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情緒自救企劃

2021-09-02

近兩年香港人心低迷,筆名安靜的心理治療師Annie 說:「很少人會因社會因素來找我,但這些因素在背後會影響病人情緒變化。若本來有創傷,會爆得更犀利。」

剛出版新書《夢境心理學》,安靜工作是催眠及夢境治療。從事心理治療九年,最正道的方法是「轉化」,但過程不能一蹴而至。她之所以清楚,是因為她也是過來人,曾患嚴重情緒病。從小喪父,中學患腸胃焦慮症,討厭香港,想一走了之,甚至試過自殺。

治療別人之路,由自救開始。

TEXT & PHOTOGRAPHY BY 何兆彬

Image description 新書《夢境心理學》(三聯)

胃易激綜合症
「爸爸在我很小時走了,成長期家裡環境衝突很大,生活困苦,我也很痛苦,試過自殺。由於內在也有很多創傷,一直想到外國生活。」安靜說,後來她交過一個捷克男朋友,想一走了之,跟他到當地生活,「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逃避,但因為我在香港做麼都不開心,好討厭這地方,不想留在此地。但沒想到到了外國,遇上水土不服,文化差異,語言又不通,種種都令我覺得不適合生活。」

賣掉香港一切,想到歐洲生活,甚至想過結婚的她,在當地遇上意外,在零下二十多度被困小貨車中8-9小時,面臨瀕死,意外後她尾龍骨傷了,一直在網上尋找方法自救,結果遇上催眠。從小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她開始研習不同的治療手法,轉了人生跑道。

安靜的情緒問題,其實初出現於中學年代,當時她由開心的小學生活,升到一家不喜歡的中學,期間她被欺凌,被嘲笑沒有爸爸。同時家裡年長十歲的姐姐和哥哥常跟母親吵架,內外都不得安寧,她選擇日間睡覺,晚上清醒,「這是一種防護機制。」

Image description 患情緒病,曾討厭香港,跑到捷克,想一走了之。(被訪者提供)

中學朋友不多,學業成績不好,又沒自信,她曾因貪玩跟朋友到超市偷東西,被抓後感到內疚。中三那年,她開始發奮讀書,成績猛進,考了第一,此時討厭她的同學都來問她功課,但成績不好的好朋友開始疏遠她,比她年長兩個月的表姐對她說:「我剛入廟,去咒你死!」她說:「媽咪不是說成績好就能過好生活?原來我成績差她才會跟我玩,成績好她會妒忌。為甚什麼會這樣?」不久她患上胃易激綜合症,每到考試就上吐下瀉,「最嚴重的程度,是到了模擬試我一天瀉了21次、吐了14次,要進急症室。」

讀心理學後,她才了解這是嚴重情緒問題,當年她考試成績好被杯葛,考不好又沒前途,結果每遇考試就心裡害怕,身體開始作出反應。畢業後腸胃病消失了,她在出版社工作,輾轉回到校園,到2009年曾到捷克生活一年,不適應、遇意外後回港,一邊工作一邊在港大修讀輔導學碩士,同時學習各種治療方法,深研催眠,同時迷上了心理學大師榮格,替人解夢。

Image description 安靜工作室窗邊,有張類似《無間道》的躺椅。

負面事件是生命中的禮物
今天安靜成治療師,談吐斯文,很難想像她曾患嚴重情緒病,討厭這小島,腦海全是負面想法。她直言轉化的過程並不容易,但平常人若生活在痛苦之中,也可有方法暫時抽離,稍稍撫平創傷。

例如看看Mirror/Error,去追星?

「絕對是一個方法,當你長期身處痛苦,一定會出問題,而且痛苦是會自我催眠及強化的。要避免不斷反芻痛苦,一定要接觸正面的東西,例如看《大叔的愛》你會笑──縱使它稱不上是養份,但看完上床睡覺,它也讓你抽離了痛苦。好的興趣能令你有正面感覺。」這是逃避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甚什麼,才是逃避。鍾意偶像,痛苦減輕,沒有問題。」這是治標吧?「是治標,治本就要治療。」

治療就是她口中的轉化,轉化的概念是給當事人新的領悟,「讓他得到新的角度看事情,甚至擁有同理別人的能力。像母親打仔,透過一些方法,你會見到原來阿媽當時剛被阿爸罵完,你會理解到母親對你那麼差,其實她也在承受痛苦。原來她並非不愛你,甚至是為了你好。當愛重現,它可以化解恩怨,人的情緒狀態就會不同。」

安靜說療效如何,要看每人的領悟能力,「不同的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療法(CBT)、接納與承諾療法(ACT),都是協助當事人回到現場,從另一角度去理解同一件事,只是方法不同。」

Image description 常辦解夢班,學生不少。(被訪者提供)

她工作室中有張躺椅,對,就是類似陳永仁在《無間道》躺着那一種。安靜最愛用的,是催眠治療,「催眠深入潛意識,當記憶浮現,它是清晰的,很多男士做完都會大哭。由於情感積壓了在你心底深處,當當事人碰到這地帶,它就會釋放。」人在催眠狀態下,全身放鬆,能到達情緒問題根源,「平常對話式的輔導,需要用腦,但要往潛意識裡尋找,就要另用一些方法。催眠不是回想,催眠狀態下,身體處意識轉換狀態,人半清醒,不能說謊。」她說因為挫折,生命中很多事不被認同,沒被愛過,一個人的感受就會一再被阻隔,「我是幫助他改變他自己,讓他多點好的感受,這樣痛苦就會大幅減輕。當理解負面事件是生命中的禮物,改變就會來臨,這是轉化最強大的地方。」

情緒可後天塑造
寫《夢境心理學》,她說是因為坊間沒有一本這樣的書。透過多年治療經驗,整合資訊和個案,把書寫成,她說:「因為沒書,夢境治療基本上是沒有導師的。我們對潛意識認識好少,我很幸運,學習了催眠,從而得出意象。我文學底好,對象徵的表達較易了解,加上有多年催眠經驗,才能了解夢的象徵。」

潛意識其實該怎理解?

「意識是頭腦,冰山下是潛意識。它包括了你整個人生,每一分每一秒的所有資訊,它是你人生的資料庫,你的超級電腦。你種下什麼信念,有什麼創傷,現在你的運作就是基於這個程式運作出來的效果。」

榮格理論還有集體潛意識,例如家庭創傷竟然會遺傳,「有個個案是爸爸酗酒,兒子本不知道,但兒子後來也酗酒了。家暴也常見,父母在子女面前不會顯露家暴,但子女長大後,家裡也出現家暴。」這不是能用遺傳解釋嗎?「情緒沒有遺傳,有些人會把它生物化了,說爸爸對情感不專一,兒子因遺傳也風流,這說法雖然並非講不通,但它後果很嚴重,因為當事人會認為既是遺傳,自然不能醫治。」她強調情緒可以後天塑造,例如一個人本性悲情,透過學習,每天用一些方法,建立新的腦神經迴路(Nerve),生命就可改變,「新的習慣透過21-30日就可建立,思考和看法也一樣,改變了觀感,負面的人就就會感受多一點愛,一點點改過來,我自己也一是這樣走過來的。」

新書談夢境治療,總讓人想起佛洛依德,但安靜說:「我不是Freud(佛洛依德)派的,我是Jung(榮格)派。」榮格的理論着重挖掘人的潛意識,了解當事人受的創傷,「為何我愛用榮格理論,是由於他把人當人來看。人有過去現在將來,人有想法,有潛意識,人有關係。當這些東西呈現出來,不是我願不願意改變你,而是你願不願意改變自己。」

榮格理論中,發夢為了平衡心理,「壓抑、負面思想、過度正面 (例如過度興奮)都是不平衡。曾有一個男人來找她,幾十歲成年人,還常在作考試夢,「他會作夢去錯考場,考試不識題目,溫錯書。」這男士一直上解夢班,過了好一陣子,才找到夢的訊息:「在夢中他一直在考試,每次都遇上不懂的題目,不會作答,其實是因為他是公司管理層,每有下屬來跟他談工作,遇上他不懂的他都扮識,然後死撐。因為這樣,人際關係很糟。」男士外表扮識,其實心中虛怯,這心情完全顯露了在夢中。解通夢後他馬上改變做法,遇上不懂的直接跟下屬說,「這我不懂,不如大家一起找答案。」他才發現下屬不但不會嘲笑他,他跟大家的關係也改善了,也不再作考試夢了。

做到幾多就幾多
記者有朋友作夢被警察追打,安靜說警察在夢中可以是警察,也可以是自己的審查官,不能一概而論,「榮格理論中,夢替人釋放情緒,人活在現實有很多制肘,但你不敢做的事情都可以在夢裡做,透過夢,身體替你處理情緒,夢裡也有提示訊息。」治療時透過夢中的意象,得到資料,聯想及對應當事人的生命,「你會發現,夢原來在講你跟誰的關係,你好喜歡他、討厭他、或你想原諒他,這都是你的內在渴望。了解後,你就可以更忠於自己。」

由於治療師不可能掌握當事人整個生命,她總像在海中撈出拼圖碎片,拼出全貌,解讀很難吧?「是不容易的,做到幾多就幾多,不知道就放下。」

安靜也會使用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心理學理論,阿德勒相信人的痛苦全部來自人際關係,並不相信創傷論,那豈不是跟她使用的榮格理論相悖?她笑:「心理學的理論只能夠是理論,我只作參考,不會只看一派。」

聽罷安靜的痛苦過去,問她花了幾年才轉化成功?她也坦白:「我到現在還在轉化啊,人生就是有不同學習,若全都轉化了,我豈不就成佛了?現在我相對正面,但不代表所有事都能淡然處之。失戀又好,貓病了又好,我也是笑不出的。」作為治療者,她沒有教主情結,總是說誰也不過也是人一個,「任何人活在世上都有狀況,沒有人預計到疫情、社運,你要尊重自己有痛苦,尊重自己有擔心的人,尊重自己愛這地方,這樣活着才有意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