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呢?檳城的老騎樓、怡保的白咖啡,還是吉隆坡的雙子塔?大馬除了現代化的一面、濃厚的華人文化風情,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馬來人,也為馬來西亞帶來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
走進馬來半島東岸的吉蘭丹州和登加樓州的土地上,華人少得多,馬來人多姿多采的文化顯而易見,彷彿到了另一個國家似的。馬來文化的手藝與飲食,對於顏色與圖案的偏好,都有很多值得欣賞之處,就讓我為大家娓娓道來吧!
撰文、攝影 : 葉清森
月亮風箏
放風箏是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的遊戲,而馬來人更將風箏視為傳統文化的代表。在1元馬幣背面上的圖案,正正就是一隻月亮風箏。馬來的風箏形狀獨特,靈感均來自生活中各種可見的事物,除了在東岸最普遍的月亮風箏外,還有孔雀風箏、貓風箏、葉子風箏、女士風箏等。馬來的風箏另一個特點是巨型,典型的大風箏闊2.5米,高達3.5米或以上,即使飛到半空,仍然清晰可見。不過到訪吉蘭丹州一個傳統風箏製作坊時,發現小型的風箏也有很多,不一定要造這麼大的。「小的風箏較受歡迎,很多人買回來作紀念品和裝飾用,比真的用來放風箏還要多!」製作坊的第三代傳人說。
人手製作風箏是一件很需要耐性和技巧的工作,「一隻小的風箏便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大的更要一個月或以上。」製作風箏步驟很多,猶如一份大勞作,從挑選合適的竹、存放竹枝、削竹條、紮骨架、固定底色紙、設計風箏上的圖案、剪貼裝飾用的色紙、加上末端的裝飾物等,每個工序都有不少學問,製作過程更會影響風箏的穩定性,一點兒都不能馬虎。風箏上的圖案以植物的葉和國花大紅花為主,左右對稱,圖案簡單卻可以有很多變化,而且色彩繽紛,難怪很多人都會喜歡收藏!
融入生活
除了風箏,用蠟染方式製作衣物和布料上的圖案,也是馬來文化的特色之一。人們會用熱溶的蠟把圖案手繪或用雕板印在布面上,被蠟覆蓋的地方在染色過程中不會上色,圖案便可以顯現出來。類似的工序重複多次,更可以產生不同的變化,令一塊布變成一幅畫一樣。
相比其他地區的蠟染風格,當地人較喜歡以鮮艷的顏色,配上明顯的植物圖案,結合柔和的線條,形成自然而美麗的風格。穿上一件衣服,就能把熱帶的陽光氣息都帶在路上。不同的設計也可以配合不同的場合,華麗的衣服多數在喜慶日子才會穿上,日常休閒時只需穿着花紋較簡單、顏色較樸素的款式已經足夠。風箏上和蠟染上的圖案,是人們對於自然的生命力兩種異曲同工的藝術呈現。將生命的活力化作色彩,為生活添上一份喜悅的顏色,才可以更有力量地面對日常種種難關與挑戰。
地道美食
馬來半島東岸面向南中國海,是一個大漁場。走進市場內,就像香港的街市一樣,總少不了新鮮的海魚,還有不少魚類產品。香腸型的魚條是當地特色食物之一,灰色的外表看來很不吸引,卻是廉價、有營養又能令人飽足的食物,深受平民歡迎。魚條是利用體型細小的下價魚,去除頭部和內臟後,打碎並混合西米粉、鹽和糖蒸煮而成。蒸熟的魚條可以切成一段段點辣醬吃;也可以斜切成一條條放在油鑊中炸一炸,就會變成外脆內軟的小食,配上甜辣醬一起吃,同樣非常美味!相同的材料也可以製成薄片,曬乾後便能長久存放,想吃時便可炸成脆片,就像印尼蝦片一樣,既可作為零食也可以拌飯吃呢!
鮫魚起骨磨成糊狀後,混合胡椒、薑蓉、蒜蓉、馬拉盞等材料,然後用香蕉葉包成一個個迷你金字塔,再用竹籤串起來放在炭火上烤,便會成為另一道美味的小食Satar,是夜市裏值得一試的地道食物。除此以外,公魚類的小魚還可以透過發酵製成稱為Budu的醬汁,主要流行於東岸的飲食中。鹽的比例會影響發酵的過程,產生不同口味的醬汁,不過整體而言味道都比較濃烈,不太容易接受。
飲食是使人快樂的文化元素,馬來人透過製作多樣化的食物,讓生活有更多美好的選擇可以享受。透過前人累積的經驗和智慧,同一類的材料也可以融入在不同的食材之中,演變成各種款式的美食,無處不在的魚只是其中一個例子,還有琳琅滿目的糕點、數之不盡的小食等待着你。充滿色彩和變化的馬來文化,讓我對馬來西亞有了很不一樣的印象,我相信當中還有更多有趣的一面值得你到當地發掘。
旅遊資訊
簽證:香港特區護照或BNO,免簽證可逗留30或90天
交通:馬來西亞交通方便,前往東岸登加樓州和吉蘭丹州沿岸各地的長途巴很多,從吉隆坡TBS車站前往,約需4.5至9小時
天氣:受季候風影響,11月至1月雨量較多,宜選擇其他月份前往
貨幣:1馬幣林吉特(Ringgit)約兌1.8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