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首度從巴黎塞納河畔La Tour d'Argent餐廳傳到我城的血鴨名菜(那台Christofle製造的純銀榨鴨機更早已成為鎮店之寶)?
還是Lady Curzon Soup(咖喱水魚湯)、Chicken Souvaroff (黑松露鵝肝燒布列斯雞盅)、Cherries Jubilee(火焰車厘子雪糕)?
抑或是那特別到位的gueridon service?
甚至是,那全港獨有的Belle Époque用餐氛圍?
余本(Yee Bon),一個現已非常少人提及的名字。他乃是一位活躍於30至50年代香港的油畫家——開設私人畫室授徒之餘,還堅持創作不斷,連年舉辦畫展。余氏早年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考進了加拿大安大略藝術學院(Ontario College of Art,即安大略藝術設計大學的前身),師承The Group of Seven(七人畫派)其中兩位核心成員的門下。The Group of Seven深受後印象派藝術的啟發,亦是推動當地現代藝術發展的第一個藝術家組織(加拿大郵政局便曾多次以他們的作品發行主題郵票)。在這批名師的薰陶下,余本的畫藝,很快就贏得當地藝術界的認同,更成為第一位在加拿大國立美術館展出的華人藝術家。
余本的油畫創作,本身亦內化了七人畫派畫風的底藴——對風景畫技法和審美的追求,實踐了不一般的本土演繹。在他的一系列香港風景作品中,除以維港入畫,西環、淺水灣、香港仔、鯉魚門以至大澳,也是他寫畫的目的地。而透過其鮮明的色彩堆疊,和灑脫躍動的筆觸,那原本潛藏在這些景物中的在地氣質及情致,立時躍然於畫布之上,被賦予「賦格」的生命力。每當我觀賞他的畫作,即會條件反射地想起自己至愛的一位英國浪漫主義藝術家—— J. M. W. Turner,皆因兩人同樣擅長將最本土的風景題材,昇華至物象以外的意境。
看着看着,或許連Gaddi's那最正宗的法式haute cuisine味道,都會被余本「慢煮」出來的那道深邃「港味」所掩蓋!同時,那回韻,更會在你我之間流轉——短暫卻又永恒。
圖片來源:Yee Bon (via Christie’s); Hong Kong Heritage Project
作者社交媒體專頁: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kclass/
FB: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