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博客張肇基:一趟未完成的湘西「邊城」之旅

張肇基 | 2022-01-12

Image description 一本沈從文的名著《邊城》,多年前以港幣六元買下,是看書先,抑或看電影先,都忘掉了

Omicron 變種病毒肆虐全球,短期內外遊無望,惟有繼續「溫故知新」,日前又找到幾張N年前拍攝的湖南張家界風景照,為何要到張家界?事緣當年看過一齣中國電影《邊城》,對電影裡描寫湘西的風土人情嚮往不已,在沒有太多旅遊資料之下匆匆成行,最終因假期有限及交通不便,只到了張家界後便「打道回府」,未能去到本來的目的地「邊城」⋯⋯。

湘西邊城有幾吸引?

Image description 壯麗的青岩山

Image description

電影《邊城》是改編自中國名作家沈從文的同名小說,小說一開首便是這樣寫:「從四川到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條小溪,溪邊有一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沈從文(1902~1988),湖南省鳳凰縣人,母親為土家族,在他的自傳曾經提到,幼年時曾常逃學去游水、釣魚及捉蟹,只是為了親近大自然,有這樣的血統和成長背景,在他筆下的邊城,便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近乎世外桃源的小鎮,不止風景優美,而且民風純樸,故事中每一位人物,不分男女老少,都是平凡而善良,不論貧富都是好人,這邊城彷彿是最接近大同世界的烏托邦。

Image description 壯麗的青岩山

Image description

《邊城》故事主角是一名老船伕和他的孫女翠翠,翠翠的父母早逝,爺孫倆相依為命,平日負責拉動渡船,搭載乘客過河,日子過得平淡,在一次端午節觀看龍舟活動,翠翠結識了當地船總順順的兒子儺送,並且萌生愛意,豈料儺送的哥哥天保也同時愛上了翠翠,依據當地的習俗,便以唱山歌來作決鬥,天保自愧不如,乘船離開茶峒,卻不幸下水被淹身亡,儺送心存愧疚,決定向外闖闖,正是福無重至,禍不單行,在一夜暴風雨之後,老船伕病倒鬱鬱而終,只留下孤苦伶仃的翠翠,獨自守著渡船,等待不知會否回來的儺送⋯⋯。

Image description 山腳下的小橋流水

當年的湘西之旅,由廣州出發,先到長沙,再往西走,至青岩山、大庸以及鳳凰古城(以為鳳凰古城就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這裡先補充一下資料,當年到訪的時候還不是叫張家界,是叫作青岩山,張家界舊稱大庸,1982年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立,1992年武陵源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武陵山區的小城市大庸,拉開了張家界發展旅遊業的序幕,以致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知名度比它所屬的大庸市更高,1994年大庸市遂改名為張家界市。

Image description 山腳下的民居

都是budget tour惹的禍,在廣州逗留一天後,為了省錢坐上了「普快」(普普通通的快,即是不太快,多站停站)列車,從廣州到長沙已花了18小時,從長沙到青岩山又是12.5小時大巴(當年沒有其他選擇),在青岩山山上遊玩三天,算一算假期日子,從青岩山回長沙又是另一個12.5小時,加上還未找到往鳳凰古城的交通,遂取消了繼續西行的念頭。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岩山上的節目就是行山,每天行5~6個小時,晚上沒有夜生活,倒是真的聽到有人唱山歌,那是儺送和翠翠?

Image description 電影《邊城》的ending,孤苦伶仃的翠翠,在風雪下獨自守著渡船,等著一個不知會否回來的人( YouTube 影片截圖)

電影《邊城》的ending,是小孤女翠翠在風雪之下,獨自守著渡船,等待那不知道會否回來的儺送,畫面十分淒美,看著令人心酸。小說《邊城》的最後兩句:「這個人也許永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也許永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放在今天頗堪玩味,是開放式填充題,沒有標準答案。

文、攝:Johnny Cheung      Picture8 YouTube 電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