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笑都有罪

2019-01-14

每逢喜慶日子,大時大節,現今流行祝人快樂,生日是生日快樂,聖誕是聖誕快樂,新年是新年快樂,全無創意,且彷彿現代人最緊要是快樂。還記得幾十年前洋人只祝別人「運氣好,身體好,主保佑」,並沒有今天濫用快樂為祝賀語。

笑,一直是快樂的表徵。看見一個人微笑、淺笑、開懷大笑、格格大笑甚至震天狂笑,你就知道他/她一定很開心快樂。達爾文說過:哭、笑與恐懼,都是當下直接的生物反應。雖然哭、笑都可以裝出來,尤其是哭。古語有云:「有聲有淚謂之哭,無聲有淚謂之泣,有聲無淚謂之號。」號就是裝出來的哭。哭泣連用,其實不當,哭時就不是泣,泣時就不是哭,怎可以又哭又泣呢?笑當然也可以裝出來。給人挖苦,更可以微笑或大笑,掩飾尷尬。

Image description 古人不重視快樂和笑,輕者認為笑屬於浮淺輕薄,重者貶抑笑為不高尚甚至不道德。

背後乃妄自尊大

要開心時忍住不笑,或傷心時忍住不哭,卻相當困難,因這違反了生物本能。曾經問過不少演員:忍笑難?還是忍淚難?均說忍笑難過忍淚。也許,正如朱熹臨終前說的「一生艱苦」:人生總是苦比樂多。受不了苦,忍不住淚,人生就很難活得愜意。人生在世,為歡幾何?快樂時不笑,還要忍住,豈不苦哉?生物本能令人難忍笑,良有以也!

古人不重視快樂和笑,輕者認為笑屬於浮淺輕薄,重者貶抑笑為不高尚甚至不道德。西方文化兩大主流是希臘哲學和基督宗教。希臘大哲柏拉圖指「荒謬、滑稽、可笑……都是罪惡,或源自罪惡」,因他認為笑大多是嘲笑、恥笑、譏笑他人的不堪,背後是個人妄自尊大,因而不道德。此其一。柏拉圖尊崇理性,聽別人講笑話,譏諷嘲笑別人,自我失控的大笑,屬反理性行為。此其二。是以柏拉圖在《理想國》書中,勸告城邦的領導人千萬不要笑。他還指控荷馬在《伊利亞德》和《奧德賽》兩部史詩中,描寫奧林匹克山上諸神笑聲震天乃褻瀆:連高尚的人也不應反理性地大笑,何況神明?在他的理想國中,就算不禁演喜劇,也應「不鼓勵」(Discourage)喜劇創作。

柏拉圖學生亞里士多德讚賞機智,卻反對嘲諷和譏笑,因為兩者用現代的話講:都是「語言暴力」,以傷害別人為目的。他甚至主張立法禁止過分的譏笑。主張堅忍刻苦的斯多葛學派亦排斥笑,據其門人所述:古羅馬的哲學家,生於公元前55年的Epictetus畢生都沒有笑過。

儒家雖然不像柏拉圖師徒那麼極端,但也沒有讚賞笑。要內心明德,成為有德的君子,表現仁是圓、義是方、智是慧、禮是敬。圓、方、慧、敬四德,都和笑或快樂拉不上任何關係。孔子說「成於樂」,是指音樂,不是快樂的樂。

中世紀天主教的想法和希臘哲人並無異致,當時的神學家都將笑等同恥笑、譏笑……和合本《聖經舊約》中的《詩篇第二》有這樣的記載:「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綑綁,脫去他們的繩索。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猶太諺語「人類籌劃大計,上主便發笑」,可能源出此段文章。

Image description 柏拉圖在《理想國》書中,勸告城邦的領導人千萬不要笑。

譏笑人後果嚴重

嘲笑、譏笑會激怒對方,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舊約列王紀》講述先知以利沙(Elisha)去伯特利(Bethel)時,「有些童子從城裏出來,戲笑他說:禿頭的上去吧!禿頭的上去吧!他回頭看見,就奉耶和華的名咒詛他們。於是有兩個母熊從林中出來,撕裂他們中間四十二個童子」。譏笑先知光頭,導致42名童子喪生,可見譏笑為害之烈。

在公元529年成立的聖本篤隱修會,會規森嚴,第七章將謙遜分為十二級。第七級要求修道人「看自己比任何人都卑賤無用,不僅在口頭上這麼說,也是內心真正的感受」。這樣才能真正的謙遜,到第十級時,便「不輕易發笑,因為經上記載:『愚昧人笑,是放聲大笑。』」那修道人應如何說話呢?第十一級教導:「修道人說話,溫文有禮而不嘻笑。」看!要修道,先要「不輕易發笑」。忍不住笑,也不要「放聲大笑」或「嘻笑」,更萬萬不可「戲笑」。這暗合儒家「敬以直內」的說法。

撰文 : 占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