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七拾」馮永基回顧展:遊走於水墨與建築之間》 七十年間的陰晴圓缺與人生起伏

2023-02-27

Image description 藉着「七拾」這個展覽,馮永基回顧了七十年以來的人生高低,借由七次的撿拾回看自己在建築與水墨之間的互動與創作,來回建築師與藝術家的身份,見證香港七十年間的變化及築跡。

Image description 《七拾》,2022,90x630cm 《七拾》為馮永基創作於七十歲的七聯屏水墨畫,作品總長超過六米,特意放在入口處,同時亦呼應是次展覽主題:在一筆一墨間,感受時間的流淌,體驗人生的得失點滴。

人生七十而隨心所欲,雖然時而世易,孔子當年所指的七十恐怕相等於現世代的八、九十歲,但說到尾,孔子所說的是修心,由三十而「立」,明白自己跟世界的關係,選擇自己要立足的位置,不是地域所限,而是在人生的旅程中要怎麼走下去。1952 年出生於香港的馮永基 Raymond 去年達到七十歲的從心所欲的年紀,在世人眼中是一位成功及世界知名的建築師、設計師及藝術家;今年就將展覽「七拾」( Qī Shí)帶到大家眼前,於西九文化區內的西九藝術展亭(以及隨後於廣東美術館)展出「馮永基回顧展:遊走於水墨與建築之間」,展開建築和藝術之間的對話,以七個「撿拾」,論盡七十年以來見盡的陰晴圓缺、人生的高低起伏,以作品說話,解釋了藝術家如何達至現今的哲學人生觀。

文:Jaz Kong

Image description 展覽的另一焦點作品為裝置藝術《乒乓》,除了以 Raymond 最愛的運動為設計概念之外,巧妙地利用場地獨有的特色去展示作品,Raymond 亦富有詩意地在展覽簡介中寫道「窗扉上貼有膠膜紙,每當陽光穿透窗扉,便把我畫作上最喜歡的用色,投射在『乒乓球檯』上。」

乒、乓——來、回——撿、拾:由建築師與藝術家的身份交織到人生體會
《「七拾」馮永基回顧展:遊走於水墨與建築之間》雖然是 Raymond 的回顧展,但他打從一開始就強調這不是一個展示個人成就的展覽,而是希望透過一連串的展品、七個「撿拾」、七個題目,去跟參觀者展開一場對話,一同思考人生。步入展場,首先見到兩個 Raymond 特意為展覽而設的兩個展品——分別是牆上以塊瓦片及燈光組成的藝術裝置,映照出地下的七個問題:主題圍繞人生的得與失,看到過什麼、聽到過什麼、得到了又失去、失敗了什麼,值得嗎?「燈光照出的瓦片影子各有長短,加上七句金句、跟七件瓦片環環相扣,是我希望問大家的問題;同時亦透過講座等深度對話,互相交流,道出我七十年以來所經歷的陰晴完缺、悲歡離合。正因同時見過正面與黑暗的世界面貌,更加要提醒自己要不斷反思,借着是次機會,不只是展覽自己的作品,而是要多多 reflect,以藝術透射出不同的人性及人生觀。」亦如旁邊的《七拾》七聯屏水墨畫,作品總長超過六米,特意放在入口處,同時亦呼應是次展覽主題:在一筆一墨間,感受時間的流淌,體驗人生的得失點滴。

Image description 《乒乓》,瓦片,2023

Image description

牆上的七塊瓦片其實是來自一樓展廳的《乒乓》藝術裝置,熟悉 Raymond 作品的話可能會覺得有點眼熟,因為《乒乓》是轉化自年前於香港藝術館結合光影的藝術裝置《與吳冠中對話》,《乒乓》取材自茶具博物館修葺時所遺棄的舊屋頂,以其二次創作成藝術品,除了帶出 Raymond 跟香港建築不可分割的歷史與關係之外,亦以乒乓球這項 Raymond 最喜愛的運動呼應是次展覽遊走於建築與水墨之間的對話,來回建築師與藝術家兩個身份之間,亦是 Raymond 與內、外的溝通。「特別之處是《乒乓》是 site-specific 的,可以跟展場產生互動關係。」展品巧妙地利用場地獨有的特色去展示作品,Raymond 亦富有詩意地在展覽簡介中寫道「窗扉上貼有膠膜紙,每當陽光穿透窗扉,便把我畫作上最喜歡的用色,投射在『乒乓球檯』上。」細看之下,屋頂中有七塊消失了的瓦片,正好就是地下入口的裝置藝術品,七個「失去」、七個「撿拾」,高低得失,乃七十年人生的常態。

Image description Raymond 曾入選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作品《魚蛋》反映香港人的 compact living 及急促生活節奏,及以地鐵站框住生活的習慣。

Image description 七十年來,Raymond 所參與的建築項目超過八十個,是次挑選了二十四個展出,部分更配合原本的設計模型,每個都為香港人所熟悉,包括香港濕地公園、心經簡林等地標。

說到常態,又怎能不提 Raymond 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出過的《魚蛋》?其設計概念就是香港人的 compact living,「香港人住得好細,好像魚蛋一樣串連在一起;而且大家的生活衝忙得連吃飯也極之急促,旺角十蚊六粒魚蛋就是香港人用餐的生活節奏。再者,打開『魚蛋』會發現紙上全新都是香港的火車及地鐵站站名,想說的是香港人的生活,不論是居住的地方、上班、睇戲、約會等全都是被地鐵站所 define,地鐵網絡構成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可能有其快捷方便的好處,但代價就是失去了生活趣味,失去了地鐵以外對城市的認知。」筆者從小就覺得生活就好像由一個箱去到另一個箱,由家裏出發,到巴士地鐵、再到工作的地方,只是由一個長方體轉移到另一個長方體;若然大家住在地鐵沿線或以天橋連結整個社區的區域,根本每日都不見天日。這是大家想要的生活嗎?

Image description 呼吸系列為 Raymond 近年鑽研的作品,是以藝術對全球暖化等人為破壞的一個回應。 《BREATHING 28, 29》, 2023, ink and color on paper 水墨設色紙本

Image description 《暖化》,2019(67歲),33x33cmx5

由具象到抽象的人生哲學
若非是次舉辦回顧展,Raymond 大概都不會重新展出他還未到二十歲時的從未曝光作品。較為大家所熟悉的大概是 Raymond 近年的《呼吸》系列作品,以現代水墨手法畫出他對全球暖化問題的回應,「希望以藝術去回應人類所種下的罪孽,透過水墨的反叛去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對地球所造成的破壞。地球天天被我們透支,換來就是我們要天天戴口罩、各處有沙塵暴、地震、烏天黑地。《呼吸》系列是以保鮮紙模擬呼吸被壓抑的情況,墨水像人一樣要呼吸,當墨被膠膜覆蓋而阻止其中的水份蒸發,顏色和墨就會慢慢構成『根』的形狀,反映出水墨被壓抑下的伸延及反叛的狀態,在揮發的過程中乾燥而產生出獨有的質感;這不是只為效果而做的,顏色受到抑壓,人類受到壓力,但同時植物亦被影響了光合作用而開始枯謝,是人類造成的結果。」

Image description Raymond 十九歲時期的一幅從未展出過的作品,可見早年接觸藝術的時候,他大多以學習水墨大師的筆跡及感覺而作畫,加上一些進入藝海前的作品,讓參觀者深入了解藝術家在技巧、想法及風格上的成長與變化。 《飛瀑漱蒼崖》(1971)

Image description 《十八式》的喻意深遠,簡義是鼓勵大家不要只透過見前的小隙縫窗戶中看世界,「是 peace of mind 的一個反思。」 《十八式》九、十二、十三、十七、二十, 2018, 140x18cm x 5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水墨設色紙本 v1

以藝術回應生活,其實由 Raymond 年幼時期的作品已經看得出,自九歲以來,他一直對身邊的建築與空間甚為敏感,由學生時期的珍貴作品經已看出 Raymond 對建築物及環境的人興趣,當年甚至以近乎絕跡的針筆畫,以數以萬筆畫出跟建築有關的作品;後來 Raymond 轉為以水墨作畫,而 1984 年亦是 Raymond 轉捩點,當年他第一次於置地廣場做了人生第一個個展,他笑稱往後就開始在藝海浮沉,亦是這時候開始有自己的個人風格,慢慢接觸不同的畫廊及世界各地的展覽。

Image description Raymond 跟建築最早的淵源要數他於九、十歲時為校報所畫的大會堂景象。

Image description Raymond 年幼時的畫作投稿經常被報章挑選刊登,Raymond 亦存起了當年的訪問剪報,可以在展覽中見到他兒時的模樣實屬可貴。

縱觀「七拾」展覽,有趣的是看得出 Raymond 從小到大的心理變化——由早年已失傳的針筆畫作,以一筆筆強硬而幼細的 detailed 線條,鉅細無遺地刻畫出每個細節,具象地展示了這個世界;但隨着年紀漸長,Raymond 首先改為以水墨作畫,繼而發展到抽象的畫風,以水、墨及不同素材造就相融交織的新境界,創出了獨特的世界觀,以藝術與哲學融合的方式重新詮釋這個世界。

《「七拾」馮永基回顧展:遊走於水墨與建築之間》
日期:即日起至 2 月 27 日
地點:西九藝術展亭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