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養生】鬆通頸椎運動四部曲

2016-11-02


繼肩關節之後,宋老師今次談到頸椎。宋老師的修身操,首先鬆通骨關節,運動操練從足部開始,自下而上,經膝關節、腰跨部髖關節、上肢肩關節,接着到頸椎。經此一氣呵成鬆通骨節後,便可為下一環節,即「拉筋」打下基礎。

頸椎位於人體頸部,是脊椎的第一節,共有7塊頸椎骨,以接連腦部及頭部其他器官。因頸椎接連大量神經及血管,一旦頸椎錯位,不僅頭痛肩痛不已,若有骨刺增生,更會影響到神經系統。宋老師表示,頸椎的活動最複雜也最重要,故他把頸椎鬆通運動的操練分4個動作。

文:陸錦榮

Image description

動作要慢

第一步:站立,叉腰,把頭盡量向前伸(圖一), 慢慢向下屈,然後再重複向前向下伸屈動作。做4次。接着,先把頭盡量伸向下屈,慢慢往前上伸。做4次。

第二步:站立,叉腰,把頭往上抬高,保持正直,眼睛睜開。之後,頭向左,慢慢呈「半月形」沿橫軸向右擺動,眼球同時隨頭部動作轉(圖二),但肩不要動。接着,再從右呈「半月形」向左,在左、右擺動過程中,頸部肌肉和血管都得到充分伸展和張開,可增加腦部的供血。動作做4次。

第三步:站立,叉腰,頭部端正,然後頭部慢慢沿立軸向左轉,眼睛與頭同步及同方向轉動,目光盡量瞧遠方。接着,頭部復回端正狀,然後向右轉。眼睛與頭亦同步及同方向轉動。宋老師強調,無論頭部朝左或朝右轉動,動作要慢。在頭部再次復回中間端正狀後,這回向左轉動時,盡量朝左後方向轉動,把轉動的圓弧度盡量拉大。復回,頭向右轉,同樣盡量朝右後方轉,以增加轉動的弧度(圖三)。

第四步:站立,頭部端正。然後垂首,盡量增加下垂的幅度。接着,以頭作為「圓心」,作出前左後右的圓周式旋轉運動(圖四),當頭轉到貼近肩膞時,慢慢往後、仰起,並向右轉動(圖五),回到中點時頭部下垂,完成整個圓周運動。在頭部下垂的定點上,重複前一個動作的架式,但方向相反。整個圓周式轉擺動作做4次。宋老師說,此動作對紓緩頸椎骨刺及落枕痛症有一定幫助。

他續說,鬆通頸椎體操,擺動幅度要大,但動作要慢。最後,回到中點垂首時,把眼睛用力擠瞇一下,以刺激眼睛包括淚腺,使眼球也得到運動。

綜合鬆通全身主要骨關節運動,從手足到上肢頸椎,箇中有呼吸配合動作,但主要還是以「搖動身體」為主。

導引養生

翻閱《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此篇分析治病方法因地理環境不同而有異。其中,地處中央,地域平坦,居民吃五穀雜食,又不過度勞動,故多肌肉痿弱。「其治宜導引按蹻」, 即適用體操按摩之類方法治療。可見先民很早就發現,搖動筋骨是治病防病有效之道。

在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導引圖,當中展示不同的動作,加上吹呴呼吸配合,說明導引養生方法已流行於漢代社會;而行氣也成為求仙的方法。但畢竟「食氣」、「歸真返本」,壽與天齊,不是普通人可輕易做到。懷才不遇的清代詩人黃仲則約20歲時,寫下「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的詩句,感懷身世。誠然,一般平民百姓無緣仙佛,多只學懂透過搖動筋骨,去抵禦無情來襲的疾病。

從古籍看到,以體操運動作為體健養生法門, 並將之開拓及推廣此新法,東漢末神醫華佗實有篳路藍縷之功。華佗替關雲長刮骨療傷,外科手術功夫了得;更毋須透過磁力共振造影檢查,取得腫瘤正確位置,便建議替曹操開頭顱,切除腫瘤,醫術神乎其技。

據《三國志.華佗傳》記,華佗曾對他的門徒吳普講解運動對人體有益,但身體不應過度疲憊。活動後,水穀之氣得以消化,血脈便可暢通周流, 諸病不生,就如門軸常開關,便不會腐爛。

華佗再透露,此法也是古人行氣導引以求仙的秘訣,「熊頸、鴟顧、引輓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這些模仿動物動作的體操,明顯是在導引圖「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的原理基礎上,修改為以運動為主,較為易學易懂的新健體防病方法。

細看虎戲,按《雲笈七籤》卷三十二〈雜修攝部.導引按摩〉所載,「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乍卻,仰天,即返距,前、卻七過也」。(四肢手腳蹲地,狀如老虎出行。先用手原地踏步3次,接着用腳原地踏步2次,伸起腰,四肢踞地突而前進,突而後退地跳躍,前後各跳躍7次,最後抬頭仰天,形如虎視長鳴),運動量其實相當大。可以說,以運動體操為主的健體養生方法,華佗的五禽戲應為其濫觴。

改善循環

按西方醫學觀點,運動有助提高心肺功能。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營養及健康促進學院Charles B. Corbin教授所作的文獻彙整資料指出,對於心血管疾病,定期規律運動有助改善循環系統、使心肌更強健、心臟跳動更穩定、增加腦部氧氣量、減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使動脈壁沉積變窄的物質)、延遲
動脈硬化進程等(詳情見Charles B. Corbin & Ruth Lindsey的Concepts of Fitness and Wellness
with Laboratories一書)。

宋老師的修身健體操,首先鬆通人體骨節,接着「拉筋」,搖動筋骨,以促進血氣運行效率。看來提高人體血氣循環系統的功能,是保健延壽的不二法門,中西醫學觀點相近。下一篇將轉入「拉筋」環節。

【記述「宋氏修身法」.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