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口氣成因

2015-01-22

又到新一年,最怕口臭,一忌「開口夾着脷」,二怕口有異味令人尷尬。一張開嘴巴,呼一口氣,隨即令人感到作嘔!這不但嚴重影響人際社交,更顯示個人健康已受到威脅。

口氣,又稱口臭,是指口中發出難聞氣味的一種症候,有些更會出現酸腐氣味。

Image description

中醫誘因

胃腸積熱:多因飲食不節,食物囤積在胃部,造成消化不良;或因嗜吃煎炸食物、飲酒或重口味等,導致火熱之邪犯胃而引起口氣。病徵見口臭、口乾、口苦、胃滿腹脹、大便乾硬,牙齦紅腫疼痛, 潰爛流膿、出血,鼻塞涕黃,易生口瘡等。如繼續過量吃黏膩糕點或煎炸小食,脾胃積熱情況也會加劇,令胃中的腐濁氣上泛,問題更趨嚴重。

積食:因食滯、大便不通而致宿食停滯胃脘,令腸胃氣機升降受阻。當胃氣上逆,胃中腐濁之氣也會隨之上泛,因消化不良或夜食肥膩過多,導致有餿腐酸臭的口氣異味。常見口臭或口酸腐臭, 胃腹脹滿或脹痛,噯腐吞酸,厭食,睡臥不安,或大便溏洩。

濕熱上蒸:嗜煙酒、經常熬夜,或長期生活在濕熱環境下,導致身體濕熱,當濕熱內蘊日久,上蒸頭面,形成口臭,表現為口中黏膩,口渴不欲飲水,大便黏滯不爽,胸滿腹脹,納呆,飲食不香, 咯痰或流涕黃稠量多,牙齦潰瘍,口瘡經久不癒等。

脾胃虛弱:當脾胃虛弱和胃部消化不良時,就容易有食物殘渣在體內囤積,而經胃酸溶解的食物會滯留在胃部和腸部,長久便會造成口氣,嚴重更會令身體氣血虛弱、營養不良和新陳代謝減慢等。平時少有口氣,但每當過量吃煎炸肥膩等較難消化食物,便會因脾胃功能差而運化失健,出現消化不良的口氣。其他表徵還包括常感食少胃脹、易反酸及噯氣等。

肺臟虛弱: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因過勞、腎虛、情緒不穩、壓力、氣血虛弱等,較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例如鼻敏感、鼻竇炎、氣管過敏、傷風感冒和慢性咽喉炎,這些疾病都會令口腔和鼻腔細菌增加,因而發臭。若果經常接觸被污染的氣體,如抽煙、二手煙或工作、居住環境空氣質素欠佳,亦有機會導致肺臟虛弱,繼而出現口氣。

高危人士

第一類:患有鼻炎、鼻竇炎、牙周病、齒齦炎、慢性咽炎或扁桃腺炎的人士。

第二類:嗜食辛辣、肥膩、重口味(如洋葱、蒜頭、京葱等)、奶類、甜食或有偏食、暴食傾向者。

第三類:口舌生瘡,因為細菌的腐敗發酵作用,而會產生難聞的臭味。

若果不幸出現口氣的煩惱,也不用太擔心,利用針灸,即可達立竿見影之效。

針灸:針刺商陽、少商、內庭和太沖等穴,平補平瀉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一次,七次為一療程。除可清肺利咽、解表排毒退熱外,還可清心潤肺、疏肝和胃,從而獲得香口除臭之妙效。

譚莉英中醫師

作者為註冊中醫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