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電影《十個拆彈的少年》】丹麥導演揭開二戰拆彈秘史

2017-01-17

很少有關二戰的電影中德國人是受害者,由丹麥導演馬田贊夫列(Martin Zandvliet)執導的《十個拆彈的少年》改編自真實歷史,沒有炮火轟鳴、硝煙瀰漫的戰爭場面,而是一個有關人性中的愛恨、報復和寬恕的故事。

電影描述丹麥在戰後最黑暗時期,納粹德軍投降後,一隊德軍戰俘奉命到丹麥鄉郊拆除地雷。他們沒受過正式掃雷訓練,就要拆除丹麥西部海岸逾200萬個由德軍埋下的地雷。

一幕幕徒手挖掘地雷、取出雷管的場景扣人心弦,導演不斷重複一吋差池便葬送性命的緊張鏡頭,讓觀眾感受那高度緊繃沉重的氣氛。影片不但奪得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更入圍競逐本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能否再下一城,就要拭目以待。

Image description

丹麥導演馬田贊夫列集編劇、演員及剪接師於一身,他曾為《泰迪熊》、《時尚帝國合約的開始》等電影擔任編劇。2009年拍攝第一部劇情長片Applaus已取得不錯成績,包括奪得蘇黎世國際影展影評人大獎,另獲提名印度孟買國際電影節Golden Gateway大獎及比利時根特國際電影節Grand Prix大獎。

《十個拆彈的少年》是導演的第三部長篇作品,影片在東京國際電影節勇奪最佳男主角獎,又先後在鹿特丹及悉尼等7個電影節榮獲最受觀眾歡迎獎,另獲美國國家評論學會頒發最佳外語片獎。

作為一個丹麥人,馬田認為這是一段被國人遺忘及不完整的歷史,當中有很多疑點引起他創作這個故事的興趣。「我剛開始做資料搜集時,以為國家的地雷都是由丹麥囚犯負責處理,但一發現原來是用德國戰俘負責的,我開始更加投入去搜集資料。當然,還有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我想通過歷史更加了解現在,而且還要預備未來,我相信這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埋220萬個地雷

二次大戰時,德國為建立大西洋海岸防衞線,在丹麥西岸埋下超過220萬個地雷,比歐洲各國加起來的地雷數目還要多。戰後丹麥政府徵召一些德國戰俘執行全國掃雷任務,而這些戰俘是希特拉投降前強行徵召的後備軍,多是老弱殘兵,年紀最輕的只有13歲。

根據日內瓦人權公約規定,各國政府都不能夠派遣戰俘執行長期勞役或危害性命的任務。但有證據顯示,英國政府與丹麥政府將文件上的字眼由「戰爭俘虜」轉換成「自願投降的敵軍人員」,避開這條公約的規定,於是就有超過2600名德國戰俘被派參與這項高危任務。

故事開始是一輛軍車上載着很多年輕的德國男孩,他們都是二戰的受害者。最令人震撼的是,這班年輕戰俘沒有鋼盔掩護就要執行儼如送死的「自願性任務」,他們排成一字在荒涼的沙灘上拿着長棍,匍匐前進徒手勘探地雷。

「從一開始我的目標就是,要向世人呈現一段不光彩的丹麥歷史。我很明白為何有這麼多歷史學家努力去逃避這些史實。」他指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神話,總是希望讓人看見其英雄形象,去建立國家的歷史身份。而為了國家可以戴上光環,都會避免談論一些影響國家形象而又不為人知的故事。

「這部電影想告訴大家的是,丹麥也有黑暗的一面,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因為戰後英國政府提議丹麥政府徵召這些德軍戰俘去擔任掃雷工作,其實是一個兩難的政治問題。一方面,拒絕這樣的建議會令丹麥政府失去人民的支持,而這樣也會為其他周邊聯盟國家帶來極大心理負擔。戰後的丹麥依然背負着某程度上的不良聲譽,但英國卻證明了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救世英雄——他們為丹麥人民帶來了自由。但是,強迫德國少年戰俘為丹麥掃地雷,某程度上是犯了戰爭罪行。」

雖然馬田的父親曾為丹麥參加二戰, 而他有2名德國籍的繼弟妹,但都沒有影響他拍這部片的決定。「一開始我非常震驚德國人至今仍因為上一代的一個錯誤被責怪。我反覆思考已是二戰後的第三代人,為什麼他們仍要背上這個歷史包袱?所以我故意用一些年輕演員,呈現出一種錯不在他們的訊息,其實我們都知道,二戰是他們父母的戰爭,而不是他們的戰爭。」

Image description

仇恨轉化為體諒

縱使片中大部分都是新演員,甚至只是初出道,但導演認為最好的地方就是他能按自己意思去塑造這班新演員,將他們引導到他要求的水準。劇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由丹麥演員羅蘭慕拿(Roland Møller)飾演的丹麥軍官卡爾,對德國人恨之入骨,但跟這班拆彈少年朝夕共處,發現他們都是有血有肉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青少年,因此,他開展了一場內心鬥爭,最後將仇恨轉化成體諒,當親睹他們命懸一線的險境,漸生同情。卡爾內心充滿掙扎,在上司無情的逼迫下,更承受着無比的壓力。

馬田認為:「那位強迫這些男孩徘徊死亡邊緣的軍官(即卡爾的上司),就是這部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仇恨化身。但對卡爾來說,那些被丹麥軍方標籤為惡魔的德國戰俘,在他心目中逐漸變為普通不過的人類。而羅蘭慕拿完全掌握到這個心理變化,把這個感覺演繹出來。」

電影氣氛沉重悲慟,被問到如何處理好個人情緒,會把「它」留在片場還是帶回家?馬田回應:「我想觀眾感受的就是電影呈現出來鐵一般事實的殘忍。當然處理情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每拍完一場,我都會和大家喝咖啡,然後跟大家開玩笑,將沉重的心情放下,而這只是我們的工作,當然是把它留在片場。」

Image description 電影的英文片名是Land of Mine,根據二次大戰少年戰俘徒手拆彈事蹟改編。(劇照)

真實地雷區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馬田太太(即電影攝影指導Camilla Hjelm Knudsen)和女兒也有參與其中,所以即使電影很沉重,他的家人都在現場支持他。「Camilla Hjelm Knudsen都深深受到六十年代電影的影響,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創造一齣在詩意與黑暗徘徊的電影。一切布置都必須美不勝收,才能稍為安撫觀眾在大銀幕前所經歷的無形恐懼,因為信念一致,所以我們非常享受一起合作完成這部電影。其實我兒子也在現場,他每天都坐在我的導演椅上,有趣的是,羅蘭慕拿經常跟他玩,有一場羅蘭慕拿要發脾氣,兒子非常害怕地問我,他是真的生氣還是在開玩笑?」

馬田堅持要在一個真實的地雷區拍攝,片中的沙灘正是一處列作野生保育和居民寥寥可數的地方。「在那拍攝也有很大挑戰,那裏有太多的殘舊房屋,有些甚至已淹浸在水中,我們必須自己搭景。而且在我們拍攝的第一天就發現一個不能運作的地雷,我相信那裏其實有更多,雖然已不能運作,但我們也不能大力撞擊它。」

在有關二戰的電影中,德國人很少是受害者身份,正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會想拍這部電影。「因為德國人根本不會去拍這個類型的電影。當你了解到歷史的一面,你必須要了解另一面,不可以單單因片面的原因去認定德國人是壞人。只要你看了電影5分鐘,你就會有這個感受。如果你代入卡爾這個角色,就會經歷一次情感的過山車,由憤怒、同情然後原諒,是非常人性化的故事。」他不是要去改變歷史,而是要改變人們對歷史的看法,要人們更完整地回望過去。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馬田故意尋找一班新演員,引導他們達到他的演出要求。(安樂電影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導演馬田贊夫列希望觀眾們集中感受電影中的人性。(Facebook圖片)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