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Kinyan Lam:慢一些、美麗一些

2024-08-28

Image description

當今時尚生產周期愈來愈快,設計師一年最好產出12個系列,每個星期都有新貨上架——物極必反,慢時尚運動的口號喊了數年,但做得既可持續又有美感的不多,外國有Bode,我們發現香港也有了Kin Yan Lam。

Image description

年初,筆者擔任Fashion Farm Foundation(支援本地時裝設計師的非牟利機構)的甄選活動的評審,認識到Kin Yan Lam(林健仁)及其同名品牌。平時一聽到是以「植物印染」作特色的設計師,心裡難免就皺起眉頭,全因為那些香港常見的「植物印染」出來的效果,說得好聽就是「文青」,至於難聽就為存口德按下不表。因此,看見Kin Yan打開他自印風琴頁紙的植物印染目錄,全神貫注滔滔不絕介紹裡面豐富而吸引的色相(Hues),讓人驚艷不已印象深刻。至於服裝,各種色彩圖案碰撞在中性寬鬆的剪裁中,同時不失型格——我們終於都有可持續與美感並行不悖的選擇了。

這個炎夏下午,在九龍灣製衣業訓練局大樓裡Kin Yan Lam的工作室,幾個實習生正在趕製2024秋冬和準備2025春夏的樣版,一邊有人在實驗染色,另一邊有人設計刺繡圖案,很有點家庭作業的溫度和氛圍。Kin Yan 放下手頭的工作,說起他的學術背景。生於1995年的他,2016年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時裝設計學士課程畢業後,到了德國實習半年,再在英國倫敦時尚學院(LCF)升讀碩士,主修男裝設計。2020年,Kin Yan回港在HKDI教授紡織科目,兩年後收到講師教席邀請,但同時正打算開設個人時尚品牌:「當時掙扎過一段時間,一方面教書收入穩定,我也喜歡教書,但是我想像不到整個職業生涯都在學校。」於是,他選擇兼職教書同時在時裝創作的道路上嘗試。

然後,我從他的染色手冊開始談起來。「2024秋冬,是一個色彩實驗系列,是讓大家知道我們有能力染到如此豐富的色彩。」服裝系列名為「TSAVT TANEM」,在亞美尼亞語中它的意思是 「讓我承受你的痛苦」,亞美尼亞人在歷史上經歷了很多苦難,他們用這句話作為打招呼的方式,也是他們見面時互相安慰的方式。時裝設計師採用燦爛色彩的意圖很明顯,為在香港生活並感受環境暗沉的人帶來一點希望和療癒感,Kin Yan亦不例外。

「讀書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科的,譬如紙樣剪裁、編織,有一個課程其實是教我們怎樣用植物去染色。我不知為什麼特別感興趣,就是那時候接觸到植物染整。在HKDI學習時,我獲得了一個獎學金,有機會到南法馬賽跟隨國際天然染大師Michel Garcia深造染色技術。雖然只得一星期,但極密集的一對一訓練,基本的植物染色技巧已經能夠掌握。」

Kin Yan與植物染色緣份就是如此種下,他帶着筆記回港後着手研究如何運用本地植物或中藥來染印。「有一些植物未必是香港容易獲得,譬如歐洲用的Reseda Yellow,我們會改用槐米染黃色,因為槐米用於五花茶是一定有供應的。」槐米黃、胭脂蟲紅、木犀草綠……光是這些顏色名字就夠詩意和惹人想像,但是筆者也曾在紡織系專攻染整,難免疑問:天然染料色彩選擇非常有限,而且色牢度(fastness)欠佳,Kin Yan以它作為品牌設計和製作核心之一,有何挑戰?「其實真的可以染到很多不同的顏色,只是有很多設計師沒有發掘到,其實在歐洲尚算是比較普遍的。至於色牢度,它一定是沒有化學染料那麼強,但像牛仔褲一樣,穿下來掉色的效果因人而異,更有性格。或者是時裝行業裏面,這也是一種特色。」Kin Yan為了開發更多天然染料,除了在工作室,也會在西貢村屋的家裡作實驗。

Image description Kin Yan 表示,除了同名品牌外,更會在Genau Studio 的天然染印工作室開班,讓更多人認識天然染印的工藝

在德國實習時,Kin Yan主力做針織設計,吸收到很多有用的經驗。「像是跟廠商溝通,製作上的每個流程,跟各個單位溝通,學到正常的大品牌應該怎樣運作,對日後工作很有幫助。」剛從倫敦畢業後遇上疫情,回流香港開始了教書,2022年決定開始自己的品牌,Kin Yan回顧自己的發展,最初只是在顏色下功夫,讓大家感受到他們用天然染料的能力,如今則更在剪裁和面料上發力。「我覺得男生對於一些手工藝的接受能力較低,所以品牌現時主要以中性服裝的形態呈現。剪裁都是偏寬鬆和平裁,讓衣服和穿著者的身體結合形成立體結構,因此都是簡潔的clean cut,亦有不浪費布料的概念。」

Image description 現正開發的2025春夏系列,採用貴州繡娘打籽繡的工裝外套,非常時尚。

在LCF讀書的時候,Kin Yan起初學習西裝洋裁的基本結構,之後大部分時間就全程研究自己的題目。「我的論文題目是關於手工布料的,我後來去了貴州研究,當地的少數民族侗族,他們的布料看起來好像皮革,但摸上則好像紙。其實它是做了很多手工天然的coating,令它帶有紋理。其實幾乎要失傳的了,侗布本身是防水的,是古老的風衣料,下雨的時候也能防水透氣。後來我們在貴州改良了這布料,coating由蛋清改為用土膠。我最想做的東西,是連布料都是我們自己獨家開發的。」

Image description 2024 秋冬的「TSAVT TANEM」系列,示範品牌對天然染料的發揮能力。

Image description Kin Yan 熱愛從人文藝術中獲取靈感,2025春夏的溫柔色調來自畫家常玉的作品。

在FFF比賽時,筆者預覽了Kin Yan Lam接着會在9月尾於巴黎發布的2025春夏系列中,有一件胸前有大片綠色「打籽繡」的外套,放到世界上任何高級買手店都不失禮,就是Kin Yan在貴州最新「發現」的工藝。「今季靈感是畫家常玉,我很喜歡他充滿童趣色彩的動物畫。最新系列中,兩種有機棉來自香港,而我們做很多手繡的單品。起初我們也擔心無法大量生產,後來機緣巧合下我在上海認識了一位朋友,他在貴州集合到2000個『繡娘』,她們原本並不是工人,刺繡只是自用。她們最年輕都已經40多歲,下一代都出城打工,如果我們不運用這手工就會失傳。」看過時裝紀錄片《Dries》都知道,大師如Van Noten都擔心印度刺繡師匠氣太重,容易傾向老土,要派員到當地調教,Kin Yan說他也一樣:「繡娘本身不是工業化的一員,不同繡娘之間會有參差,手法比較傳統,要調整她們手勢,使之更合乎時尚的眼光。」Kin Yan的系列已獲巴黎和上海的多間買手店購入,包括中國最有眼光的Labelhood。

Image description Kin Yan Lam首個系列,以貴州侗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布侗布作為主題,反光效果加上當代剪裁,非常摩登。

回到最初,與其說喜歡時裝,Kin Yan自言是純粹喜歡物料上的創作「如果不是家品就會是服裝設計,衣服其實是最容易讓人見到的,可以放在日常裏面穿著。未讀大學的時候,我已對這些布藝的東西很有興趣,那時候已經開始在家裏用針線製作的環保袋,或以不織布來造公仔,用針線去創作刺繡造掛飾。後來就想向着這個方向進發,於是選讀時裝學系。」跟很多設計師不同,Kin Yan說他沒有最喜歡的時裝設計師。「我很欣賞中國的時裝設計師馬可。我是在去年在M+的展覽裡才知道她的名字和作品。我認為她將傳統的手工技藝發揮到最高境界。而這在某種程度上給了我信念上的信心,我覺得在這條漫漫長途中,我們並不孤單。」

當下的時尚實在走得太快了,謝謝Kin Yan為我們帶來美麗一些並對地球少一些傷害的選擇。

TEXT BY CHRISTOPHER LAI PHOTO BY BEN TAM(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