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抽象頂珍 浪漫絕貴 康定斯基領銜10億名畫耀香江

2017-06-09

Image description 瓦西里·康定斯基,《莫爾瑙─風景與綠屋》,油彩畫板,1909年作(估價1,500萬至2,500萬英鎊)。

炎炎夏日,蘇富比為大家呈獻一席無上清涼的藝術盛宴。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早前率先展出即將倫敦蘇富比夏季拍賣多件曠世藝術傑出,而作為主菜的四件西方藝術鉅作,包括抽象藝術先驅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 - 1944)之表現主義作品《穆爾瑙—風景與綠屋》(Murnau – Landschaft mit grünem Haus)和其抽象主義代表作《白線構圖》(White Lines Composition)、英國浪漫主義藝術大師約瑟夫•馬洛德•威廉•泰納(J.M.W. Turner,1775-1851)重要鉅作《埃倫布賴特施泰因》(Ehrenbreitstein),以及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1983)名作《女子與鳥》(Woman and Bird),合共估價據悉將超過10億港元。

四件藝術鉅作橫跨抽象、浪漫主義及超現實主義藝術流派,各自都是藝術家創作生涯重要時期代表作,也是反映藝術歷史時代演進的扛鼎之作。康定斯基的1909年作品《穆爾瑙—風景與綠屋》(估價:1,500萬至2,500萬英鎊)與1913年年作品《白線構圖》(估價待詢)和胡安.米羅的1940年《女子與鳥》(估價待詢)將於6月21日舉行的倫敦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上拍,而約瑟夫•馬洛德•威廉•泰納重要鉅構1835年作品《埃倫布賴特施泰因》(估價:1,500萬至2,500萬英鎊)則由於7月5日舉行的倫敦蘇富比「西洋古典油畫晚」首度呈獻。

Image description 瓦西里·康定斯基,《白線構圖》,油彩畫布,1913年作(估價待詢)。康定斯基認為藝術創作的目的不是捕捉物件的外形而在於其內在精神。在通過線條和色彩、空間和運動於1910年完成其首幅抽象作品後,他就循此繼續創作了一系列的抽象表現主義作品。他非常喜歡用 「構圖」這個詞,因為他覺得這個詞更為神聖,而這幅作品之運用色彩已蘊含著豐富的靈性了。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裔法國畫家及藝術理論家,與彼埃.蒙德里安和馬列維奇一起,被認為是現代抽象藝術理論與實踐的奠基人。學識淵博的康定斯基曾系統鑽研過西方現代哲學與各種玄學,並且是優秀的業餘大提琴手,他早年在莫斯科學習法律和政治經濟學,1893年大學畢業獲博士學位並在大學任教。1896年,熱愛藝術的他為了學畫,拋掉了教授職位移居慕尼克,先從學於著名畫家,後在新藝術風氣影響下,開始了自己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並開始了他的職業藝術生涯。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國表現派社團「慕尼克新藝術家協會」,並擔任首屆主席。1911年,康定斯基脫離「慕尼克新藝術家協會」,與他人另行組建了「青騎士派」,並1912年出版刊物《青騎士年鑒》,一躍成為當時藝術改革先驅。

這些改革徹底改變了藝術史的面貌,而他在1909年的關鍵時期,開拓出嶄新風格的創作道路。此時他的作品漸趨表現主義,來自這段轉折期的作品在市場上難得一見,一出現便引起熱烈迴響(2012年,另一幅1909年作的油畫以2,300萬美元成交,刷新當時的康定斯基作品拍賣紀錄,直到最近才被打破)。康定斯基成名期的大部分作品現都由博物館機構收藏,《穆爾瑙—風景與綠屋》自1920年代開始一直由私人收藏,非常難得,有望打破此前藝術家個人拍賣2331.95萬美元的紀錄。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全球聯主管兼歐洲區主席Helena Newman表示:「康定斯基的早期巨作《莫爾瑙─風景與綠屋》光彩奪目,呈現出藝術家創作生涯中的風格轉變,從具象走向抽象。他這個時期的大多數作品都備受推崇,大部分重要畫作已被主要博物館收藏,因此這幅出自私人收藏的作品在近乎一個世紀後釋於拍場,對全球藏家來說,實是千載難逢的購藏良機。」

Image description 胡安·米羅,《女子與鳥》,水粉、油彩渲染、紙本,1940年作(估價待詢)。作為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米羅是與畢卡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其創作有意的打亂知覺的正常秩序,用一種近似於抽象的語言來表現心靈的即興感應。他的作品每有象徵的符號和簡化的形象,令其平添自由抽象感,也有兒童般的天真氣息,被人們認為「把兒童藝術、原始藝術、民間藝術揉為一體的大師」。

1908年夏天,康定斯基攜同其女伴及一眾藝術家好友,一同前往巴伐利亞山區的莫爾瑙村莊度夏。這個小村莊別具田園風情,景色如畫,令他對抽象藝術有所感召。他以厚重的筆觸繪上燦爛奪目的純色顏料,從而開創出表現主義風格。康定斯基深受多種藝術風格影響,包括野獸派充滿現代感的鮮豔用色、塞尚對形狀和結構的解構手法,以及梵谷在風景畫上的革新。康定斯基將這三種革新手法融入這幅色彩豐富、朝氣蓬勃的畫中,並加以融會,形成前所未有的抒情表現風格。他的色彩運用主要建基於對心靈精神的看法,相信唯有透過音樂及色彩觸動感官時所喚起的思緒,方可感受到心靈的存在。畫中的藍色筆觸主導畫面,而從不同方面來看,藍色亦是康定斯基創作中最重要的顏色──因為藍色最能代表靈性。

Image description 瓦西里·康定斯基

《莫爾瑙─風景與綠屋》於1910年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首次展出,作為康定斯基參加藝術家聯盟協會倫敦沙龍展(The London Salon of the Allied Artists' Association)的代表作。藝術家聯盟協會由《星期日泰晤士報》藝術評論家Frank Rutter創辦,旨在提供宣傳英國現代主義藝術的平台。這次展覽奠定了康定斯基作為當時歐洲藝壇先驅的重要地位,其作品與布盧姆茨伯里派(The Bloomsbury Group)作品產生強烈共鳴。後來在1912年,本作于康定斯基的首個大型回顧展展出,該展在赫爾瓦特•瓦爾登(Herwarth Walden)的創新畫廊Der Sturm舉行。

早年展覽令此畫成為評論康定斯基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核心作品。在近乎一個世紀之後,畫作回到倫敦,於2006年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的重要展覽中亮相。展覽追溯康定斯基從具象風景畫家轉變成抽象藝術大師的精彩歷程,轟動一時,吸引藝壇矚目,更獲社會大眾好評。此畫多年來外借給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另外聖彼德堡冬宮博物館亦有收藏一幅尺幅較小的習作。

文:Patrick Chiu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