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徐悲鴻戴澤周令釗藝展

2019-09-12

繪畫蘊含萬語千言,銘記時光與初心,「大愛.大美──徐悲鴻與周令釗、戴澤藝術成就展」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觀眾在展覽可欣賞到徐悲鴻、周令釗、戴澤三人的240幅藝術品;從舊中國經艱難歲月,書寫民生畫卷,讓觀眾追尋創作文脈及美育理想。

「大愛.大美──徐悲鴻與周令釗、 戴澤藝術成就展」展覽共組織湖南省博物館、北京鴻文書畫院、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及周令釗、戴澤等公私藏家所藏3位藝術家的藝術品,畫作題材非常廣泛,當中包括人物、花鳥、走獸、風景等等。

畫馬為徐悲鴻的標誌題材,他筆下的馬千姿百態,其中畫作《群奔》繪有6匹馬,形態各異,使用輕重不同的墨線,形象表達馬匹動態;而另一幅畫作《巴人汲水》中則附有釋文,「忍看巴人慣擔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盤中粒粒皆辛苦,辛苦還添血汗熬。廿六年冬,隨中央大學入蜀,即寫所見,悲鴻。靜文愛妻保存」。

Image description 周令釗1963年的作品《五一廣場》,可窺見長沙的舊時風貌。

出身書香世家

《武漢長江大橋(夜景)》1973年為戴澤所繪;武漢長江大橋為武漢市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乃武漢市重要的歷史建築,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

戴澤成長於書香世家,民國時其家族為重慶雲陽地區最大的鄉紳之一,父親曾創辦學校、編撰辭典;1922年春天,他出生時,正值其父留學東瀛,戴澤於京都出生時正是古都櫻花絢爛的季節,或許命運安排,戴澤從一睜開眼睛所見的為美的世界,而對美的孜孜追求為其一生之事業。

戴澤是徐悲鴻重要的弟子之一,他也師從傅抱石。1943年,戴澤讀大學二年級時,傅抱石授課。傅抱石認為「素人」(非藝術專業人士)與畫人(專業藝術人士)對藝術認識相左;素人認為應細緻入微,畫人藝術追求相對多樣;抱石從不在人前作畫,他認為看別人作畫如同偷別人東西,故上他課鮮有技法示範觀摩。

1946年,戴澤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畢業,後應徐悲鴻之邀往北平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院前身)助教、講師。1949年,協助徐悲鴻等人建立中央美術學院。戴澤是新中國美術教育奠基人、中國第二代油畫家代表人物、中央美術學院奠基人之一、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批會員,以及徐悲鴻教育學派代表人物。

1946年,北平美術家協會成立大會,徐悲鴻逐一介紹來賓,輪到戴澤,徐悲鴻跟齊白石說,他最年輕,而戴澤帶來不少作品請齊白石點評。1950年的中國藝術展覽會上,展品由古代和現代兩部分組成:古代部分俱為故宮國寶;現代部分則徵集全國作品,主要在北京、杭州兩地畫家作品中選拔出,最後由周恩來總理親自確定去留,結果戴澤的畫入選。

另一畫家周令釗,生於湖南,自幼受其母所影響,她為國畫教員,喜歡美術,1929年軍閥混戰,周令釗隨家人遷居長沙,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在長沙中學附小隨老師以美術字書寫抗日標語;高小畢業跳過初中,考入華中美專,後入武昌藝專學習;1935年畢業於武昌藝專師範科。畢業後到上海學習印刷製版,同時半工半讀,堅持學畫。

Image description

撰寫抗日標語

1937年八一三事變,日軍攻上海,他返回長沙,參加湖南省抗敵畫會,每周趕出一個畫展,到街頭和鄉鎮巡迴展出。1938年抵達武漢,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宣傳廳藝術處音樂美術科,參加武漢「抗日宣傳周」,參與創作武漢黃鶴樓《全民抗日》巨幅壁畫。

其後自武漢撤退到長沙,周令釗獲分配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桂林行營政治部宣傳組,繪製抗日宣傳畫,在藝術館畫《國家至上》海報,在國藝社為《明末遺恨》、《梁紅玉》等劇設計舞台。

五一廣場處於長沙商業圈最中心,展覽中,周令釗1963年筆下的作品《五一廣場》,展示其時長沙市中心繁華景象。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