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劉知行醫生:從堅決維持現狀到成功改變習慣

2020-01-06

有一則關於戒酒的笑話:在一個戒酒會上,一名專家將一瓶酒放在桌子上,然後手中拿着一條活生生的小蟲,滿懷自信地對着台下的「酒鬼」說:「大家要知道酒精其實是一種劇毒,請看看這條蟲的結局!」說話間把手裏的蟲丟進玻璃酒瓶裏,大家看着小蟲在拚命掙扎,瞬間一命嗚呼。正當專家滿心期待聽眾能從中明白酗酒的禍害,不料台下的人都雀躍起來,齊聲向專家道謝說:「多謝你!別的人都只責怪我們喝酒,而你卻讓我們更了解飲酒的益處,難怪我們肚子裏從來不會生蟲啊!」

在基層醫療工作多年,心感每天面對最艱難的挑戰並非診症治病,而是如何讓病人在日常生活上配合治療,包括按時服藥、飲食調控、持續運動、戒除煙酒、處理壓力等方面。面對屢勸不改,邊咳嗽還邊抽煙的慢性病病人時,不少同事會氣餒地說:「這病人死性不改,毫無半點動機,別再浪費時間勸戒煙了。」就這樣把「不改變」的責任順理成章地推到病人身上。

Image description 有時愈指正對方愈抗拒,善意的提點變成惡性的爭論。

變與否是選擇

一個抽煙的人堅持不作出改變,是沒有「動機」(Motivation)嗎?剛好相反, 他擁有十足的「動機」,但都放在「抽煙」上,沒有絲毫想過要戒掉它。病人並非在知識層面上不曉得抽煙的害處或戒煙的益處,只是眼前這一口煙,感覺實在比什麼都來得重要!面對相反的理據,只要找個藉口甚或不了了之,就可讓自己心安理得地繼續「舒暢」下去。

另外,假如醫者一味只用連哄帶罵的方式單方面叫病人改變習慣,會行之有效嗎?病人不作出改變就定義他們為「死性不改」是何道理呢?其實「改變」與「不改變」是選擇,是可以被影響的,跟不變的性格沒有關係。

多數人自小被灌輸兩極化思維,例如黑與白、 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等,這本來不是什麼壞東西。可是,抱着這種思維來作為協助者,往往輕易地標籤了求助者於兩極位置。每當病人聽了你的勸說而開始戒煙,你便感到欣喜,讚病人「乖乖」;但不久後他把持不住再吸煙了,你就感覺失望,責罵病人不努力、不自愛。情緒起落好比坐過山車,因為大家只着眼於結果,即病人是否還在抽煙。

Image description 在基層醫療工作多年,每天面對最艱難的挑戰並非診症治病,而是如何讓病人在日常生活上配合治療,包括按時服藥、飲食調控、戒除煙酒等。

千變萬化曲線

從「堅決維持現狀」到「成功改變習慣」並非只有兩個點,事實上兩者之間還有多個階段。在改變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在這兩點中間的部分來來回回、進進退退,最終才作出改變的行動。即使作出了行動,還可能在一時間倒退回來。因此,兩點之間不會只是一條直線,更多可能是千變萬化的曲線。倘若病人由最初的十足堅持抽煙,進展到猶豫要不要繼續下去時,其外表看來沒有兩樣,習慣亦未有任何更改,但改變的動力已正在運行。作為協助者,能洞察到這些微妙變化嗎?又有什麼辦法讓這改變的動力持續加強呢?

動機式訪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很多重病(如中風)都是由小病(如高血壓)引致,而小病發生之前或許已有些風險因素(如肥胖)存在。基層醫療着重疾病預防,尤其注重健康風險管理。病人雖然前來看傷風感冒,但我們也想藉此機會給予對方更多健康提醒。以往的做法是直接指出病人的問題習慣並告知他解決方法,這看似十分恰當,但實行起來時效果卻差強人意!你愈指正,他愈抗拒;原本善意的提點,最終發展成惡性的爭論。

愈指正愈抗辯

如文章開段的酗酒者,愈是知道你在指正他,愈要理直氣壯地與你抗辯。筆者在連番碰壁之際,慶幸碰上了「動機式訪談法」,它讓我了解到,改變的動力可隨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和互動而有所增減。要有效地推動病人積極改善健康,重中之重是學會如何提升其改變動力。這些年來筆者都在努力學習它並實踐於工作中,同時積極與人分享。希望在往後的文章,能跟大家更詳盡地介紹動機式訪談法的實踐與應用。

www.hkcfp.org.hk

撰文:劉知行醫生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Image description 病人並非在知識層面上不曉得抽煙的害處或戒煙的益處,只是眼前這一口煙,感覺實在比什麼都來得重要!(路透圖片)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