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周當阿鳳得知天文台將會於稍後時間除下八號風球時,她便「急急腳」趕回舖頭上班,不料稍一不留神便在街上跣倒,猶幸跌倒時右手能及時撐着地面而沒有扭傷腰骨及腳踝。
但經過數小時的工作,下班時阿鳳卻覺得右手手腕非常疼痛,回家開門轉動鎖匙時更感吃力,回家後只好拚命搽跌打酒。
其實阿鳳扭傷的不是普通的筋腱,而是醫學上稱為TFCC(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的「三角纖維軟骨複合組織」。
顧名思義,TFCC是一片混合了韌帶以及纖維軟骨的三角形精密組織,它的功能主要為連接手腕骨及為手腕提供承托重量及避震。由於TFCC中央部分的血液供應比較少,以致TFCC受傷後一般都需時較久才能痊癒。
患有TFCC扭傷的病人,一般都會在手腕關節尺側處(Ulnar aspect)尋得壓痛點。當手腕外伸(Extension)並同時作出旋轉動作時,亦會引致手腕明顯痛楚。在日常生活中,TFCC病人亦會發覺手腕乏力及手部握力不足;扭動手腕時,亦可能會傳出關節磨擦的「咔咔」聲。
TFCC的物理治療,除了常見的超聲波或電流治療等控制炎症的治療方法之外,患者更可以嘗試穿戴護腕,或者手托以保護腕關節及避免因過量活動而形成反覆的慢性發炎。
此外,病人更要在指引下進行適當的手臂肌肉鍛煉,以強化肌肉並承托受傷關節。阿鳳在舖頭裏主要負責包裝工作,如果她不請假好好休息,相信雙手整天不停重複的動作只會令她的手腕扭傷延綿更長的時間。
作者為香港、澳洲註冊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