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旅遊】倫敦假日 意外驚喜

2017-05-17

曾經數度在倫敦中轉,這次總算有理由在此停留,發覺作為假日的倫敦相比起作為起降站的倫敦要有意思得多。前陣子《新福爾摩斯》新一季熱播,劇中許多熟悉的場景勾起了要拿倫敦來說說事的想法——以一個遊客的身份和角度。

還是從Sherlock說起吧。該劇的粉絲們都知道貝克街221B,那是小說中設定的福爾摩斯寓所及偵探事務所地址。每天出入附近住所經過此地,都目睹從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夏洛克迷們,在這個如今的福爾摩斯紀念館前排起長龍參觀,隊伍從早到晚都頗為壯觀。

撰文、攝影:趙健明

Image description 以倫敦大學創校先賢Jeremy Bentham命名的酒吧。

不過你在劇中所看到的實際上只是貝克街221B的替身——高爾街187號。即使如此,它的當紅程度卻不遑多讓。劇中出鏡率頗高,Holmes和Watson經常光顧的Speedy's Café是187號旁邊一家真實的咖啡館,照樣有慕名而至的夏洛克粉們在門前拍照之外,更可以在Speedy's Café享受「夏洛克主題小食」:夏洛克卷——「被緊緊地包起來就像夏洛克不外露的個性」,華生卷——「安全、溫暖、治癒,就像華生的個性」。據說即將推出莫里亞蒂三文治,拭目以待店家做這款三文治的手法會有多麼暗黑。

Image description 攝政公園的早晨。

滋養地球

倫敦皇家植物園內百花齊放,萬木葱蘢。2015年米蘭世博會英國館最引人注目,榮獲多項大獎的建築雕塑結構作品「蜂巢」(The Hive)在參展過後榮歸故里,成為植物園內一道最亮麗的風景。作品關注蜜蜂種群數量不斷下降的趨勢以及授粉過程對於人類食物鏈的重要性,以呼應世博會「滋養地球,潤育生命」的主題。

作品由英國著名藝術家Wolfgang Buttress聯合結構工程師、物理學家設計,整個14米高的建築雕塑體由數根柱子支撐起來,抽象化了的蜂巢恍如懸浮於草地之上;而繞軸心微微扭轉的結構如同盤旋於空中的蜂群。孩子們可以在結構的球形空間中和着錄製的蜂群活動音效玩耍跳舞,或伏在透明的玻璃地板上與在其下穿行的遊客打招呼。環繞建築的是一片美輪美奐的野花草地,循着小路前往探訪的遊客恍如郊遊般,愉悅地感受着自然、科學、設計和藝術合體的魔力。

Image description 生活在Richmond Park內的野生馬鹿。

精神之父

那天倫敦下着大雨,於是與正在倫敦大學就讀的「地陪」小朋友,在學校附近一家以他們的創校先賢之一、著名哲學家傑瑞米.邊沁(Jeremy Bentham)命名的酒吧裏,假裝興致勃勃地看了一場英超,儘管並不清楚什麼叫做「越位」。

然後真正興致勃勃地參觀倫敦大學。由於所處倫敦的優越地理位置以及引人入勝的古典前庭穹頂,它的建築群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UCL精神之父邊沁的塑像端坐在主樓一個櫥窗裏,筆者以無比崇敬的心情近距離瞻仰之,感懷這位UCL最出名的名人天才般地創造出「國際化」(International)一詞,並在今天被人們廣泛應用。

這時收到貼心溫馨提示:坐在我面前不到2呎處的並不是「塑像」,除了頭顱部分由於當初處理不當以蠟像代替之,頸部以下竟然是先賢的真身!本能反應是立即彈出去3呎。原來這是倫敦大學後人執行Jeremy Bentham生前的要求,將他的遺體及衣裝保存並作為大學的永久紀念物。不僅如此,邊沁遺體還不時「列席」學校的會議,這也是學院傳統之一。至於邊沁的頭顱被學生當足球踢的傳聞,則只是另一所與倫敦大學有着競爭關係的學校學生們的戲語而已,不必當真。

這所全英首間提倡「教育人人平等」,不拘學生性別、宗教背景及政治取向的大學,早已躋身英國G5超級精英學府,擁有包括香港人熟知的「光纖之父」高錕在內的共31位諾貝爾獎校友,以及大文豪泰戈爾、聖雄甘地、日本兩任前首相等多個領域的名人,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科研實力、師生品質和經濟實力。

Image description 最美的一段泰晤士河。

美味體驗

那幾天在地陪小朋友的引領下,幾乎把倫敦掃遍。清晨在攝政公園與松鼠嬉戲,與朝陽共進早餐;中午傍晚穿街過巷發現美食。西班牙海鮮吧台式餐廳不接受預定,排隊進去圍坐吧台前,大廚在當中表演現場製作美食。位於 Heron Tower 40樓高空中的「Duck and Waffle」,擁有倫敦最美的景色,出品超一流的鴨腿料理,提前三個月預訂,也只能訂到下午4點的尷尬時段。一連串的美妙體驗,直接挑戰人們一直以來對英國食物的偏見。

在Richmond Hill山腳下一家泥土作地面,天空作屋頂的園藝簡易餐廳享受了一頓輕鬆自在的午餐後,接着上山去尋找野生鹿群,在這一區還能看到最美的一段泰晤士河。等等,你是說野生的鹿群?的確沒錯,就在市區邊緣的Richmond Park——倫敦的御苑之一,也是倫敦最大的皇家園林,生活着超過六百隻馬鹿和黇鹿。「地陪」故意隱瞞上山的動機,要給我驚喜。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在倫敦近郊居然有這樣廣闊的大草原,更幸運的是找到6隻漂亮強壯的馬鹿,這的確是倫敦之行最大的驚喜。

壓軸好戲,是在倫敦這個藝術之都,可以去泰特當代美術館(Tate Modern)欣賞當代藝術,就連旁邊的泰晤士河都成為了美術館的展場,河面上漂浮着一件巨型當代藝術品。然後去泰特大英美術館(Tate Britain)追捧我喜歡的英國國寶級畫家William Turner,這裏收藏了大量Turner的代表作。席地而坐的小學生們,在專注地聆聽老師講解,這是泰特大英美術館裏最美的畫面。「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孩子成長後,該如何維持其藝術之路。」畢加索如是說。沒有藝術,生活有如沙漠,沒有藝術的城市,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城市。

華燈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們又聚在街頭酒吧暢敍。留歐?脫歐?此時此刻,Who cares?

Image description 小朋友們在「蜂巢」內玩耍。

Image description 園藝簡易餐廳,進餐環境優美輕鬆。

Image description 漂浮在泰晤士河上的當代藝術品。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