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葉錦添 原創力來自恐懼

2019-01-25

2018年,一眾巨星、文藝泰斗相繼殞落,港人哀悼。曾幾何時光芒四射的小島,似乎漸步向再無大師可追隨的平庸年代。

「別為恐懼而恐懼。」葉錦添說。這個首位華人奧斯卡美指,察覺隨互聯網興盛、經濟轉型等,人類的價值觀陷入急速互動與模仿的漩渦,他說:「我們需要內修思想,而非盲求外力。好好生活,觀照自我,蒙養氣場,了解個人的能量根源,方可將虛怯導正成創造力,改善生存環境、安頓心神。」

TEXT BY 張高翔      Photography by Colin Lam     部分圖片由CatchOn及受訪者提供

用展覽自我檢視
如何鍛練心性?葉錦添選擇了文藝。在去年11月,他在香港的首次舉辦大型個展《藍—藝術、服裝與記憶》開幕,以象徵潛意識及夢境的「藍色」為隱喻,策劃了三大專題展區,展出包括:21套來自《臥虎藏龍》、《赤壁》和《夜宴》等經典電影的戲服,展品中也有其他獨立製作如《陀螺》和施華洛世奇(Swarovski)委約之作《凝態》等的服裝。其中也有他自創的「繆斯」Lili人偶裝置──是近年他涉獵當代藝術後,針對時間流動與城市生活概念而創作。展覽既向公眾展現葉錦添過去三十多年,在電影、舞台、劇場與當代藝術領域累積的成果,也整理出他在港成長,前往台灣及歐美學藝的階段,像人生修煉的階段性檢討。

Image description 電影《臥虎藏龍》獲第 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葉錦添亦榮獲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圖為戲中女主角俞秀蓮服裝(1999 )。

「這次展覽想向人傳播和交流什麼訊息?坦白告訴你:沒有。」葉錦添說得直截了當。人前人後,他總被稱「老師」或「大師」,深知外界有所期許,自問當下資歷及功力,也不難對外散播種子,「但說到底,我認為人與人的靈性契合,不是單方面想夾到就夾到,非常講求時機的蘊釀與磨合。像我接受訪問,大家安靜坐下來,一題接一題互相討論,才知思想可否接通。單靠一場展覽、一個講座,卻不肯定能做到什麼。誰若看完有感悟、有感動,是緣份也是對方有悟性。」

「展覽全為自己而做,像一場自我檢視⋯⋯」他稍頓數秒再說,「我也有恐懼要處理。」葉錦添也會恐懼?他自2001年憑《臥虎藏龍》榮膺奧斯卡史上第一位華人最佳藝術指導後,一躍成為全球藝術單位的合作寵兒,備受萬千影視和文化愛好者推崇,名利雙收。可是,以上純屬世俗標準,並不是創作人的終極理想。

「創作人真正追求,是自成體系的創作世界。假如它不存在,那就很恐怖。這也是我時刻的恐懼。」葉錦添深信,愈熱衷創新和嚮往美好的人,愈感應得到從這恐懼而來的張力,「叻到如愛因斯坦和李安等,也沒一人活得全然安心。」

吊詭的是,耳聽着葉錦添談恐懼,眼看其眉宇之間,竟隱然流露一絲興奮。「我理解的恐懼,跟多數人理解的恐懼,並不一樣。」他娓娓道來:「我看恐懼的質地,有別大眾常掛口邊的『負能量』,它是中性而可塑性的。因應各人的修為與情操,它可以演化成摧毀性的力量,亦可以轉化為無窮的創造力。另外,我看恐懼的功能,也絕不像『正能量』。正能量是人為刻意產生的反應,無非讓人遇失敗時用以安撫心情,不是本已存在的東西。恐懼不同,它來自人的Origin,用以提高求存的敏感度,逼使你再困難也得前進。」

葉錦添說着,眼裡有光,「如果你是藝術家,恐懼可重要了!基於恐懼,想變更好,你會不斷突破規範,不跟主流去走,尋找個人方式,原創力正由此而來。」

Image description 16歲的中國少女Lili,是葉錦添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之一,她的原型來自青銅雕塑「原慾」。

Image description 鏡子中的梅艷芳。(取自葉錦添Facebook)

Image description 葉錦添難忘張國榮的芳華。(取自葉錦添Facebook)

香港沒自主文化
葉錦添對恐懼和創意的想法,跟香港人的思維可接通嗎?「這裡的土壤,確實爭少少。」生於斯長於斯,他深刻了解港人個性,尤其在迴避恐懼與否認無知上「別有一套」。

「大概受殖民歷史和教育影響,香港人沒自主的文化,也喜歡將自己安放舒適的位置。大家面對不懂的事物,要不無厘頭回應,要不有理無理,自行搞一個規矩,自圓其說,也聚攏意見相近者,結成一個又一個小圈子;就算大家面對稍有認知的事物,又有另一種麻煩,就是帶門戶色彩地分類、挑剔,以個人價值觀立馬做批判⋯⋯『妖,你咁做咪錯囉!』、『嗱,我識我教你!』最明顯是我跟香港朋友在外國的華人餐館食飯,好多人非常嘴刁,成餐飯不停說:材料怎選才優質、煮法怎樣才精準、味道怎樣才正宗⋯⋯這不是真的講究飲食,而是為分析而分析,無非想證明:我懂啊。」他失笑。

Image description 葉錦添期待跟同樣有願景的影人知交,如台灣名導李安,繼續成長、繼續前進。(葉錦添Facebook圖片)

類似情況,在某些高學識及高收入的階層,特別顯而易見,「英殖時代西化文化強勢植入香港,有班港人將精髓吸收非常好,舉例說,港大好多高材生,對文化和藝術極有學問和見解,生活亦頗詩情畫意,令人為之豔羨。可惜,部分人卻有不討喜之處,雖然他們知識上極叻,態度卻恃才傲物,喜歡自大地刁難人。」葉錦添拆解,「為何有此情況?皆因我們的高雅文化只是借來披在身上的漂亮衣裳,一直模仿西方先進城市輸出的普及文化為藍本,其實沒百分百的個性,不太知道自己是誰,長年活在別人的影子之下。」

聽葉錦添一席話,令人想起日本──唐代時派遣往使節到中國,學習中華文化;明治維新後,引進西方的工業技術。何以人家能將之與外來文化揉合,甚至比學習對象更能完備保存技藝?「日本人有死的覺悟嘛!」島國文化,日本人打從出生便有先天恐懼,久而久之,練就崇敬天地之心,每事常以性命相拼。

Image description 《無時之時,無服之服》服裝裝置系列,他就從時間和空間出發,結合古老東方的神秘韻味與抽象的藝術表現方式。圖中的「瞳」為系列作品之一。

多走幾步
「至於香港人?凡事就住,或自以為做盡,不肯多走幾步。還不時把精力,花到周邊無謂事,不夠直中核心。」葉錦添嘆道。「香港人好聰明、好有效率,本可更上一層樓。奈何一個地方要產生一個文化,需要大量人力和資源去推動。當下我們缺少了這股能量,有點可惜。這是我的真心話。」

葉以電影工業為例,分享其見證過夠薑「去到盡」個案。「以前拍戲常有黑社會介入,好幾次被他們追擊我和美術組改場景、改道具,就算不想或不懂,死都要死掂佢;或我試過跟關錦鵬去紐約拍戲,為了場景完美要油黑成條街,當時冒着被拉去坐監的危機,都要完成任務。」

他難忘80年代,跟剛辭世的導演林嶺東拍攝《龍虎風雲》,「記得第一次睇景,監製和導演看中某個幾層樓以上高的位置,想叫周潤發從那裡跳下來。我心裡『打個突』:會唔會斷腳㗎?誰知複景時,發哥勁勇直跳!嘩,全場勁High!我估Martin Scorsese都不敢。」他笑,想了想又再引一例:「另一次,我們去阿根廷拍戲,導演明知某場戲裡,做對手的狗會咬人,偏不跟演員講。開機了,演員和狗埋牙互動,演員不知何解隻狗咁惡,嚇出好多真反應,攝影師通通拍下,畫面好有勁度!」

Image description 葉錦添早年曾為《電影雙周刊》擔任設計師。圖為他的早期攝影作品,電影《龍虎飛雲》劇照。(1987 香港)(葉錦添Facebook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於80年代經典警匪片《龍虎風雲》中,葉錦添也曾經客串演出周潤發戲中兄長一角。(取自葉錦添Facebook)

話總帶點文藝腔的葉錦添,憶述往昔瘋狂影事,忍不住爆出粗口及狂笑,少有地展現出「麻甩」氣場。

「奈何這形式的去到盡,長遠有利有弊。」香港人做電影,仍有點自滿於「七日鮮」的小聰明、小幹勁模式,始終缺乏對傳統知識與現代美藝技術和概念的系統化鑽研,「香港人依家拍戲,還在質疑『點解呢場戲要十幾條友推一架車,我哋幾丁友都搞得掂啦!』,實情人家細緻是原因,只是你沒去思考;或成班人圍在Café掀外國雜誌,『呢個款勁,拎來做Reference!』,歐美韓國興什麼,照辦煮碗去跟風⋯⋯喂,勁咩勁?知唔知,家下好大鑊!」 在著作《神形陌路》裡〈中國功夫〉篇,他寫道:「我們只知道多少磅的拳可以把人打倒,卻未知那一拳的涵意。」香港電影始終沒有建構成一個持續發展的有機體系。

Image description

形而上的內涵
「電影技藝和美學發展是循序漸進的。當外國電影工業有規有矩,精確性上就會技勝一籌。人家的精確,跟香港電影人強調的精確性不同,譬如拍3D全部跟Track,我們仍未做得好;做服裝,大家又對年代、歷史認識不深,總依賴二三手資料作參考,這樣完全唔Work。」葉錦添說,在外國他絕不敢「拿Reference去開會」──那等同宣示自己從沒放心機做功課,「特別跟英國人做藝術,你會訝異個個的知識達『博物館級數』,小到一條領、一粒鈕的起源與變化,都能引經據典。」

Image description 《吉塞爾》

像2016年,葉錦添跟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編導阿庫.漢姆(Akram Khan)再創作經典《吉塞爾》,他事前花了極長時間,研讀芭蕾怎樣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宮庭興起,繼而傳到法國臻於極盛,再陸續於英國、俄羅斯、維也納等地開枝散葉的歷史脈絡,繼而摸索各地文化對舞蹈的「質」有何轉換,跟表演者的身體建立了何樣關係、傳譯什麼意象和美態等,才選材料施工試裝。牽涉的不只創作者的電影美學知識,更關乎人文和哲學等「形而上」的融會貫通。

「人各有志向,不能勉強別人,但我想朝此方向努力,就得盡力去做。」

Image description 《吉塞爾》

踏上難行的修為之路,因為少年曾掙扎與違心而活,自覺不能再負光陰,「童年滿心特異感,自覺有雙重記憶:好像很合群,又像很離群,搞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恐懼令我想抽離,但逃到那裡?見哥哥畫畫,就跟着畫畫,想以作品證明我的存在。」升上中學,他慶幸遇上啟蒙老師黃佩江,對方邊教西洋畫、邊傳授中國靜動哲學,開啟了對西方文藝的興趣。及後他趁年輕跑到台灣學京劇、古典學舞、崑曲等舞台創作,又遠赴歐美日等文化之鄉,欣賞文藝復興、藝術真迹。

Image description 《吉塞爾》

恐懼引發的知識飢渴,讓葉錦添看到跟原生地迥然不同的新天地,從頂級藝術裡學習,「雖然早年做攝影,我享受處於『非自我性』的位置,旁觀和捕捉他者的情感狀態,然而回想,那是早期閱歷未深,累積經驗和眼界的階段。等到能量大了,進入電影行業,面對群體與自我的拉扯,尤其關於『美』的堅持與執着,我才發現自己也是有話要說的人,卻因個性軟弱常遷就人而退縮,收藏己見,事後卻又因不享受得過且過做出無力量的東西,深感歉疚。」

葉錦添苦笑,為當年總徘徊於「滿足他人」還是「做回自己」的邊緣,有所痛苦和慚愧,但事過境遷,他同時感恩,「沒經那些試煉,我也不曉得本身多愛創作,又能為創作做出什麼。」2001年獲奧斯卡後,他被力邀出自傳後,開始潛心書寫和整理概念。 2008年做完《赤壁》後參與當代藝術,繼而衍生了如今Lili等製作,「我感激恐懼令自己接觸藝術;我又感激藝術如鏡為自己照清本相;全靠兩者引導,面對未來,我無所謂樂觀或悲觀,因為如今清楚只要忠於所想,只能於價值過度多元的新時代,為精神找到安心立命的落腳點。」

Image description 葉錦添喜與外地團隊學習,從異鄉的創作思維與製作技法中,尋找美學根源並建構個人的創意世界。圖為他跟威尼斯藝術工作者合作情況。(取自葉錦添Facebook)

《葉錦添:藍—藝術、服裝與記憶》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3月31日
展覽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免費入場,逢星期二休館)
地點:香港新界將軍澳景嶺路3號HKDI Gallery (港鐵調景嶺站A2出口)
查詢詳情:3928 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