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2025米蘭設計周速覽︰動盪中的人本創意

2025-06-13

Image description

全球經濟雖然放緩,但「窮則變,變則通」,早前於4月舉行的一年一度設計界盛事米蘭設計周依然精采。在當下經濟及政治時勢,加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冒起,讓人重新審視人性之於設計的重要性,一如周內舉行的米蘭傢俬展(Salone del Mobile)的主題「人本思考(Thought for Humans)」,彰顯設計科技以外的元素,以體驗帶動設計。

DAWN HUNG([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今屆米蘭傢俬展(Salone del Mobile)的主題是「人本思考(Thought for Humans)」。

Image description 宣傳米蘭傢俬展(Salone del Mobile)的電車在展覽舉 行期間遊走全城。© Andrea Mariani

米蘭傢俬展 

首作多個大型場外展設計一向是藝術與科技/工程的結合,但隨着科技所帶來的生活變化,如打卡文化,又或是立體打印技術的進步等,米蘭設計周及米蘭傢俬展亦不斷轉型。而今個年度,亦有不少關乎展示設計的新趨勢。

米蘭設計周一向有不少場外展(Fuorisalone),如已有多年歷史的SuperStudio及Via Tortona,又或是較新的如以法語地域設計為主的Labo及以收藏和偏鋒設計為本的ALCOVA。Fuorisalone的誕生,源於1980年代不少品牌希望能以米蘭傢俬展以外的方式來展示自家作品,各具特色,亦越做越大,增長到一個階段連米蘭傢俬展亦要作回應,首次於城中舉辦多個大型展覽,以保持傢俬展於設計周的江湖地位及社交媒體曝光。雖然以Salone del Mobile in the city為名的文化項目並非首次,但往屆只有在Piazza della Scala設置賣設計書刊小物的Design Kiosk及Salone del Mobile字樣路標。與今屆的大舉相比,上屆只屬小試牛刀。

Image description 由 Es Devlin 所主理、於城中區 Brera 的 Pinacoteca di Brera 美術館 Cortiled'Onore 中庭展出的裝置 Library of Light。© Monica Spezia_Salone del Mobile 2025


Image description 由著名美國劇場導演 Robert Wilson 所主理的裝置 Mother,以米高安哲羅的名作 Rondanini Pietà 為主角,並以愛沙尼亞作曲家 Arvo Pärt 版本的聖詩 Stabat Mater,在 Rondanini Pietà Museum —— Sforzesco Castle 作現場演出配樂,以燈光演活這個未完成的遺作。© Lucie Jansch_Salone del Mobile 2025

當中最具吸引力的,必定是由Es Devlin所主理、於城中區Brera的Pinacoteca di Brera美術館Cortile d'Onore中庭展出的裝置Library of Light。Es Devlin是著名英國藝術家兼舞台設計師,曾為YSL、Gucci、Dior等不少時裝品牌設計空間及裝置,亦為Beyoncé、Adele及U2等設計演唱會舞台,亦是Tony Award及Olivier Award得主。最新近的作品,是為Lady Gaga的Coachella演出作舞台設計。而她為米蘭傢俬展所創作的裝置Library of Light,便以啟蒙時期的唯中女性哲學家數學家Maria Gaetana Agnesi為靈感,將書架與時鐘結化並加入燈光,化為一個以庭中中央的拿破崙雕像為軸心緩緩轉動的圖書館舞台,讓坐在長椅的觀眾能在慢速迴轉點滴感受光影及景觀變化,貼合米蘭傢俬展的大會主題及應屆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帶來非到現場感受不可的體驗。

捕捉展示設計的潮流

今年是米蘭傢俬展的Euroluce之年,以燈飾作主打。Salone del Mobile in the city亦利用燈飾作焦點。如由著名美國劇場導演Robert Wilson所主理的裝置Mother,便以米高安哲羅的名作Rondanini Pietà為主角,並以愛沙尼亞作曲家Arvo Pärt版本的聖詩Stabat Mater,在Rondanini Pietà Museum —— Sforzesco Castle作現場演出配樂,以燈光演活這個未完成的遺作。

Image description Formafantasma 今年善用地利,為意大利家品巨擘 Cassina 合作,策劃Staging Modernity 戲劇表演和裝置,進駐 Teatro Lirico Giorgio Gaber。Photo by Omar Sartor

其實Salone del Mobile in the city的今屆的多項活動,很能捕捉到近年不同品牌及創意平台展示設計的潮流,如今屆便有Loro Piana、Ferragamo及Byredo等不少品牌,便利用報刊亭派發紀念品及販賣小物,人龍及報刊亭便成為了不少人的打卡熱點。另一個則是一如Robert Wilson的裝置Mother一樣,以演出為主。米蘭設計周一向有不少演出,如米蘭傢俬展每年均於Teatro alla Scala舉行演出The Night Before —— Objects, Chairs, Opera,又或是Aesop今年亦找來已故德國編舞家Pina Bausch舞團Tanztheater Wuppertal的舞蹈成員Nayoung Kim作舞演,但大都為開幕演出。但今年的最大變化,是演出不再是只此一晚(One Night Only),而是於設計周期間作演出,展示產品設計以外的創意。

Image description 今屆有不少品牌,都利用報刊亭派發紀念品及販賣小物。

Formafantasma × Cassina

當中最有趣的推手,是意大利研究工作室 Formafantasma。於2009年由Andrea Trimarchi及Simone Farresin創辦的Formafantasma雖然一直有作品發布,如今年便為Jil Sander推出STONE系列玻璃花樽,與PerrierJouët合作發布生態裝置Cohabitare及特別版香檳。自2022年開始,亦為Prada策動設計及創意研討會PradaFrames。米蘭設計周一向以產品及裝置體驗為主,而Formafantasma則別豎一格地反思產品及裝置以外的創意及設計體驗。

Image description Formafantasma 今年為 Jil Sander 推出 STONE 系列玻璃花樽。

米蘭與其他文化首都一樣,以舞台製作特別是歌劇聞名於世。Formafantasma今年則善用地利,為意大利家品巨擘Cassina合作,策劃Staging Modernity戲劇表演和裝置,進駐Teatro Lirico Giorgio Gaber。於1927年創辦的Cassina,於1965年生產Le Corbusier、Pierre Jeanneret、Charlotte Perriand系列,如Le Corbusier的Fauteuil Grand Confort、Pierre Jeanneret的經典Chaise Longue à Réglage Continu等。而除了推出新色版本外,Formafantasma及Cassina更找來曾與Miu Miu合作的劇場導演Fabio Cherstich上演Staging Modernity,於設計周期間每日於早11晚7期間,每2小時作約1小時循環演出。觀眾能於自由坐於台上及台下,觀賞以1929年巴黎Salon d'Automne為靈感的歌舞劇。Salon d'Automne一向被視為現代設計及建築的起點,以人體比例及工業生產方式而非美學風格及工藝為設計原則。而劇目則探討設計轉向、人與動物/大自然關係,帶出品牌如何為經典作品注入可持續元素之餘,亦別具深度,以別開生面的方式來呈現設計及創意,值得作其他品牌借鏡。

Image description 自 2022 年開始,Formafantasma 便為 Prada 策動設計及 創意研討會 Prada Frames。


Euroluce燈飾之年

今年是米蘭傢俬展(Salone del Mobile)的Euroluce燈飾之年,以Ligh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為主題,探討設計上如何能繼往開來,又或是設計師能如何透過科技,來進一步演繹傳統工藝及設計師經典概念。

水花四濺

捷克設計師Martin Gallo為捷克玻璃家品品牌Lasvit所設計的Splash大型吊燈,是個人今年的心水,以玻璃捕捉水不規則的型態,加上能讓人走入吊燈中的陳設方式,帶來有將生成圖片現實化的夢幻感覺。

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

日光風箏

英國設計師Michael Anastassiades每年均會在米蘭巿中心展示新作,如今年在Fondazione Jacqueline Vodoz E Bruno Danese展出的Cygnet系列,便以和紙製作出以童年回憶為靈感,創作出有如日光照於風箏的新作。

Image description

弓箭張力

由以色列設計師Alon Rotman為NEMO所設計的Cupido枱燈,一如其名地以羅馬神話愛神邱比特的弓箭為靈感,以簡約的幾何線條來演繹弓的張力。但細看燈頂的小圈電線,卻能帶出飛箭出擊略亂的射程,別具幽默感。

Image description photo by Antonio Rosata

煙花成型

意大利Catellani & Smith是工藝與科技結合的燈飾品牌,如共有3個款式的全新Pòta!系列,便利用兩端接有銅臂的LED作棚架式接合成不同型態,一方面具工業感,另一方面其有如烟花的舖排,亦為作品帶來溫逸的感覺。

Image description Photo by Nava Rapacchietta

一壼陽光

今年是Kartell推出燈飾系列的25周年,除了復刻多個經典外,亦有新作。如圖中由法國設計師Philippe Starck設計Camomille流動燈飾,便以A teapot of light為概念,將燈泡融入有如連柄暖水壼的設計,感受光線溫熱。

Image description

打亂幾何

法國設計師Erwan Bouroullec近年有不少以將電腦程式結合平面設計為本的作品,如Drawing with numbers及Impossible系列。而他為Flos設計的MAAP壁燈,便用上印有長方格的Tyvek素材再弄縐,打亂平整幾何圖之餘同時將一點燈光化為一面燈光。

Image description

晚霞入室

由建築師Bjarke Ingels創立的BIG是Artemide常設合作夥伴,而其新Dusk貼合近年將大自然光調引入設計的潮流,簡約地以一支三角柱作燈身,並將其中兩面加入附有管型孤鏡光管,將上下兩重漸變色柔和接合成日落之光。

Image description

陶瓷詩意

不少品牌以玻璃及塑料為透光燈罩素材,但西班牙品牌Lladró則以陶瓷為主。今年更找來英國設計師Lee Broom合作推出Cascade系列,善用陶瓷的半透明的特質之餘,亦以其簽名式的幾何組件設計,能自由組成水晶吊燈等不同組合,帶出個人詩意空間。

Image description

玻璃控球

不少設計師會在燈飾的開關做文章,如意大利設計工作室Studio Habits便是其中之一。由工作室設計主管Ming Don為Martinelli Luce所主理的Grammoluce枱燈,便利用3個不同大小的玻璃球作調光開關,讓明暗調節變得一目了然。

Image description

碟架壁燈

Ingo Maurer於1994年設計爆碟吊燈Porca Miseria!,是品牌經典之一。但自創辦人於2019年離世後,工作室依然能將經典重新演繹,如Jasna Kuchnia便將連碟碟架化為壁燈,引光入室而能融入家中。

Image description


沉浸式示範單位Dimore Studio

今屆米蘭設計周,有超過1650項活動,遍布整個城巿18個設計小社區。而近年其中一個展示方式的潮流,是示範單位。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必定是意大利室內設計工作室Dimore Studio。

Dimore Studio於2003由Emiliano Salci及Britt Moran所創辦,並一直以位於Brera區Via Solferino的Dimore Gallery為總壇。其後於2022年在米蘭中央車站附近開設Dimore Centrale作新總部,但於2024年11月易手,成為了意大利品牌Elisabetta Franchi總部。

Image description Dimore Studio 今年與 5 個不同單位合作,將不同場景的展覽散布於整個米蘭。© Andrea Ferrari


Image description Dimore Studio 另一個較大型的發布,是選址於 FondazioneSozzani 舉行的 WORK IT 展覽。

Dimore Studio最耍家的,是將新舊合一來創作多個極具風格的示範單位,既有新設計或復刻,亦有古董。如何將古今共冶一爐,是Dimore Studio走紅的原因,為他們帶來與Dior、Fendi及Orient Express等合作的良機,亦於 2019年推出自家家品牌Dimore Milano,以意大利戰後設計風格為本,揉合懷舊與奢華,大膽而不過份浮誇。同時,工作室亦以空間設計說故事,以不同場景為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對Dimore Studio而言,今年最大的轉變是沒有了Dimore Centrale作一站式展示,亦沒有開放總壇Dimore Gallery,但卻成為了工作室與5個不同單位合作的契機,將本原於能容納於Dimore Centrale的8至10個場景,打散遍布於整個米蘭。當中最大型是與Loro Piana Interiors合作的La Prima Notte di Quiete(寧靜首夜),將品牌的總部中庭Cortile della Seta化為以七、八十年代Film Noir為靈感的沉浸式場。觀眾由有如戲院大堂的空間,走入雷電交加的奢華別墅場景,在4分鐘內體驗配合光影效果及由Nicola Guiducci主理配樂的電影空間,由觀者自行演繹內裏所蘊含的故事。當中,有不少作品為Dimore Studio為Loro Piana Interiors所設計的新作,如Quarona系列的圓厚軟座及咖啡枱,Valsesia橢圓枱又或是用上品牌如Ladakh羊絨及Incas羊駝等面料的家品,感覺自然而統一。

Dimore Studio另一個較大型的發布,是選址於Fondazione Sozzani舉行的WORK IT展覽。Fondazione Sozzani是由著名意大利收藏家Carla Sozzani所開設的展覽空間,是不少時裝及設計活動的發布場地。而WORK IT的概念,是一比一的Moodboard —— 即將靈感樣板化為立體現實,透過整個展覽空間化為辦公室設計的示範單位。而整個空間,則以Dimore Studio理想中的辦公室為藍本。

Image description Dimore Studio 與以脫蠟鑄銅而聞名的 Osanna Visconti 及京都布藝品牌 HOSOO 合作的 Hemispheres 家品系列,展示東西合壁的美學成果。Photo by Silvia Rivoltella

Image description Dimore Studio 與 Loro Piana Interiors 合作的 La PrimaNotte di Quiete(寧靜首夜),將品牌的總部中庭 Cortile della Seta 化為以七、八十年代 Film Noir 為靈感的沉浸式場景。

除了上述兩個大型展外,Dimore Studio亦有不少有趣之 作,如與拍賣行Phillips合作的Blackout,將Dimore Studio款式較實用家品品牌Interni Venosta與Jean-Michel Basquiat及Tracey Emin等多個20、21世紀現代藝術拍賣品混搭展出﹔又或是以意大利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大師 Carlo Bugatti的家品為靈感,與Yves Salomon合作推出限量版傢俬﹔亦有與以脫蠟鑄銅而聞名的Osanna Visconti及京都布藝品牌HOSOO合作的Hemispheres家品系列,展示東西合壁的美學成果。5個不同發布,能全方位展示Dimore Studio跨時代、跨風格、跨地域的美學觸覺,是今屆米蘭設計周中最值得留意的名字。比起傳統的硬銷陳列室,這種陳列方式更具人性,更能予人深刻印象。


走出米蘭的場外展

米蘭場外展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城內場地達飽和,引來不少品牌及主辦單位到城中較邊緣的位置舉行展會外,更有的到米蘭以外周邊城巿辦展。如由策展人Valentina Ciuffi及Joseph Grima主理的ALCOVA,便是其中之一。

ALCOVA 設計收藏品新秀總滙

集中展示設計新秀及設計收藏品的ALCOVA,於2018年創立。除了展出的作品質素具叫座力外,他們曾選址的地方亦是賣點,如2018年的前意式聖誕包工廠CovaFactory,2019年的毛線廠Fabbrica Sassetti,2022年的前軍醫院Centro Ospedaliero Militare di Baggio,2023年的前屠房Ex-Macello di Porta Vittoria,均是甚少對外開放的地段,為ALCOVA帶來到此一遊的附加價值。

Image description 由荷蘭設計工作室 Rive Roshan 所設計、位於 Villa Bagatti Valsecchi 花園噴泉的裝置 Sun Catcher。Photo by Lorenze Capelli @dsl__studio

2024年,ALCOVA跳出米蘭,到距約半小時火車車程的衛星小鎮Varedo,選址於Villa Bagatti Valsecchi及Villa Borsani。今年,則新增前蘭花溫室Serre di Pasino及前化工工廠SNIA factory,加上重回城上前屠房Ex-Macello di Porta Vittoria的全新夜間限定VOCLA設計廊兼餐廳,讓ALCOVA成為設計迷不能錯過的朝聖熱點。

場地之於ALCOVA固然是賣點,但另一重點是近年不論是供是求,均放眼於設計收藏品,讓即使遠在城外的ALCOVA成為設計周必然之選。如由荷蘭設計工作室Rive Roshan所設計、位於Villa Bagatti Valsecchi花園噴泉的裝置Sun Catcher,便利用噴泉的倒影,來構成有如太陽降臨大地的視覺效果。火山岩瓷磚品牌Ranieri找來機械臂藝術家Quayola、音樂家Rodrigo D'Erasmo,和品牌設計總監Francesco Meda及David Lopez Quincoces 合作的裝置Under the Volcano,以機械臂在火山岩刻下細紋,展示大自然與人工的結合。

Image description © StudioMaximilianBeck

Good Selection 清新創意

今年第二屆的設計收藏品展覽Good Selection,同樣選址於Varedo,企圖吸納ALCOVA的人流,由設計師Lucas Zito及Marika Caputo策展,以curated by designers, for designers為主要概念,展出全共64新秀設計師的作品。地點雖然偏遠,但卻是今屆米蘭設計周的口碑之作。如法國設計師Jacques Monneraud的SPINOFF花瓶系列,看似是將瓦通紙與膠紙黏合而成,但實則用上陶瓷及透明釉藥手製而成,帶出視覺與素材實際的質感衝突。荷蘭設計師Teun Zwets的Splitted傢俬系列,則以樹枝的分椏為靈感,用上北美黄杉來體現當中的童趣感覺。不少作品比起大品牌設計,因為大多是小規模製作,少了工業規限,更能呈現清新創意。


 

Artmest意式工藝家品體驗

米蘭設計周本以量產工業設計品為本,但近年成為不少設計收藏品的發布時機,如以意大利為基地的工藝家品品牌 Artmest,自 2018 年便開始參展,更於 2023年開始舉辦 L'Appartamento by Artmest,銳意以工藝掛帥之餘,亦與不同室內設計工作室合作,由他們發辦設計不同空間。今年,他們選址於米蘭城中著名大宅Palazzo Donizetti,並與 Simone Haag、Nebras Aljoaib、Romanek Design Studio、Meyer Davis、Champalimaud Design 及 1508 London 合共 6 個單位合作,各自主理一個家居空間,讓人體驗奢華而不失格調的意大利豪宅。

Image description Photo by Tomaso Lisca and Luca Argenton

Dropcity監獄設計對照記

於 2018 年由意大利建築為始作俑者的 Andrea Caputo 的建築及設計中心 Dropcity,選址於米蘭中央車旁的橋底隧道 Magazzini Raccordati,空間有趣,則是瀏覽偏鋒設計的熱門地點。今屆中心於米蘭設計周期間,除了展示多個設計發布外,最有趣的是由建築師 Federica Verona及社會學家 Valeria Verdolini 聯合策展 Prison Times: Spatial Dynamics of Penal Environments。整個展覽,將世界各地監獄的不同設計如房門、廁所及鐵閘等分門別類作對照展示,讓觀眾能了解限制人性與設計之間的關係。作為 Dropcity 首個自家展覽,不論是從好奇層面,或是較深入的社會學與設計關係的層面,均是值得一看之作。

Image description @piercarloquecchia @dsl__studio

Romantic Brutalism波蘭設計展

不少到米蘭設計周的設計愛好者,除了看設計大國的作品外,亦希望能接觸異國風情。由波蘭藝術工藝及設計基金會 Visteria Foundation 主辦、Federica Sala策展的 Romantic Brutalism. A Journey into Polish Craft and Design,便展示約 24 位當地現代設計師及藝術單位的作品,並同場展出約 12 位波蘭經典代表之作,讓大眾能透過古今共賞,了解不太為人所熟悉的波蘭設計。當中最有趣的,是由 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畢業生Jan Ankiersztajn 的全手製作品 Aluminum StreamlinedDesk,以汽車車殼技術為靈感,先焊接鋁片然後磨走接縫,型態及工藝同樣越卓。而由 Marcin Rusak 設計兼製作的 Flora Cabinet 190 Amber,將花奔融入透明樹脂作主要素材,浪漫兼具詩意,貼合展覽主題,讓人了解波蘭當下的設計水平。

Image description Photo by Ludovic Bala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