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林嘉欣:跟囡囡一起學習

2019-09-06

「有位九十多歲的婆婆問我,『你要不要像我一樣這麼長命?』
我也呆了一下,但想想只要身體健康,不是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做嗎?」
提起林嘉欣,大概想起的第一件事是她甜得讓人融化的笑容——身兼多職的她不論在母親、演員還是策展人等不同崗位都同樣出色,但提到到底how to live才是最好,原來除了跟老人家學習,兩位女兒也竟是她「偷師」的對象。

TEXT BY JAZ KONG PHOTOGRAPHY BY BEN TAM

年輕可以笑返嚟!
要介紹林嘉欣,大概她的職銜比《Game of Thrones》裏介紹Daenerys Targaryen一連串的稱呼還要長:兩位女兒的母親、妻子、演員、慈善家、策展人、藝術家……這位說故事的人不論在什麼崗位上都深得大家喜愛,尤其是訪問的這一天,在這個半島精品店跟林嘉欣的慈善合作活動中,她就氹得一班公公婆婆極之開心,「他們都很有智慧的!就像剛才跟一位八十七歲玩遊戲,當問到她可以保持年輕的秘訣時,她很輕鬆地答我說『開心!』」

說的就是早前嘉欣跟半島精品店合作的父親節及母親節慈善義賣曲奇「Dip in Love」,包裝及內附的插畫由嘉欣的兩位女兒負責,畫出各式各樣不同造型的爸爸媽媽,受惠機構正是本地薑——「惜食堂」,希望所售出的限量版愛心手工朱古力曲奇禮盒可以紓緩機構每天要準備八千份熱飯及一千份食物包的壓力。為了隆重其事,嘉欣更特意邀請了一大班受惠於惜食堂的長者到香港半島酒店一起嘗個下午茶玩遊戲。整個下午茶活動都笑聲笑聲滿載溫馨,未見其人先聞其(笑)聲,「跟公公婆婆互動最開心的是聽到他們的智慧,他們一整天都『笑騎騎』的。很深刻的是一位九十四歲的婆婆很從容地說她的十三位兄弟姊妹當中就只有她還在生,『如果你是我,你要不要這麼長命?』能夠經歷這一切,必定要學懂放下,不執着並不代表要你當成什麼事都沒發生。」

Image description

林嘉欣的慈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這次跟半島精品店的合作卻對她而言有特別意義,「真的很幸運可以促成是次合作;也希望半島可以多一點跟本地的慈善機構合作,將這次的快樂延續下去。」

永遠沒有「太微細」的力量
為香港默默付出的,除了一眾有心人士及慈善機構,原來還有林嘉欣兩位女兒的小小力量。「雖然她們只得五歲和八歲,但她們都知道自己是可以幫到別人的。」就例如雖然她們這次只負責插畫工作,畫出她們想像中爸爸媽媽的模樣,包裝上見到的白髮灰髮長髮短髮甚至禿頭的爸爸媽媽各適其適,「我也很surprised她們已經有如此的世界觀!她們說畫中人除了香港人,也有來自印度、非洲等外藉人士。」小孩子都是好奇寶寶,兩位小女孩同樣也是, 「她們是明瞭是次活動是幫助惜食堂的,但她們仍然會有一萬個為什麼,『為什麼要幫惜食堂?為什麼長者們會獨居?他們的家人呢?』」而在嘉欣心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卻是「大家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嘉欣多次強調是次合作的特別之處是在於惜食堂是一個生於香港繼而幫助香港本土的機構,嘉欣亦從小就已將「社區」的概念灌輸給兩位女兒,「上年颱風『山竹』後我們也帶着她們去清理街上的樹枝,這個居住的環境屬於整個社區,這個是我們的家,這就是社區、城市跟自己的關係,是我們的根。」對年紀輕輕的她們而言,這不是會很吃力嗎?「誰也可以出一分力!沒有一股力量是太微小的。」

Image description 林嘉欣跟半島精品店合作的父親節及母親節慈善義賣曲奇「Dip in Love」,包裝及內附的插畫由嘉欣的兩位女兒負責,畫出各式各樣不同造型的爸爸媽媽,受惠機構正是本地薑——「惜食堂」。

「點解要幫人?」
世界其實真的很大,卻不代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很遠; 相信嘉欣就是那種很懂得拉近距離、平易近人的人,而更「估你唔到」的,是原來嘉欣仍然有「pen friend」這回事!「我在德國還有筆友的!由十五歲開始到現在了。」寫信是一件很浪漫很溫暖的事,一筆一劃、一字一句,我手寫我心。「我們家中也有一個小小的信箱,家人之間可以互相交換字條的。」

筆者想像這就跟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小說《解憂雜貨店》差不多吧?把平常說不出口的煩惱都寫出來。那嘉欣有收過囡囡的疑難排解的信嗎?「有一次印象很深刻的,是我跟丈夫出發到烏干達探訪難民營前收到的一封信,小女兒就說很怕爸爸媽媽被獅子老虎吃掉,而大女兒就很擔心當地的戰亂及治安問題,然後她問了我們一句:『這麼危險, 為什麼要去幫人?』對啊,香港人就是傻得很可愛,明明是危險,為什麼還要幫助別人?「我也呆了一呆,回信給女兒時也坦白說『我也想不到為什麼要幫』,這大概已經成為了我的本能,反而應該要問『可以不幫嗎?』我覺得可以親身到全球最大的難民營訪問是一件很難得的事。」雖然或多或小嘉欣亦有為那次的訪問擔心過,但更加要問的問題不是why,而是why not?

世界再壞仍舊不怕
這個理念跟林嘉欣當藝術展覽的策展人也很相似的,她為大家帶來過2016年井上有一的《花》,還有上年渡部真由美的《Send in the Clowns》,即使兩位藝術家的作品題材都非常豐富,嘉欣卻選擇了以花及馬戲團為分別兩次展覽的主題。「正如跟半島的合作,如果每次消費都可帶來正面訊息,為什麼不做?如果可以透過藝術為大家帶來正能量,我想不到原因不去做。」雖然作為媽媽的嘉欣樂為大家帶來正能量,但又如何教曉小朋友這個世界不好的一面?「有光就必定有暗,我會跟小朋友直說的,正面的另一面就會有anger。」

坦誠相對是嘉欣跟女兒的溝通方式,「家裏的政策是人人都可以發聲,大家都可以提不同的意見;即使父母跟小朋友持不同意見,也要好好交流、聆聽及尊重。」

「有了小朋友之後才明瞭她們的幸福跟照顧者有很大的關連,她們有痛苦的話我是有義務去幫她們的。」嘉欣坦言跟小朋友溝通前先要去跟丈夫讀相關課程,「我很樂意跟她們分享快樂的事,更加樂意分享的是痛苦,要放下媽媽的驕傲,跟她們說媽媽也會有難處,也會有壓力的時候, 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懂面對困難。」

Image description

你今天悶了沒有?
嘉欣笑說現在兩位女兒都會在街上大喊「媽媽」然後飛奔向嘉欣要她抱抱,十足卡通片的情節一樣。這樣看來,嘉欣很快可以身兼作家,寫寫她的「湊女經」吧?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的。」不少家長都覺得跟小朋友很難相處,其實就是因為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即使去藝術館,小朋友看畫的視線跟父母都截然不同吧!「有一次在升降機裏時,我不斷催促女兒要跟姨姨說早晨,她卻怎都不說;離開了升降機後我問她原因,她說了一句『姨姨都沒有看我一眼』。對啊,要有眼神接觸才能夠有交流吧不是嗎?小朋友的世界就是如此真切直接,我亦要從中學習呢。」

停一停,想一想,這好像變成了林嘉欣的生活日常。原來兩位囡囡亦有另一個特質讓嘉欣羨慕不已:獨處而不孤獨,即人人所追求的「me time」。「她們很懂得跟自己相處的。姐姐會躲在一旁看書,妹妹玩Lego玩貼紙也可以玩上半天,不需要經常都有人陪伴在旁。人最終也要學習獨處的,雖然她有時會投訴說很悶,但悶不是很好嗎?悶才會好好留意天氣的變化呢,我也很想可以悶一下!」

佛系湊囡囡
現在什麼都可以說是佛系,簡單而言就是「勉強無幸福」,沒有排得密密的課外活動、補習班,家裏亦實行 no iPad no iPhone的規矩,相信嘉欣跟丈夫也絕不是「虎媽虎爸」型的家長。「小朋友如何才是成功?讀書時中英數差就代表不成功嗎?讀書時成績好、品格一項若然是『零』的話一樣不成功。」對訴兩位囡囡的將來,嘉欣只希望她們能夠投入做喜歡的事情就好了,這也是嘉欣近幾年重返大銀幕的原因,「我希望可以成為她們的榜樣,投入做自己的事情。」對啊,像文初那位九十四歲的婆婆一樣,看開一點,放下執着,「笑騎騎」又過了一天。 How to live?要聽老人家的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