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野豬出沒注意!

2019-07-16

根據漁護署的資料,由2013至2017年,野豬出沒的投訴,由每年294宗增至738宗,升幅近一倍半;2018年1月至10月,漁護署接獲679宗投訴,全年有7宗野豬傷人案,捕獲129頭野豬,比2017年的106頭多23頭,超過20%。上月更發生野豬闖入港鐵站的事件。

回顧人類的歷史,豬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豬是雜食動物,既吃肉也吃植物,甚至垃圾糞便都吃,因而在什麼環境都能生存和繁殖。豬嗅覺靈敏,又是唯一鼻子會挖洞的有蹄類動物,尋找被稱為黑金的松露菌,比受過訓練的狗更擅長,只是一旦找到,貪吃的豬便會狼吞虎嚥,不易趕跑牠。

整個北半球,幾乎所有地區都有野豬。家豬,則在距今8000多年前馴化野豬而成為人類主要的肉食。牛肉普及化只有百多年歷史,吃家豬卻數以千年計,之前則狩獵野豬來吃。羅馬人認為:野豬肉比家豬肉美味得多,且營養較高。在古羅馬食譜集Apicius中,有10個烤、煮野豬的食法,並附有如何弄醬汁的方法哩!

Image description 香港市區不時出現野豬。2013至2017年,野豬出沒的投訴升幅近一倍半。(法新社圖片)

紐約出現「掃街」豬

市區出現野豬,港人嘩然。美國紐約市卻曾和野豬「共居」百多年。在荷蘭人管治時期,用動物處理街道上的垃圾,包括廚餘、水果和食物皮屑,還有拉車馬匹的糞便。據悉,在十九世紀初,紐約市民和動物每天排泄1000公噸糞和22.7萬公升尿,如何處理?靠老鼠、狗、蟑螂及豬處理。當時,凡人口超過一萬人的市鎮便有豬場。豬是夜間活動的動物,入夜便放出去街道吃垃圾糞便。紐約有數以千計的「掃街」豬。華爾街本名「牆街」,皆因荷蘭人築了一道3.5米高的圍牆,防堵野豬進入區內侵擾居民。

話說古時英國約克(York)可能有不少野豬,被羅馬人名為Ebor,意思便是野豬。十五世紀的英王查理三世,長駐約克,其盾便紋了兩頭白色野豬。紐約原名意思是「新約克」,即是「新野豬市」。

古人對動物既敬又畏:敬其力量強大,畏其害人害農作物。大不列顛四國本是野豬出沒之地,後來遭當地人狩獵至滅種。蘇格蘭和愛爾蘭最多兇猛的野豬,受到克爾特人(Celt)敬畏,是祭神之物。蘇格蘭文muic意思便是野豬,當地有不少地方以muic命名,Sron na Muic附近的懸崖便名為「野豬鼻」。傳說克爾特人獵野豬,就是將野豬趕至該處墮崖,之後大快朵頤!是以許多克爾特和安格魯撒克遜家族的頭盔都有野豬紋章。「石中神劍」神話中的巫師梅連(Merlin),便在野豬林得道,並馴服了一頭狼和一頭野豬為跟班。

日本人敬畏野豬。日文的豬(いのしし)指的是野豬;家豬是豚(ぶた),因而有不少日本人以豬為姓名,如「豬木」、「豬之介」,希望得到野豬(神)保佑或幫助,倒沒有人自稱為豚。晚清時,中國留學生會被侮辱的稱呼為豚,辮子稱為「豚尾」。日本漫畫《幽靈公主》中,兇猛的野豬負責守護森林,其中最兇惡的更是「豬の神」哩!

跟撒旦拉上關係

中國古代早有野豬,彘、豨、豕都是指野豬。「逐」字來自追殺野豬。奎、豨的意思都是大豬。《孟子.梁惠王上》有「雞豚狗彘之畜」的說法,可見時人已吃野豬。漢朝開始養豬,並以豬字代替彘、豕等字。彘一旦成了家豬,唯一功用是給人提供肉食之後,國人對豬的觀感便180度轉變,由敬、畏變成鄙視。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初出場時「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是兇惡的野豬模樣。當了唐三藏的徒弟後,搖身一變成「黑臉短毛,長喙大耳」,「貪閑愛懶無休歇」,且膽小、好色、經常中傷孫悟空,成了既醜且丑的角色。

歐洲亦如是。天主教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後,即視豬為污穢的動物,因豬愛在污泥打滾,繼而由污穢淪為不潔,即是跟魔鬼/撒旦拉上關係。《聖經新約》中寫耶穌將上了人身的邪魔,趕到一群豬玀去。這便確立了豬是不神聖(unholy)的形象。威廉高丁(William Golding)憑《蒼蠅王》(The Lord of the Flies)獲諾貝爾文學獎,蒼蠅王乃是帶來疾病的魔鬼Beelzebub的別稱,以被蒼蠅圍繞的豬頭為象徵。小說寫一群流落荒島的少年由文明墮落為番蠻,便是始於獵殺野豬,割下豬頭去崇拜。

撰文:占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