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老虎再演繹

2022-07-19

Image description 梁康勤Niko與她演繹的《虎冊》(Photo:何兆彬)

香港故宮已經開幕,內有九大展廳。沒有在開幕重點宣傳的,原來還與香港的設計界開拓特別企劃,重新演繹十二生肖,在館內的士林館展出。以《傳與創:生肖新說》為主題的這系列,由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策展,它的想法秉承自機構一直以來的幾個要素:文化傳承與創新。

TEXT BY 何兆彬     PHOTO COURTESY OF DESIGN TRUST FUTURES STUDIO

Image description 《虎冊》一邊全是虎紋,另一邊,則放滿了老虎的圖畫。

設計師的十二生肖
《傳與創:生肖新說》找來12位年輕設計師(學員),重新演繹十二生肖。大會替他們每人找來導師,給他們分享經驗,引導他們思考,這想法不是全新的。 2008年,文化實驗室開始了為期十二年的「十二肖」項目,每年在亞洲區內找一名著名設計師/藝術家,以生肖重新創作一件大師級雕塑作品。

2008年第一屆找來的是Michael Lau演繹鼠,2009年是張義演繹牛,2010是許誠毅演繹虎,其他參與名家還有靳叔靳埭強、盧志榮、劉小康等。

Image description Design Trust聯合創辦人/執行總監姚嘉珊、梁康勤Niko與盧志榮。(Photo:何兆彬)

項目到了2019年之後完結,直至去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與著名設計師劉小康找上Design Trust聯合創辦人/執行總監姚嘉珊,探討是否重啟項目,再找十二位年輕的設計師,重新演繹十二生肖,而當年參與的著名設計師,是否可在今天成為導師。

於是,新的《傳與創:生肖新說》誕生了,當年參與設計的許誠毅、靳埭強、盧志榮、劉小康等人成了導師,而新找來的設計師學員,包括了一木工房的周健龍、014Trilingua Design陳濬人、The Fabrick Lab吳燕玲。今年是虎年,演繹虎的,是「透明未來設計」的梁康勤Niko。

Image description 《虎冊》(Tiger Palette)

虎毯與虎冊
「剛好今年是虎年,我也屬虎。」Niko:「我初初見到Raman(許誠毅)設計的那隻老虎,有點驚訝,因為我對老虎印象是牠很兇猛的,但它不是。」Niko收藏很多玩具,其中有不少老虎,「我的老虎都是可愛的。我最初構思,怎樣切入這生肖設計,一直做資料搜集時,被東西文化啟發了。」

她在探索老虎的文化歷史時,被一段資料吸引了,「我對老虎及古人的關係著迷,尤其是虎毯(Tiger Rug)。虎毯以虎皮做成,上面的老虎造型都不兇,原來最初它在印度及西藏一帶出現,是給人在上面冥想的。因為冥想需要長時間打坐,或做瑜伽,那需要頗長時間,人們相信虎皮可以嚇走蛇蟲鼠蟻。」因為喜歡這個典故,她也想自己的設計特性,要觀眾/使用者花好長時間,進入一個狀態,也同時是一個旅程。

「但那是什麼旅程?它是閱讀的旅程。」Niko的作品叫《虎冊》( Tiger Palette),乍看沒有老虎的外形,它比較像一本雙面書,兩邊都可揭開,都有內容,同時它可以拉開。 這本讀物立在平面上,Niko還替它造了兩塊像書檔的磚,放在它的兩側,下面還放了另一塊磚,像個底座,「它像個風琴,兩側是磚,也像可以讓你走進去一個檔案庫(Archive)。」這本「讀物」,一邊全是虎紋,另一邊,則放滿了老虎的圖畫。

Niko笑說自己有點迷信,總愛聽那些古怪的故事,對她而言,老虎有平安的意味,因為從前很多大宅的大門上,門柄都是老虎造型,「牠一定是保護家人。打開門,很多人門上還有老虎畫像。」老虎紋,棕黑相間,在作用上是保護色,她也把這元素加入設計裡,但換上了不同的鮮艷色彩。因為作品的外形實在不像老虎,它的虎紋和老虎元素,要觀者先消化一下,才能了解。

許誠毅的虎
Niko笑說,自己一開始已想把老虎造成「讀物」外形,但一直聽到評語,有的叫她不要,「過程之中一直有不同意見,有趣的是,我想做書,是因為在這時代書是Object(物品),是資料的載體外,本身也有保存的價值。你一直揭書,跟一直看電話不同,書是有一頁頁的。我第一次跟志榮說時,也不知道行不行。」

其實她第一個導師是許誠毅(Raman),因為疫情,二人在Zoom上談過,Raman被稱為史力加之父,本業是動畫,他當年的作品,本來較像動畫角色,「他跟我分享經驗,談自己的創作過程。因為最初的設計太得意,他後來強調老虎的威勢,用了虎紋,以正負形概念做設計。」她說,Raman當年做了很多測試,也有工匠替他做測試及負責製作,但自己這次因為時間較緊迫,整個過程都是她落手落腳去做的。

找完Raman,再找盧志榮,她說志榮很鼓勵她。志榮說時代不同,他從不說不,只會鼓勵年輕人繼續創作。

Image description 許誠毅(Raman)的虎(2010)

志榮是兩個學員的導師,一是這老虎,另一邊是羊,羊的作品由Florian Wegenast & Christine Lew以羊奶發酵,再變成固體,造成一個碗,外形不像羊但放近鼻一聞,略帶羊奶味,他說:「與我們當年的Project 12不同,這次的設計多少有點功能。這很重要,藝術已經很難,設計也不容易,我不想把它們混淆。如果我們想把作品提昇,那不如從設計的角度入手,這次的作品,大都是用這想法入手。從Niko的設計來看,我們是把它重新演繹了。」

Niko做了很多資料搜集,一開始有幾個想法,看怎能把設計與老虎連上關係,「它不是一隻3D老虎,而是充滿老虎圖案的作品,再把它Classification(分類)了。」志榮:「這個把老虎做成兩邊設計的想法,可以像個口琴,能站立起來,也能張開。我們會猜想該怎欣賞它才好,想找一個完美的角度。」

怎樣是好設計?
盧志榮是著名設計師,請教他,怎樣才是一個好設計?「設計不像藝術,它有責任。你坐在椅子上,首先它不可以塌下來,然後你坐下來,還要考慮它的高度,這些條件都是客觀的。」他說我們有時會見到面前有兩張成本一樣的椅子,總是其中一張較美?「設計椅子,你會考慮它的物料、耐用性、很多細節,你要把問題一個個提出。坐下來,它會否翻側?這些是客觀的。同時,一件作品也可以帶有藝術的元素,為何有些設計會帶有詩意?」

什麼是好設計?志榮說,好設計就是對美感敏感,「有些東西,我們不會特別提到,但設計時一直在考慮。設計椅子有主觀成分,但效果是客觀的,兩張椅子成本一樣,其中一張較美,這就是好設計。經驗上,設計師永遠優先考慮功能,我不會跟你說這是個雕塑,我們可以坐上去嗎?你一早就考慮了它的功能,如果到最後它成了藝術品,那是運氣啊!」

談了一陣,志榮跟Niko笑說:「告訴你一個秘密,我第一次聽你說這概念,我想起了中文說『紙老虎』,也許因為你用了紙,它能夠表達老虎柔的一面。」其實Niko有多年在外國生活,本來並不了解紙老虎的意思。

除了紙,也有磚。Niko曾在荷蘭學習做建築陶瓷,回港後,一直知道香港的建築業旺盛,每天產生大量工業廢料,例如地盤每天都要挖土,這些泥土,絕大部分是運到堆填區傾倒,有些還要運到外地。因為一直想探討是否可以將它在本地回收,循環再造,她在Design Trust另有一個項目,是回收了廢土,再把它再造成新產品。這隻老虎的三塊磚,就是用回收泥土循環再造的。

Image description Florian Wegenast & Christine Lew以羊奶發酵而成的羊。

「這些泥土,可以上釉燒成,也可以用坑土的方式製作,大陸有很多土建築都是這樣建成的。」她笑說自己的科學知識太弱,泥土重用,花在實驗的時間比較多,若是乾淨的泥土回收後,還較輕易重用,但若泥土混雜了其他建築廢料,回收後還需要篩選,過程並不簡單。「篩選完,做實驗,看怎樣把它生產。」

更複雜的是回收本身,並不容易,Niko說若要跟政府申請回收,過程中要面對龐大的官僚體系,「政府不知道你怎樣使用它,怕你把它非法傾倒。」最終她找到一家專門做回收廢土的私人公司,而接觸下,對方竟然沒有把她這有點傻的想法,當是瘋子。對方很樂意提供泥土,讓她做實驗,結果她一收就收了15噸,但比起每天傾倒到堆填區的泥,15噸只是小數目。

她相信如果能夠好好利用,把它在本地回數及生產,對堆填區的負荷大大減輕,改善環境。

《傳與創:生肖新說》
展期:有待公布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士林館 (暫時仍未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