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黎堅惠十年祭

2024-03-11

Image description

2024年3月11日,黎堅惠離開這個星球十年了。

為免《優雅生活》的讀者不認識這位已故本地時裝傳媒界的high priestess,在此再抄錄一次百科全書:1968年生於香港,15歲開始寫樂評,1989年港大比較文學系畢業,其後加入《號外》成為編輯(與我們的創刊主編黃源順是「陳冠中的左 青龍右白虎」),1994年參與創辦《Amoeba》,1997年出任主 編。1999年創辦香港第一個時尚網站izzue.com,其後主力文字寫作,專欄見於香港及中國各大報章雜誌外,曾推出三部著作,2014年3月11日證實因乳癌惡化離世,終年45歲。

TEXT BY CHRISTOPHER LAI
PHOTO BY BEN TAM (FLAT COPY AND PORTRAIT)

很大程度上,我是因為她才變成現在這個「我」,稱黎小姐為 我的楷模絕不為過。她在物質和精神上同樣極端的虛榮,是最 令我著迷之處。在她頭兩本書《個人裝備》和《時裝時刻》 裡,寫的就是她通過時尚的啟蒙旅程,但更重要的底蘊,或曰 她有意無意間記錄下來的那個香港,我所愛的那個青春期的、 充滿可能性的香港。

70、80年代經濟起飛,香港免費電視廣播迅速發展、粵語歌、日文歌、歐美流行和獨立音樂、商業和藝術電影直送香港,然 後有了第一代嬰兒潮主導的本土文化,《信報》、《明周》、《號外》這些重大地影響了讀者思潮的媒體迎來了輝煌年代。成長於這個背景下的黎堅惠,筆下表面上是寫時裝寫潮流,但偶爾總流露一種香港本位的思維——寫比利時前衛設計師Jurgi Persoons黑裙子,她說想起的是《狂潮》裡狄波拉演的femme fatale角色雷茵;寫Phoebe Philo的Chloé波希米亞風,她當然要聯想到她的童年偶像繆騫人;寫Nike與Adidas她說:「像松田聖子vs中森明菜,或張國榮vs陳百強,兩個都咁好,同而不同,各有特色,也間接應了武俠小說所言的——無敵是最寂 寞——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對自己對社會都是一項健康而 良性的刺激。」實而不華的文字,背後透視的是繁榮社會的文化脈絡,也讓後輩讀者如我,對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了光榮的歸屬感。

與此同時,黎小姐對過去的歷史有深厚情懷卻又不乏前瞻性。 2000年前後連續幾年在每天出門前自拍OOTD的行為藝術只為自我欣賞/反省,跟社交媒體無關。在漸漸減產文字工作的晚期,她開始了拍vlog講時裝講車講靈修,跟如今網上的各種影片節目本質上分別不大,又是她作為媒體人先驅的證明;更不用說,在未有各大網上二手平台之時,她就大力推崇設計師時裝轉售,全因她對生活有熱愛而且保持着open-minded,就算活到幾多歲都像年青人一樣能夠擁抱新事物,與時並進young at heart。這是她身上我最羨慕的而學不來的一份素質(雖然她沒有趕上後來Web3.0的潮流,但她的好朋友章小蕙有機會則收成了這份紅利,仍是一件美事)。

其實,黎小姐也是《信報》的忠實讀者,在她去世前半年收到某品牌送贈的香港別注版手錶,看到錶底刻了香港天際線時她寫道:「觸動我神經的是林行止撰文提到香港會否正名為 Xiang Gang,如果Hong Kong真的消失,我作為香港人的身份頓感嚴重失落,這枚手錶會否像我仍留着的英女皇頭像的香港郵票,象徵着一個時代的輝煌?」

十年過去,重讀這一段教人極為感觸。黎小姐和她所經歷的「香港」,終將有一天會變成劉以鬯那名句「那個時代已過去|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但我希望盡努力令同代人、甚至後世代的讀者,知道/記得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如此「堅」的港女。

P.S. 在入行後與許多黎小姐的朋友共事或認識了,從另一個角 度感受她存在的魅力,但幸或不幸,她從來不認識我,否則我要鞭策自己的壓力肯定比現在大10倍以上。另,今期開季時裝 相藏有關於W的彩蛋,敬請留意。Anyways,謝謝W。

Image description 第37期《優雅生活》前主編黃源順參加了黎小姐《天空之鏡》發布會後的報導,冥冥中出版日是2011年的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