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Panorama 優雅卓見】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成立十周年 弘揚珠寶文化 探索美學新視角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Élise Gonnet-Pon

在香港展開的「Lacloche巴黎珠寶大師,1892-1967」展覽L’ÉCOLE成立十周年慶典的一部分。

2022-01-07

Image description 正在L’ÉCOLE亞太區分校舉行的展覽── 「Lacloche巴黎珠寶大師,1892-1967」, 展覽分為11個篇章,展示了40多件Lacloche珍品。(展期:即日起至4月6日)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由高級珠寶世家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支持創立,致力向世界傳揚珠寶世家的專門知識及精湛工藝,展現博大精深和引人入勝的珠寶世界。學院於2012年在巴黎芳登廣場 (Place Vendôme) 周邊開設,並於2019年在香港開設亞太區分校。踏入學院成立十周年,學院宣布了一連串的發展計劃慶祝其茁壯成長。

Text by Joyce Mok Photo by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

Image description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首個校外展覽「男士戒指珍藏展」(Men’s rings) 將於今年1月14日至3月13日在東京21_21 DESIGN SIGHT Gallery 3 舉行,繼東京後的下一站是香港。(Photo by Benjamin Chelly)

弘揚珠寶文化無界限
珠寶源遠流長,根據文獻,早於公元前75,000年,人類已懂得製作珠寶飾件,可說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珠寶美侖美奐的外表背後,我們可探索寶石學、文化歷史、工藝與美學。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的使命是分享與傳承,透過各類展覽、課程、講座、大師班、實地考察及刊物,邀請大眾去探索這個廣闊浩翰的珠寶世界。

Image description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課程由約50人組成的講師團隊教授,包括藝術史學家、寶石學家、珠寶匠和手工技師。他們除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更對教學充滿熱誠,樂於與人分享珠寶的知識。

珠寶的故事多姿多采,並涵蓋不同的學術和藝術範疇。因此,學院的課程及活動往往是跨學科的研究,由史前飾件至當代佳作、由男士珠寶至部落圖騰、由珍稀寶石至金工技術、由廣為人知的珠寶巨匠至珠寶界中的滄海遺珠,匯聚了無數與珠寶藝術相關的課題,拓闊公眾的視野。學院舉辦多個二至四小時的面授課程,全部均採取以12人或以下的小班教學模式,讓學員與導師更直接交流。課程圍繞三個主題,包括「精湛工藝」、「珠寶藝術史」及「寶石世界」,並設有啟蒙課程和Discovery Series「探索系列」課程組合。前者開啟了珠寶世界的奇妙旅程,啟發學員認知自己的興趣所在;後者以優惠的價格讓學生可一次過報讀數個課程,並著重理論與實踐,如「寶石世界入門」會介紹鑑別寶石的各種技巧與工具。課程由全球約50人組成的講師團隊教授,包括藝術史學家、寶石學家、珠寶匠和手工技師。他們除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更對教學充滿熱誠,樂於與人分享珠寶的知識。

學院不僅照顧成人需要,亦舉辦一系列趣味工作坊,讓五歲或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了解更多珠寶世界的奧妙,和引發他們對色彩、物料的想像力和敏感度。當大家都講求STEM的今天,美國有教學研究顯示運動和藝術有助發展心智。透過接觸珠寶藝術,小朋友的腦洞大開,發展心智的同時也學習美。追求美可以成為一種習慣,L’ÉCOLE可以是與小朋友共度美麗時光的好地方。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在選址上也十分花心思。學院的巴黎校舍座落Hôtel de Ségur, 這幢由建築師Jacques V Gabriel建於18世紀初的大宅,典雅脫俗。第二個永久校舍則落戶香港維多利亞海港旁的K11 MUSEA,映入眼簾的是香港引以為傲的海港景色。此外,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亦定期於海外開設二至三星期的巡迴課程,足跡遍及美洲、亞洲和中東。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植根巴黎、面向世界,致力於國際層面弘揚珠寶文化。這十年間,學院已踏足東京、香港、紐約和杜拜,開設9個巡迴學院,向來自50多個不同國籍的9萬名學生傳授珠寶藝術知識。

Image description 今年,學院將舉辦一連串的新課程,課題包括裝飾藝術珠寶。(Photo by Benjamin Chelly)

Image description 另一新課程是珍珠。圖為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 白金珍珠鑽石葡萄胸針(1915 年,©Van Cleef & Arpels SA)

重視研究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是一家教育與研究中心,其展覽、課程、講座往往都是研究的成果。自2017年開始,學院設立專責研究工作的部門,確保教學內容翔實,與時並進。研究項目在歷史、寶石學和技術範疇上,豐富了我們對珠寶的認識。至今為止,學院已啟動十個研究項目,涵蓋多個課題,包括中東與法國在20世紀初的珍珠貿易、文藝復興至今的珠寶設計史、法蘭西喜劇院的珠寶作品、1960至1980年代的珠寶,以及珠寶與文學的關聯等。學院專屬的「科學委員會」由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院長Marie Vallanet-Delhom組成,成員包括學術、策展和科學領域的專家。他們定期討論不同課題,指導未來發展的原則,確保教育方針統一連貫,教學內容緊貼主題,並為學院制定研究方針。

Image description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成立十年,出版了26本書籍。(Photo by Benjamin Chelly)

此外,學院更與大型文化機構,如法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及法蘭西喜劇院等,攜手展開多個研究項目,並贊助多項大學研究,包括一個為期三年、以寶石商人 Jean-Baptiste Tavernier (1605至1689年) 為題的博士論文項目,鼓勵更多人從不同的角度加深認識珠寶藝術。為推動研究工作及發表學術成果,學院定期舉辦專題研討會,例如「20世紀藝術家及設計師的珠寶作品與抽象風格」(2021年於巴黎龐比度中心舉行),旨在提供交流和對話的機會,與學院分享知識、砥礪共進的精神彼此呼應。

Image description 今年學院出版的重點作品是《1850年至今法國珠寶及金工巨匠大百科》Dictionary of Jewelers and Goldsmiths in France from 1850 to the present (暫只有法文版本)。本書共分兩冊,分別為辭典和分類目錄,是超過十年的艱苦研究成果。

Image description

學院成立的十年間,並於全球舉行了18場展覽,吸引逾100,000個參觀者,並於20個城市展開逾300場對談講座。此外,學院出版了15本展覽場刊,免費派發予參觀者,並出版了11本書籍,展示研究成果,傳播珠寶藝術文化。

Image description 2022年新課程:鑽石評級。

開闢珠寶藝術新界限
踏入十周年,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繼續突破創新,以新地點、新課程、新展覽和新著作,豐富珠寶知識的寶庫。今年,學院將開設6個新課程,包括鑽石評級、珍珠、祖母綠、翡翠、1960至1980年代的珠寶和裝飾藝術珠寶,拓寬珠寶知識的領域。學院還首次於歐洲舉辦遊學之旅──德累斯頓及布拉格3日遊,訪尋薩克遜及波希米亞王朝珠寶。豐富的行程包括參觀榴石礦場、欣賞著名的德累斯頓綠鑽 (Dresden Green Diamond),以及其他薩克遜及波希米亞王朝的珠寶珍品,並與博物館長、策展人、珠寶修復師等專家學者交流,了解王朝珠寶誕生的前傳、工藝和美學。

Image description 2022年新課程:祖母綠。

此外,新展覽還會陸續巡迴各地展出。學院將首次將「探索寶石世界:紅寶石與藍寶石」移師首爾舉辦,而學院首個校外展覽 「男士戒指珍藏展」(Men’s rings) 將於東京21_21 DESIGN SIGHT Gallery 3 舉行。學院更首次踏足里昂,為高級珠寶世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主辦的「De Mains en mains手把手.傳薪火」企劃主持一系列講座和入門課程,讓新世代及普羅大眾認識珠寶製作專業。秉承學院教學與研究並行的宗旨,今年學院亦會出版8本書籍,重點作品是《1850年至今法國珠寶及金工巨匠大百科》Dictionary of Jewelers and Goldsmiths in France from 1850 to the present (暫只有法文版本)。本書共分兩冊,分別為辭典和分類目錄,是超過十年的艱苦研究成果。辭典部分不僅收錄1850年至今共四萬多位金工技匠的名字,更簡述每位匠人的生平和背景資料,包括重要日期、作業地址、門店名稱、專長產品、可能曾經合作的珠寶商、個人印記的簡短描述、存檔日期及參考文獻,為研究當代金工及珠寶工藝 (1850年至今) 的人士提供嶄新的研究工具和參考史料。

2022年也是學院積極擴展之年。學院將於巴黎開設新館,寶石珍藏館將展示逾1,200顆寶石供公眾參觀;而Hôtel de Mercy-Argenteau將成為學院的展覽場地,並設有珠寶圖書館,收藏約6,500冊珠寶及寶石學參考書,供公眾及研究人員索閱。另一令人興奮的消息是學院將於上海開設第三家校舍,與中國內地的珠寶愛好者共同探索無彊界的珠寶世界。

Image description L’ÉCOLE亞太區分校於2019年成立,佔據兩層約658平方米的空間,由日本著名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設計,落地玻璃盡採自然光,令每一個課室都享受到壯闊海景,心曠神怡。(Photo by Sungho Park)

亞太區首間永久分校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曾於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三度來港在PMQ舉辦活動,並於2019年在K11 MUSEA設立亞太區首間永久分校,讓公眾更多機會接觸多姿多采的珠寶藝術。K11 MUSEA座落於維多利亞港旁,佔盡地利,而且其文化矽谷的定位亦跟學院追求新學問的態度不謀而合。L’ÉCOLE亞太區分校佔據兩層約658平方米的空間,前面沒有任何建築物遮擋光線,落地玻璃盡採自然光,更令每一個課室都享受到壯闊海景,心曠神怡。日本著名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運用各種幾何形狀,精心設計極具現代感的氛圍,締造舒適環境。分校設有專屬圖書館,藏書超過600本,內容以珠寶藝術為主,旁邊更設有休憩空間,參觀者可坐在梳化上面對維港美景,探求更多珠寶藝術的知識。

原創展覽
香港分校秉承學院分享和推廣珠寶文化的宗旨,與博物館和文化機構攜手合作,共同策劃展覽或向私人藏家商借藏品公開展覽,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Image description 「黃金的藝術:三千年華夏珍藏展」在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作出全球首展。展覽展出逾50件精選自夢蝶軒藏品的黃金飾物,勾勒出歷代中國三千年的黃金工藝。展覽將於今年移師巴黎舉行。

「黃金的藝術:三千年華夏珍藏展」是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在香港主辦的第三場展覽,在香港作出全球首展。展覽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協助策展,展出逾50件精選自夢蝶軒藏品的黃金飾物,勾勒出歷代中國三千年的黃金工藝。夢蝶軒這些源遠流長的工藝傑作歷經三千年的傳承,呈現中國古代四種主要的金工技術——錘鍱與鏨刻、鑄造、珠化、金絲與纍絲。展覽帶領參觀者走訪中原、歐亞草原、蒙古及喜瑪拉雅地區,跨越商代至清朝,探索時至今天依然令人目眩神迷的黃金藝術。今秋,展覽將會移師巴黎舉行,讓公眾探索華夏文化的黃金工藝。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分校更在展覽場地重現當年博覽會的布置,幾何線條的運用,以及採用藍紅的對比色突出層次,彷如時光倒流。

十周年慶祝展覽
探索美學新視角 在香港展開的「Lacloche巴黎珠寶大師,1892-1967」展覽L’ÉCOLE成立十周年慶典的一部分。該展覽是分校開設至今舉辦的第四場展覽,展示了40多件Lacloche珍品,包括珍罕珠寶、大小時鐘和粉盒,呈現不同時期的各種珠寶藝術發展趨勢,例如「新藝術」時期的自然主義、19世紀的「埃及熱潮」 (Egyptomania) 及「咆哮的20年代」(Roaring Twenties) 對遠東藝術的熱愛,還有「裝飾藝術」時期的現代主義的作品等。

Image description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董事總經理Élise Gonnet-Pon指出:「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在香港開設已經兩年,我們很榮幸能為推動本港文化蓬勃發展出一分力,亦很高興能在L’ÉCOLE於2022年間全球慶祝學院成立十周年的關鍵時刻,佔一重要席位。」

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董事總經理Élise Gonnet-Pon指出:「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在香港開設已經兩年,我們很榮幸能為推動本港文化蓬勃發展出一分力,亦很高興能在L’ÉCOLE於2022年間全球慶祝學院成立十周年的關鍵時刻,佔一重要席位……我們亦將推出新課程暨展覽導賞「展覽揭秘:1900年代的巴黎」,讓參加者與學院的藝術史學家一同探索和欣賞這項展覽的美學背景,以及唯一一本向此珠寶世家致敬的英法對照專題著作《Lacloche Joailliers》(珠寶大師 Lacloche)。」

Image description 學院將1925年「國際現代裝飾藝術及工業藝術博覽會」的Lacloche作品目錄電子化,讓公眾可在展覽中翻閱。這次展覽在場內及網上提供粵語、英語及普通話的語音導賞。為隆重其事,分校邀請了亞洲時裝界先驅人物,並曾獲法國政府頒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Légion d’honneur)的馬郭志清女士負責英語旁述。

Image description

原創語音導賞
Lacloche雖然在珠寶界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特別他在裝飾藝術時期的作品尤其出色,但有關他的文獻數量不多。Lacloche的後人找來記者Laurence Mouillefarine(及後成為了今次展覽的策展人)幫忙編撰家族先輩的故事,Laurence於是向L’ÉCOLE求助,在L’ÉCOLE的支持下,讓Laurence完成了這項研究。Laurence Mouillefarine指出:「在L’ÉCOLE全力支持下,我們很高興能夠舉辦這項展覽,甚至為此經典品牌編製專題刊物《Lacloche Joailliers》。對於能將是次Lacloche展覽首度帶到亞洲,當中更有11件 Lacloche 珍品在這次香港展覽加入展出,我們深感興奮。」

Laurence研究中的一項重大發現,是在拍賣會找到一件關鍵的書籍──1925年舉行的「國際現代裝飾藝術及工業藝術博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的目錄。目錄裡收錄了Lacloche在該博覽會的光芒四射的展品,足證其在裝飾工藝年代的影響力。及後,學院將目錄電子化,讓公眾可在展覽中翻閱。分校更在展覽場地重現當年博覽會的布置,幾何線條的運用,以及採用藍紅的對比色突出層次,彷如時光倒流。

Laurence提到的新展品,其中數件由香港的私人博物館──兩依藏博物館商借出。這展示了兩依藏博物館對學院的信任及兩者的共同願景。錦上添花的是,這次展覽在場內及網上提供粵語、英語及普通話的語音導賞。為隆重其事,分校邀請了亞洲時裝界先驅人物,並曾獲法國政府頒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Légion d’honneur)的Joyce Ma馬郭志清女士負責英語旁述。馬太表示:「這是一項令人眼界大開的展覽,呈現歐洲奢華與時尚的精髓。我希望參觀者將與我一樣,在探索和認識Lacloche創新雋永的設計及對珠寶世界的影響當中,感到樂趣無窮。」

正在L’ÉCOLE亞太區分校舉行的展覽── 「Lacloche巴黎珠寶大師,1892-1967」, 展覽分為11個篇章,展示了40多件Lacloche珍品。(展期:即日起至4月6日)

Image description 「裝飾藝術:從花卉蛻變至幾何圖案」主題 手鍊 1928年至1930年 祖母綠和鑽石 洛杉磯私人藏品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y Benjamin Chelly

「裝飾藝術:從花卉蛻變至幾何圖案」主題
手鍊 1928年至1930年 祖母綠和鑽石 洛杉磯私人藏品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y Benjamin Chelly

Image description 「珍貴時計」主題 吊墜錶 約1908年 鉑金和黃K金、刻面白水晶、珍珠、鑽石、 雪花石膏微繪,錶盤鑲嵌切面紫水晶 江詩丹頓歷史傳承部門藏品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y Benjamin Chelly

「珍貴時計」主題
吊墜錶 約1908年 鉑金和黃K金、刻面白水晶、珍珠、鑽石、 雪花石膏微繪,錶盤鑲嵌切面紫水晶 江詩丹頓歷史傳承部門藏品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y Benjamin Chelly

Image description 「花卉與動物」主題 化妝盒 約1905年 黃K金、貓眼石、紅寶石和鑽石 兩依藏博物館,香港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y Picspark company

「花卉與動物」主題
化妝盒 約1905年 黃K金、貓眼石、紅寶石和鑽石 兩依藏博物館,香港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y Picspark company

2022年精采節目預告
乘着學院十周年慶典,亞太區分校將舉辦多個新課程和展覽。全新的2天藝術品收藏大師班,第一期課程將於今年在香港舉辦。大師班邀請了著名收藏家和專家主持講座,並分享個案研究,讓學員了解收藏藝術品的動機、收購藏品的秘訣,以及文物保育所需的步驟。另外,「男士戒指珍藏展」(Men’s rings)將於東京展覽後移師至香港舉行。展覽展出近300枚巧奪天工的戒指,包括17世紀威尼斯總督指環、1970年代流行於美國電單車隊的配飾,以至由古埃及到19世紀的華麗珠寶,以及18世紀常見的琺瑯戒指和當代藝人明星隨身配戴的飾品……琳琅滿目的男士戒指,絕不比女士戒指遜色,讓人期待。L’ÉCOLE亞太區分校的展覽、課程和各類型活動,連繫了香港不同的文化機構、收藏家和專家,攜手傳播珠寶藝術文化,讓更多參觀者受美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