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第二屆「中華文化節」六月開幕 以舞樂戲曲弘揚傳統華夏文化

2025-04-14

Image description 出席第二屆「中華文化節」節目簡介會的嘉賓和表演者合照。

去年康文署首次推出「中華文化節」,參與人數多達90萬,節目大獲好評。秉承首屆的成功經驗,今年將於6月至9月舉行第二屆「中華文化節」,提供超過280場活動,涵蓋舞蹈、戲曲、音樂、戲劇及跨媒體演出、電影、展覽和講座等不同內容,邀請150多個文化藝術機構及逾3000名本地、內地和海外藝術家參與演出,善用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推動中華文化及歷史的傳承及創新。

康文署總經理(文化節目)倪淑儀表示,今年文化節以秦漢為開端,秦統一文字在歷史上佔據重要位置,而文字對文化發展及傳播又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文字為主題,緊扣到不同節目之中。她認為文字、文學和表演藝術的關係密不可分,也影響民族思想和價值觀的交流融合,因此特意安排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為今年的開幕節目,內容取材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詩詞,由國際著名編舞家沈偉創作,以現代舞蹈融會詩詞、國畫、書法、篆刻、古琴、戲曲、武術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讓觀眾體驗「詩中有舞,舞中有詩」的藝術旅程,展現中華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Image description 康文署總經理(文化節目)倪淑儀。

西安成今屆焦點城市

每年文化節均會選擇一個中國城市作為焦點介紹其文化,去年是上海,而今年將聚焦西安。倪淑儀說透過展出包括秦俑在內的過百套珍貴文物,以及邀請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來港演出有「戲曲搖滾之聲」之稱的西安瑰寶秦腔,極具震撼力的節目不單緊扣秦漢主題,也讓觀眾感受西安這座十三朝古都古韻悠長的文化底蘊。

今屆文化節的前奏節目「譚盾WE-音樂節」將於5月至6月期間舉行。著名作曲家及指揮家譚盾和團隊以茶為靈感,將為觀眾上演《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樂團 & 香港女子打擊樂團音樂會》,並帶來世界首演作品《茶溜子》,以及唐代遺失樂譜.樂舞《消失的藏經洞》。倪淑儀提到文化節還有連串「茶文化」系列活動,以「茶」這生活化的媒介為特備系列的主題,希望能拉近文化藝術與大眾生活的距離,並讓觀眾在表演藝術以外有更多選擇,拓闊文化節能接觸的層面。去年成功吸引一家大小的《多彩華藝》嘉年華亦將再次舉辦,務求將中華文化普及推廣給更多市民大眾。

老中青演員合力傳承粵劇

「中國戲曲節」是「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今年精選的高水平節目涵蓋首次於戲曲節亮相的河南越調和前文提到的西安秦腔,還有京劇、越劇、崑劇和粵劇,合共六個優秀劇種的王牌劇目。其中,由粵劇名伶阮兆輝擔任藝術總監的《三氣周瑜》和《長坂坡》,集合本港梨園老中青三代演員包括李龍、尹飛燕及譚穎倫等傾力演出。阮兆輝表示選三國故事作為劇目,是因為人物及橋段均為人所熟悉,希望能吸引更多觀眾進場觀看,而兩套劇目均會以傳統排場出演,讓市民更了解粵劇藝術,配合文化節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旨。對於傳承粵劇,李龍認為最重要是做好自己,如果演繹不夠認真及嚴謹,觀眾入場留下壞印象,做幾多功夫也是徒然;尹飛燕則建議由小朋友開始培養,她笑說重點是要從心喜愛,正如她不時也在乘車途中嘗試不同關目而嚇怕身邊人,但正因忘我愛上粵劇,才能全情投入不停進步,因此需要發掘真正喜歡粵劇的小朋友,培育有心的後輩接班。

Image description 粵劇名伶阮兆輝(左二)、李龍(右二)、尹飛燕(右一)與新進演員譚穎倫(左一)暢談中國戲曲的傳承與創新。

大部分「中華文化節2025」的節目門票由4月15日起在城市售票網發售,4月30日或以前購買指定的文化節門票更可享有閃購優惠。查詢節目詳情及各項購票優惠,請瀏覽「中華文化節」網站www.ccf.gov.hk

(資料由康文署提供)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