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地亞的世界裡,工藝(法文Savoir-faire)之要訣,在於將「工」與「藝」完美糅合,此乃是品牌近年創作的一系列短片宣揚的訊息。在一段關於珠寶腕錶的短片中,卡地亞更指出製作珠寶腕錶是「通過所有工藝之間的對話而達致美。在製錶工作坊中,珠寶師和製錶師共同努力頌揚美麗,並將珠寶專業知識融入腕錶製作之中。」細賞卡地亞的珠寶腕錶和大師工藝腕錶,你可能未必清楚腕錶所採用的技術,但卻深深受其美所吸引而著迷,此正正體現了品牌以「技術成就設計」的宗旨。
TEXT BY JOYCE MOK PHOTO BY CARTIER
卡地亞在今年於日內瓦舉行的「鐘錶與奇蹟」展覽中展出了不少非凡創意的作品,當中有多款矚目的珠寶腕錶。品牌形象、風格及傳承總監皮埃爾.雷納諾 (Pierre Rainero) 在介紹短片中講述今年作品的特色:「卡地亞致力於提供最美麗、最獨特的設計。這些設計的優勢不僅在於它們的原創性,還在於它們能夠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發展,而令一代又一代覺得與她產生共鳴。因此,我們認為,正在構建的風格詞彙注定會豐富且持久,而這正是卡地亞風格得到肯定的一個原因。」
Baignoire Allongée 大師工藝腕錶 匠心工藝
兩款Baignoire Allongée大師工藝腕錶新作均展現美不勝收的構圖,18K白色黃金與18K黃金款式呈現幾何造型與顏色鮮明對比的美,而採用細工鑲嵌技術的18K白色黃金款式則猶如萬花筒般令人着迷。Baignoire Allongée腕錶外型獨特,擁有纖長的錶盤和和線條圓潤的拱形錶殼。如何賦予纖長的錶盤匠心的造型是設計師的挑戰,他們決定將錶盤的幾何造型延伸至錶圈以釋放更多設計空間。設計團隊將錶殼結構一分為二,一半為黃金,另一半則採用白金製作,兩者由製錶師透過微焊接工藝連接在一起,並以真漆處理巧妙隱藏雙色金之間的分界線,以及加強色彩的對比。黃金與白金的錶殼都分別鋪鑲鑽石,閃閃生輝。黃金錶殼簇擁的是以尖銳刻刀手工刻畫出陽光射線飾紋的白金錶盤;而白金錶殼相對應的是以黑色的真漆或琺瑯覆蓋的金質表面;至於黑漆錶殼則與經拋光處理的白金錶盤和雕刻陽光射線飾紋的黃金錶盤完美契合。如此鮮明的構圖看似並不複雜,但其實都隱藏了精湛工藝。工藝大師需要長達4小時細緻地工作才能完成一枚錶盤的白金或黃金部分的拋光處理或雕刻陽光射線飾紋。其中某些部分還會覆上一層半透明真漆,摻入其中的雲母微粒彷彿懸浮於半空,如夜空中的點點繁星,提升細緻美感。此外,安裝覆以黑色真漆或黑色琺瑯的部件都是一項技術挑戰,挑戰在於必須令這些部件與錶盤圓拱弧度完美契合,整體表面平順光滑,方可呈現出幽深濃郁的黑色,達致顏色鮮明對比的效果。每枚腕錶在製作過程中均會運用到加工、琺瑯工藝、真漆裝飾或珠寶工藝等9種大師工藝,因此造款腕錶作品的研發便耗費超過24個月,限量發行50枚。
假如說幾何造型的Baignoire Allongée腕錶是突顯型格之美,那採用細工鑲嵌技術的Baignoire Allongée腕錶可說是暗藏叛逆。後者採用了白色、黑色和藍色作主題顏色,但由於採用不同物料並以不同工藝製作,所以就帶來了暗藏變化和趣味的作品。Baignoire Allongée腕錶錶圈上鑲嵌亭部倒置的鑽石丶灰色尖晶石和藍色碧璽,其大膽設計可堪細味。與普通寶石鑲嵌工藝相比,倒置鑲嵌工藝更為精密複雜,需要工藝大師比以往多花費20%的時間方告完成。錶盤上由珍珠母貝丶綠松石丶縞瑪瑙和白金組成的抽象構圖,以相互交替的亮光與啞光效果,巧妙玩味色彩的明暗變化。這些材質經精心挑選,確保擁有和諧一致的色調,隨後以鐳射切割成微小碎片,猶如拼圖般相互嵌合為一體。由於這些寶石碎片尺寸可小至1-2毫米,所以整個鑲嵌工序均需要工藝大師借助雙筒放大鏡才可完成。別忘記,他們要在弧形錶盤表面完成細工鑲嵌,更大大增加了難度,因此每枚錶盤需要25小時方才完成裝飾。這枚腕錶結合寶石加工、細工鑲嵌、寶石鑲嵌和製錶工藝等四項精湛工藝,限量發行50枚。
以現代珠寶工藝續寫卡地亞設計詞彙卡地亞工藝融合創意與技術,講求設計師、製錶師、珠寶師、鑲嵌師、拋光師和寶石切割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每一款珠寶腕錶作品都是以創意先行。Pierre Rainero指出Clash [Un]limited腕錶啟發自機械世界的圓珠設計,正是展示卡地亞風格詞彙的一種方式。這款珠寶時計將圓珠、飾釘、方形釘交替鋪陳,營造靈活動感,將精巧與力量融為一體。與此同時,腕錶亦展示了卡地亞擅長的鮮明對比風格。腕錶的切角側面與圓珠相間,方圓並列,形成線條與弧形的對比;而俐落分明的輪廓與靈動姿態亦形成巧妙對比,兼備優雅與硬朗。此外,由於錶鍊上的圓珠可自轉滾動,而錶鍊亦鉸接相連,所以錶鍊能夠柔軟貼合肌膚。
Baignoire Allongée大師工藝腕錶是卡地亞製錶工作坊和藝術大師工坊共同努力的成果。卡地亞於2014年在瑞士拉夏德芳(La Chaux-de-Fonds)創立了卡地亞藝術大師工坊,工坊毗鄰製錶工作坊,由農場改建而成,致力保護一些瀕危失傳而極為珍貴的傳統工藝,並為其加入創新元素。2010年,卡地亞將寶石雕刻藝術大師Philippe Nicolas延攬旗下,自此他便為世家主理這項稀有工藝。在藝術大師工坊內還讓金屬藝術、火之藝術和構圖藝術發揮極致。
火之藝術所指的是琺瑯與其相關工藝,包括掐絲琺瑯、內填琺瑯、半透明鏤空琺瑯和單色琺瑯等。金屬藝術亦即珠粒工藝或金銀絲細工,卡地亞的作品由金質和鉑金絲線構成,並必須以特別製造的工具完成。最後是構圖藝術,亦即鑲嵌細工工藝,可在錶盤之上呈現木紋、秸稈、金箔甚至花瓣的優美視覺效果。這些祖傳技術——其中許多從未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面臨着失傳的風險。卡地亞認為有責任承擔起收集、理解和培育這一專業知識寶庫的必要任務。工坊內有大約四十名員工,其中一半以上是致力於大師藝術工藝的工匠。為鼓勵工匠們在工作過程中進行互動討論,工坊採用開放式的布局,同時也方便接待嘉賓了解大師工藝的精髓。每一枚大師工藝腕錶都是工匠反覆實驗和精準製作的傑作。
璀璨的寶石為Baignoire披上晚裝。雙線條或三線條設計巧妙勾勒出腕錶的圓潤曲線,猶如將錶殼和錶鍊一體化,延展Baignoire優美的橢圓形錶殼,並流暢環繞手腕。雙線條設計屬Baignoire小型款,錶殼尺寸為24.8 x 17.1毫米;三線條設計屬中型款,錶殼尺寸為28.7 x 19.8毫米。卡地亞此次推出了全鑽石錶款和將藍寶石丶 祖母綠丶綠玉髓或藍色碧璽相互搭配組合的彩色寶石錶款。在別致的弧形結構錶殼上,錶盤採用雪花式鑲嵌,將尺寸不一的寶石交替鋪砌,令金屬鑲座完全隱匿於鑽石靈動變幻的迷人光芒之下。寶石鑲嵌的錶鍊泛起流光溢彩,閃爍動人,盡顯高級珠寶世家的實力。
Tank腕錶自1917年面世以來,卡地亞便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創作了不少變奏款式,如1922年的Tank Louis Cartier、1989年的Tank Américaine、1996年的Tank Française、2004年的Tank Solo和2012年的Tank Anglaise。
Louis Cartier先生當年設計Tank的靈感源於名為「Le Tank」的坦克,其兩側的履帶激發了他創作Tank腕錶的意念。因此,Tank腕錶如履帶般垂直平行的錶耳和長方形錶殼是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元素,今年的新作,包括Tank Normale Skeleton、Cartier Privé-TankNormale和Tank Américaine都保留了這個設計精髓;而Tank珠寶腕錶也不例外,具備錶殼與錶耳融為一體的特點。
Tank珠寶腕錶新作延續Tank長方形錶盤的流暢線條,採用卡地亞擅長的幾何造型與鮮明色彩對比,透過不同變化的造型和裝飾圖案,探索Tank美學的不同可能性。新作的錶帶由連結相互鉸接的活動圓柱體構成,柔軟流暢,為Tank腕錶愛好者帶來了驚喜。如此別致的設計,令錶帶活動自如,佩戴極為舒適,觸感極佳。每款新品都擁有一個共同點:採用不同物料,如縞瑪瑙丶綠玉髓或珊瑚,構成錶帶的圓柱體,其兩端各裝飾一顆凸圓形寶石,每顆凸圓形寶石頂部各以一枚金質飾釘和一顆倒置鑲嵌寶石定位。這項設計細節是向卡地亞歷史上的靈魂人物—貞.杜桑女士致敬。貞.杜桑尤為鍾愛凸起的圓珠設計,賦予作品起伏分明的立體造型,更顯性感迷人,而這亦是卡地亞的經典設計的元素。
T a n k珠寶腕錶為三種不同顏色的1 8K金錶殼帶來三種截然不同的感覺。18K黃金錶殼呈現的是一場型格的黑金風暴。黑色與金色組合,優雅而經典。一顆鑽石時標在黑色錶盤上,璀璨閃耀。錶耳上鑲嵌尺寸不一的鑽石,勾勒出錶殼的自然弧度,線條延展深入錶帶。錶帶結構設計精妙,鉸接鍊節與縞瑪瑙圓柱體緊密嵌合,圓柱體兩端各裝飾一枚鑲嵌一顆鑽石的閃亮金色飾釘。
向貞.杜桑女士的色彩搭配組合借鑑的還有一枚以18K鍍銠白金搭配黑、綠、紅三色的傑作。這款腕錶的圓柱體部件、錶殼側邊和錶盤,均採用黑色縞瑪瑙,營造幽深沉靜的氣氛,突顯綠玉髓圓珠的青翠欲滴,沿着錶耳走向垂直鑲嵌的紅寶石,又與裝飾於凸圓形綠玉髓頂部的紅寶石飾釘相互呼應。妙趣盎然的色彩搭配和精湛的工藝,成就三款具備時代氣息的非凡卡地亞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