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睡姿」只是其中一個導致痛楚或不適成因,同時也是最難找到解脫方法的,原因是睡眠過程中,不自覺地改變姿勢幾乎是不可避免。或許有人會不認同這說法,認為自己睡覺時姿勢只有一個,從不改變睡姿,直至睡醒;然而在外國已有很多研究證明,人類在睡眠中是會不時改變睡姿。若不相信,可以自行設置一部攝錄機,拍攝自己的睡眠過程來證實一下。
改換睡姿原因,主要是維持身體各部位血液循環正常,當我們睡眠時,心跳率會較蘇醒時低,長者會更低。當某部位肌肉長時間受壓,血液循環受影響,輕則使你在不自覺下自行轉換睡姿,較嚴重會讓你感麻痹、痛楚,甚至出現抽筋現象,因此很多長者都會特別容易在睡覺時抽筋。在正常情況下,當脊骨在躺下時,椎間壓力是平常的20至30%。理論上脊骨上的關節與椎間盤都在這時都能得到休息或自行修補,但一些患脊骨移位病人卻有差別,不管是頸椎、胸椎或腰椎出現問題,有些姿勢可能會令移位情況惡化。舉一個常見例子——「瞓厲頸」其實是急性頸椎移位現象,由於不當睡姿與自身頸椎內潛在問題,在相互影響下而導致頸部肌肉痙攣,通常患者會發現「瞓厲頸」次數愈來愈頻密。
入睡後姿勢基本上是沒法控制的,只能提供一些小意見,希望能讓大家在較舒適和盡量維持脊骨處於較佳情況下入睡。仰睡或側睡時盡量保持脊骨成直線,頭、頸不宜偏歪;側睡時可以微微曲膝,並放一攬枕在兩腿之間,目的是維持兩側的盆骨平衡。倘若發覺痛楚情況未有好轉或愈來愈嚴重,應立刻尋求專業治療。
作者為脊骨神經科專業脊醫
www.dr-he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