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朗廷酒店廷廊Bar Captain Joe Chan品茶有道,喜愛紅茶香氣之餘,更愛綠茶的芳香草青味。
論到品茶,品茶學問與品酒一樣複雜,既有各地茶種、混合茶葉,亦有加入花草、果味等,不同配搭有不同香氣和味道。說到底,一班知己一同拿着一杯西茶時,除了是吃與喝的滿足,更是互相研究討論,講味道特點、餘韻變化的社交話題。
不少人以為英國是產茶大國,其實非也,當地是以入口茶葉為主。無可否認,以紅茶為首的西式茶文化,是多得英國將其發揚光大。香港朗廷酒店廷廊Bar Captain Joe Chan介紹道︰「紅茶多是產於中國雲南,主要外銷去不同國家,另一個產茶大國是印度,大吉領紅茶是代表作,而斯里蘭卡亦是產紅茶的主要地方。」
西式茶的茶葉顏色豐富,茶色變化多端,如啡紅、淺黃、綠、粉紅等,全是天然色澤。
常見茶種
自小在茶樓嘆一盎兩件,早已習慣中式茶的醇厚,還記得初嘗西式茶時,那一口酸澀令人即時打退堂鼓……要知道西式茶味帶微苦澀,或是散發清新芳香的果酸,甚至呈現略微的草青味等,五花八門的香氣與味道,懂得對號入座便能感受箇中美妙之處,幸好港人愛新鮮,在超級市場貨架上總有各式各樣的西式茶,閒來一試亦無妨。
西式茶茶具較簡便,以茶壺、茶杯、奶壺和茶隔為主。
西式茶泡出來要茶色清澈,不能混濁或是浮現茶葉碎,在注茶入杯時以茶隔隔去茶葉。
本地的高級餐廳一般有十多種紅茶選擇,最常見是伯爵茶Earl Grey、早餐茶Breakfast Tea、大吉領紅茶等,就如檸茶、奶茶般普遍,為西式茶入門之選。一天之始源於Breakfast Tea,多以來自不同地區的紅茶混合而成,主要是印度、錫蘭等地區,深啡色帶光澤的茶色,醇厚氣味濃郁,伴着輕微的苦澀,「紅茶是百搭之選,始終丹寧較重,帶澀味是正常事,正好中和早餐煙肉煎蛋的油膩感。」
印式西茶
至於為港人所好的英式下午茶,除了那三層精緻的鹹甜點之外,別忘了配一杯Earl Grey,以中國紅茶和錫蘭紅茶為基調,加入佛手柑,散發清新芳香,沖散了午後的慵懶,不過佛手柑的香氣很主觀,那種柑橘味道並不是人人喜歡。
即使是同一款茶葉,在不同地區都有不同方式演繹,來到印度的紅茶,以大吉嶺紅茶作主打,當地人玩出更多花樣來,「印度食物用了好多香料,重口味,配的紅茶不是泡,而是加入不同的香料去煮,肉桂粉很常見,另外亦有丁香、小豆蔻、胡椒等。」著名的印度奶茶便是將茶與香料同煮,再加奶加糖,變成層次豐富的茶品。
在紅茶為底的花草類茶,在德國和法國十分盛行,散發果味的酸、花草的芳香,風格獨特。
即使Breakfast Tea來到德國都會加入不同香草,如薰衣草、甘菊等,別有一番風味。至於純正的花草茶,感覺跟香薰類東西差不多,有着紓緩作用,近十年間才在歐洲興起,因為無茶葉的關係,最適合想飲茶又不想有咖啡因的人。
不過Joe不太好那些加入花草的西式茶,總嫌果茶太酸,有時味道更像藥水,反而偏愛綠茶類,特別是混和了茉莉花瓣的清香,帶點草青味,如他所言,簡單地泡茶,靜待一回已帶來一室清香。(文︰劉妙賢 攝影︰郭錫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