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關德祺中醫師:氣溫與溫疫流行

2019-07-12

中醫早就認定氣候與瘟疫流行有關,所以特別關注春夏秋冬、寒涼溫熱與瘟疫的關係。事實上,每種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及傳播能力,都需要特定的適宜環境條件,氣溫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微生物大部分活躍在和暖天,小部分活躍在嚴寒酷熱天。現代醫學明知傳染病流行與氣溫有關,卻只重視疫苗、抗菌抗病毒藥物、隔離傳染源頭等措施,沒有依氣溫走勢預先警戒或紓緩恐慌。

以火抗疫

近20年香港經歷由冬轉春期間發生的瘟疫,依次有禽流感、沙士、豬流感、麻疹,均始於初春,終於初夏(日夜25℃以上);而始於盛夏的登革熱、手足口病,均止於秋涼。中國大陸非洲豬瘟大爆發,始於嚴寒冬季,至今年5月疫情只餘零星地區,包括四川阿壩州及雲南省勐海縣,其時日夜氣溫均在25℃以下。可以預告,炎炎夏日的到來,全國都可以享受一段沒有非洲豬瘟的日子。但如果把功勞全歸各項防疫措施,即是與天爭功。

回顧歷史,公元前429年初夏雅典爆發不知名大瘟疫,希波克拉底(西方史上首位醫師)發現了一個奇特現象,每天跟火打交道的鐵匠都無感染。由此他設想用火來抗疫,於是帶人在城內到處燃火堆,隨後疫情竟就消失了。那些火堆或許真的有所幫助,但最大的原因是那場瘟疫蔓延至初夏達到高峰,隨後熱天到來把橫行的病原微生物徹底消滅了。須知雅典夏天氣溫高達30℃以上。

Image description 近20年香港經歷由冬轉春期間發生的瘟疫,有禽流感、沙士、豬流感、麻疹。圖為2014年的殺雞行動。(資料圖片)

事隔二千多年,倫敦爆發了一場大瘟疫(後來確認為鼠疫),當時市政府的抗疫措施之一就是在城區內日夜燃燒大火,做法顯然仿效雅典經驗。但疫情從1665年4月至整個夏天都沒有平息,一直到冬天來臨才逐步放緩。這是由於倫敦夏天最高氣溫只得23℃,正利於鼠疫桿菌的繁殖及傳播,而冬天寒泠反而有抑制作用。倫敦大瘟疫與倫敦大火是兩件相連的歷史大事,那場大火發生在次年9月,起火原因不知是否與以火抗疫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持續4日4夜的大火之後,鼠疫徹底消失了。

鼠疫重臨

對比1894年香港首次鼠疫爆發,高峰期在5至6月,猶幸香港氣溫6月之後日夜維持在25℃至35℃之間,可能限制了細菌傳播,所以7月起疫情開始緩和,至9月底暫告停止,疫情比倫敦輕得多。當年香港沒有如倫敦那般以火抗疫,也沒有發生意外如倫敦大火,但其後幾乎每年4至5月皆鼠疫重臨,延至1926年才正式終結。

你看西方人傳統房屋外觀都建成煙囪聳立,屋內大廳中央放着偌大的火爐,不只為了保暖而且為了防疫,傳統習俗乃從經驗實效中形成。明年由冬轉春期間,若聽見疫情風聲,我們亦大可開足暖爐,實行氣溫抗疫。

作者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高級講師

[信 ● 健康] 捍衛健康非難事,變種病毒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net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