是內容了。有些書雖然設計得很美,往往讀了一章便要放棄。」

Image description Ray在工作收藏的設計書籍可分數類,包括比賽年鑑、設計雜誌、字型學、紙廠紙版以及外國設計師作品集。

從經典出發

Ray在工作收藏的設計書籍可分數類,包括比賽年鑑、設計雜誌、字型學、紙廠紙版以及外國設計師作品集,擁有較多西方設計書籍,如他興奮地介紹他其中一位偶像Jaime Hayon:「他是西班牙籍的,被譽為當代冒起得最快的產品設計師,作品簡單得來大膽好玩,書中有他的手稿,可看到他思考的過程。」

Jaime Hayon的設計風格與他本身頗為相異,所以特別喜歡,與他風格較近的,是Josef Müller-Brockmann的classic風格,他撿起其中一本:「此書可說是撿回來的,多年前打工時,老闆收到消息,某設計前輩過身後,公司員工把他所有藏書賣給一家二手店,我們趕去把那些書以超值價錢淘回。」Josef Müller-Brockmann是瑞士設計先鋒,創立了一種四四正正但視覺衝擊強烈的視覺語言,「他發展出一套猶如教科書般的版面設計系統,成為了經典,《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講解了現代平面設計是如何發生的,甚至可應用於內室空間設計上。」Ray認為此書是劃時代之作:「它是1960年代推出的,但現在從事平面設計的人,大部分時間仍沿用這套系統,台灣有出版社近期把此書譯了中文版,可見它有穿越時空之能。」

Ray推介同名設計師另一本自歐洲搜羅到的珍藏:「這是他替瑞士火車公司設計identity system(品牌識別設計)後製作的一本guideline,示範各項應用細節,如路牌、文字與圖像的擺放方法,細讀之下,可看到前人的實踐以及著眼點,他們的用心、細緻程度令我大開眼界,雖是多年前的案例,至今仍可看到其影響。」這些歷久不衰的思潮,被刻劃至書中,供後人參照解讀,對照之下,另有些案例,當時卻太前瞻,過早出現了,如Ray推介的《Isotype》,記錄了奧地利哲學家Otto Neurath發明的象形符號學:「我買的這本是日文版,就算讀不懂當中的文字亦很有趣,此書把三本分別於1936年、37年以及39年出版的書輯錄在一起,這位哲學家希望以圖像取代語言與文字,讓不同國籍的人溝通,發明了一套圖像系統,就像現代的emoji。」Ray認為現今不少新事物,是由以往的經典所演變的,因而非常鍾情以往的這些設計書籍,「我特別喜歡經典的東西,我們以為創新的事,前人已經研究過,這是當時重要的著作,這些設計運動發生後又被遺忘,當時間再往前推,人類往前走遠了一點,再被重新發掘。」他的創作手法正是由這些經典出發的,「它們是我的根基,視乎作品的需要,我會再拼湊自己喜歡的視覺原素。」

Image description Ray早年為《中華新詞典》、《中華新字典》設計的新裝禎,視覺語言醒目簡約,為經典添加了當代感。

Ray的書架矚目之處是過半數的紙版,雖然欠缺文字或圖像內容,依然吸引他去收藏,突顯了設計師的身份。他對紙張的執迷,令他創立了「紙目」Paperist品牌,專門推出以紙張製作的產品,如筆記本或收錄了香港各大紙行樣版的紙版,他把它們重新分類、編排、釘裝,方便設計師搜索、比較和使用:「這些紙版有不少是外國訂回來的,就算今世無緣使用這些紙張,摸一下都開心,尤其日本紙廠和歐洲紙廠的。香港可用的紙已有不少,但天外有天,未見過,你未必會想像到紙張竟會這麼多不同的顏色、質地、厚薄,令我腦洞大開。」Ray覺得它們也是一種書,「像字典一樣,它們是工具書,內容是紙張的顏色、厚度與質感。」他更坦言,對書的喜好,某程度上是出於對紙張的熱愛:「紙的質感是其他物料難以取代的。何謂一本書?一疊紙被訂裝起來,就是一本書,我喜歡紙,也就喜歡書。」

談及書的物理性質,Ray認為電子出版是大勢所趨,但認為對書籍與其設計有莫明的信心:「近年我參與的書籍項目比往年少了,印量也縮減,實體書的出版會變得愈來愈精品化,令人有收藏意慾,但電子書不會全然扼殺紙本書的角色,兩者是相輔相乘的。」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