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張偉成醫生:減肥減出健康(上)

2014-04-17

Image description

本港肥胖人士愈來愈多,除了因為人們喜歡吃自助餐和打邊爐,零運動的生活習慣亦是主要因素;兒童也多見肥胖個案,日常飲食相當豐富,飲品方面更絕少飲清水,無汽水或果汁不歡。導致肥胖的主因是「入多於出」,過量攝取熱量卻無法消耗,便會積聚成為脂肪。

要了解自己有否過胖,最簡單可量度BMI。BMI超過23便開始增加患上嚴重疾病的風險,25或以上可界定為肥胖,逾30則是嚴重肥胖。不過BMI並非絕對指標,有些健身人士儘管BMI超標,但體格良好。所以,我們可藉磅重知道體內脂肪比例,男士超過24%及女士超過31%便算不合格。想了解脂肪在身體的分布,可量度腰圍評估有否中央肥胖,亞洲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或以上、女性超過80厘米或以上便為中央肥胖。

醫生為病人進行減重治療時,會根據上述量度方法,判斷病人是否達到成效。減重初期需多做帶氧運動如跑步,脂肪消耗多,磅數減得快;但一段時間後要進行耐力運動訓練增加肌肉,故不能單靠體重衡量減肥是否成功。

亞洲人常見中央肥胖,驟眼看面尖手腳幼,BMI沒有超標,但腰圍不及格。中央肥胖人士的腹部周圍積聚脂肪,而這部位的脂肪可分泌不同的化學物質,令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血糖及血壓水平異常,使代謝綜合症加速出現,誘發糖尿病出現。有研究指出,胖子因心臟病死亡的風險較他人高出四倍;如有代謝綜合症,風險再高出四倍。

不可不知的是,肥胖亦與多種癌症有所關連︰胖子比瘦子有乳癌及腸癌的風險高出兩倍、子宮癌、腎癌及食道癌高約三倍。至於其他健康問題如睡眠窒息症、生膽石、膝關節退化及心血管疾病等,也已知與肥胖有關。所以為健康着想,在身體未出現問題前趁早減肥,可減少之後許多痛苦。

作者為內分泌及糖尿專科醫生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