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2021-07-13

Image description 糅合中西建築特色的東蓮覺苑建於一幅三角形地皮之上,從高空俯瞰的話形狀如一艘船,恍若紅塵中擺渡的般若之舟。

古建築物從過去跨越到現在,是敘述城市歷史的媒介,是展現文化個性的重要資產。位於跑馬地的東蓮覺苑,於1935年落成,集寺院、佛學社和義學校於一身,其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反映當時社會時局,於2017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苑方近年為建築群進行復修保育,本文由東蓮覺苑行政總監吳志軒博士與保育建築師洪彬芬介紹其背景和特色,並由資深工藝匠師馮偉強師傅分享復修心得,以及他對香港古建保育傳承的看法。

TEXT BY CYRIS HUNG; PHOTOGRAPHY BY BEN TAM (部分由東蓮覺苑提供)

Image description 東蓮覺苑於1935年落成,是港島區首座佛教寺廟,在戰亂期間照顧弱勢社群,也為基層女童提供就學機會。

早於1931年,何東爵士夫人張蓮覺居士創立寶覺第一義學,開創香港佛教女子義學先河,至1932年開辦寶覺佛學研究社。東蓮覺苑行政總監吳志軒博士說:「義學校和佛學研究社是東蓮覺苑的前身,張蓮覺居士在跑馬地山光道15號找到地皮興建東蓮覺苑,主建築群於1935年落成,其他部分再陸續擴張,是港島第一間佛教寺院,也是學校和藏經閣。有別於大嶼山和荃灣的山林寺院,東蓮覺苑是香港少見的市區寺院。」

Image description 東蓮覺苑今年適逢辦學90周年,行政總監吳志軒博士指苑方籌備了一系列活動,邀請各界一同回顧和展望東蓮覺苑辦學和弘法的工作。

融合中西特色

整座東蓮覺苑由曾經留學外國的建築師馮駿設計,並由靄亭法師指導表達佛教法義的建築細節。保育建築師洪彬芬道:「西方現代建築講的是如何設計,中國以往並沒有建築師,只有師傅。上世紀初,留學生把外國理念帶回來,掀起中西合璧、折衷式的建築設計浪潮。」

Image description 罌創作有限公司董事洪彬芬表示,作為保育建築師,必須做好歷史研究,了解建築物的文物價值。

由於地皮形狀猶如三角箭頭,因此東蓮覺苑跟一般方正的寺院建築不同,內裡是西方的豎向空間,而非中式的橫向設計,外型儼如一艘船,蘊含大乘佛教度眾生到彼岸的法義。樓高數層的東蓮覺苑採用西方的鋼筋和混凝土結構,用上歐洲彩色玻璃和地磚,同時遵循中國傳統佛寺的格局,韋馱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殿堂依次分布,飾以飛簷、斗栱、琉璃瓦頂、脊獸瓦片等中式細節,是獨一無二的香港宗教建築。

Image description 苑內的窗用上彩色玻璃,讓人聯想到歐洲教堂。

展開復修工程

約十年前,東蓮覺苑開始關注復修問題,2016年成立工程部,對建築物進行全面的專業測試,並邀請保育專家評估損毀和安全狀況。去年起通過苑方自資和發展局資助,針對大雄寶殿主樓進行保育工作,預計今年底完成首階段,包括屋簷混凝土剝落修理,木窗損壞及玻璃夾縫疏離而引致雨水滲漏的維修更換,外牆磚面塗抹批盪,以及各項飾面的清潔維修等。洪彬芬指不同年代的建築方式和用料不同,為了找出適合的復修方法,在正式施工前,他們找來曾參與不少香港古建築保育的馮偉強師傅,以一條小橋進行模擬試驗工程。

Image description 馮偉強與其他資深師傅一起創辦了香港古建保育協會,推廣傳統建築工藝。

馮師傅於2017年起展開這次小橋試驗,包括拆除舊瓦片,加上防水批盪,調整混凝土的斜度,再鋪回紅色土瓦,柱位和橋身也進行了內外修繕翻新。他表示:「建築斜度只要改變了一條牙籤的高度,便會影響到耐用和防水效果,師傅必須細心觀察,再進行微調。」面對數十年歷史的建築,又缺乏前人的文獻記載,問他如何決定最佳復修方式,他說「答案就在現場」,要像人體解剖般小心拆開建築,了解其狀況,再跟建築師討論對策,「是對還是錯?可能要一百年後,後人再把它拆出來才知道。我做了這麼多年,經歷過無數錯誤,也只能盡量做到沒錯,不敢說自己必定正確。」為了讓後人能吸取經驗,苑方今次做好各項工程紀錄,吳博士補充:「現在的成果不會是完美的,但我們希望例如20年後再有工程時,後人能有所依據。」

Image description 這條位於東蓮覺苑入口附近的小橋,不屬古蹟範圍內,成為主建築群正式施工復修前的試驗品。

保育人材斷層

古建築背後牽涉歷史、美學、文化等,幾位受訪者均同意如今要在港找到專業的復修工匠並不容易,洪彬芬解釋:「保育建築很有趣,但節奏很慢,師傅要有心機和時間研究。相反新樓起得快,師傅參與現代建築能賺更多錢。」馮偉強說香港行內專精古建築的工匠如今只餘幾位,而且多是老師傅,「以前曾有幾十人,不過都退休或離世了。老師傅有豐富經驗,而且從事古建築不用賣力氣和速度。有氣有力的年輕人重快、重錢,人是現實的,你告訴他們古建程序只容許你今天弄指定三塊磚,明明半日的工程要拖一個星期,他們寧願去做普通裝修。」

問馮師傅他當初如何入行,他說自己自小在元朗新田長大,跟隨當泥水師傅的父親四處修補村內的青磚瓦頂,長大後他正式學師當工匠,後來一次機緣巧合下接觸到一項復修工程,「當時那位建築師很滿意,說我髹油能髹出中式的紅紅綠綠,其他師傅不明白中國文化,只能髹出聖誕節的紅綠色。」自此他便踏上保育古建築之路。他本身喜歡畫畫,經過苑內時他對一個地磚的圖案、一塊瓦片的角度都能侃侃而談,「我對古建很感興趣,所以想去了解更多,師傅不能只賣勞力和手藝,要清楚磚瓦木石之間的關係,才能對建築本身帶來最少傷害。」

Image description 地磚是意大利批盪,至今保存得宜。

面對復修工匠的斷層,他期望香港將來能有更多本地年輕人入行。「輸入外勞會有言語溝通問題,他們的做法也可能不同,做不到香港中西合璧的風格,會產生很多摩擦。香港有很多出色的年輕人,政府應給他們學習的機會,例如他們現時學師30種工藝,考取師傅證,若讓他們多學一種古建築復修手藝,將來便多一個選擇。如果他們有機會去內地和台灣,參與國家級或民間古建築的不同工程,之後再回來便更加理想。」許多古建築都把藝術與道理融入建築語言之中,若能通過適當保育,讓它們世代保留,能給更多人欣賞探索,甚至影響人們怎樣建構記憶和身份,串連民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