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韓國漫畫家朴在光 拜漫畫之神為師 傳承不打草稿傳奇

2025-11-06

Image description 韓國漫畫家朴在光

走進九龍香格里拉酒店閣樓,抬頭可見一幅兩米闊畫作《香港漫觀:Edward熊貓的視界》,正是出自韓國漫畫家朴在光之手,也是「藝遊香城:金政基藝術展」的靈魂新作。同場更將其師傅——韓國著名「漫畫之神」金政基的十九幅經典作品一併帶來香港,讓公眾重新見識「漫畫之神」驚人的即席速畫世界,也讓徒弟的致敬之作與師傅並置,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TEXT BY MIU LAU

Image description 朴在光作品《香港漫觀:Edward 熊貓的視界》

究竟英年早逝的韓國「漫畫之神」金政基有多厲害?1975年出生的金政基,2001年把第一部網路漫畫《TLT》放上Naver,隨即驚艷四座。他最大的武器是「不打草稿」:不論汽車引擎的機械結構、數百人群聚的戰爭場面,還是錯綜複雜的香港街景,他都能直接在巨型畫布上落筆,透視、比例、光影一次到位。2011年富川國際漫畫節,他在觀眾面前完成一幅四米寬作品,用時不到三小時,影片上傳YouTube後點擊破千萬,「即席速畫」從此成為他的代名詞。

法國出版社Glénat邀他創作歐漫《間諜遊戲》,他把故事拉到香港,中環摩天樓、廟街夜市、天星小輪全被收進畫格;Adidas與韓國潮流店Kasina聯名,他揮筆把朝鮮虎畫上鞋身,開售當天首爾排隊人潮繞街三圈。金政基證明手繪可以無限增值,也讓漫畫走出書頖,踏進時尚、塗鴉、廣告、遊戲,甚至高端酒店空間。

Image description 韓國漫畫家朴在光

十五年的師徒緣

朴在光講起跟金政基老師的結緣,「國中時我只是網上粉絲,聽說老師在城南開補習班,就拉朋友去踩點。」朴在光憶述,金政基第一句話是「先免費試一堂」,他為了「讓老師記住我」,四十分鐘內完成一幅精細素描,「老師拍桌大喊『哇!你是天才!』我當下掏錢報名,結果十五年來他再沒誇過我,那句話大概是商業伎倆吧。」說完他自己也笑彎眼。

真正讓朴在光死心塌地的是金政基「比誰都忙,卻比誰都畫得多」。「那種純粹的創作熱情像宗教,讓我明白技術可以練,但熱愛必須先於一切。」現場作畫時,朴在光同樣不打底稿,拿起簽字筆便衝鋒;但回到工作室,他堅持「先理解、再打稿、後完稿」。「老師的『無草稿』是百萬小時的累積,我若只學表面,就是偷懶。」他把草稿視為「研究」,反覆試錯後,再把肌肉記憶帶到公開表演,「讓觀眾看到流暢,卻看不到背後的嚴謹」。

Image description 韓國「漫畫之神」金政基作品《Spygames》

九龍香格里拉邀朴在光創作永久藏品,他給自己設了三道題:香港文化、個人體驗、酒店故事。「雙層電車與的士最令我印象深刻。在高樓林立、街道繁華的現代香港的城市之中,雙層電車與的士依舊保有舊日情調,與城市氛圍和諧共存,這種對比讓香港更顯獨特。」熊貓是酒店吉祥物,他讓熊貓化身「漫遊者」,捧着米芝蓮星級「香宮」點心出發,先經大堂壁畫「香格里拉古城」裡的九條飛龍,再闖入香港藝術館、太空館、李小龍銅像,最後把維港夜景當甜點吃下肚。「幽默是漫畫的靈魂,我要讓觀眾先笑,再感受城市的溫度。」

他指着熊貓背後的電車,「唯一遺憾是畫紙不夠大,我想把整條軌道畫下去,還想加入街市阿姐、路邊剪刀師傅、天台上打羽毛球的大叔……」為此他把部分角色藏進背景,「放大鏡才能找到,像彩蛋,讓觀眾十年後仍有新發現」。

Image description 韓國「漫畫之神」金政基作品《Sing in the Picture》

作品並置的壓力

展廳另一端,金政基2014年的《Spygames》重現香港巷戰,筆觸狂野卻精準。朴在光站在原作前,「我曾現場看他畫這幅,幾年後我自己來到香港,站在同一條巷子,發現他不只畫對了建築,連空氣濕度都畫了出來。」他承認把自己新作與師傅作品並置的壓力很大:「老師的『日常』就是別人的『巔峰』,我無法複製,只能讓觀眾看到,同樣一支筆,可以有不同的溫度。」

朴在光語氣堅定地說︰「沒有人能真正繼承金政基,他的線條像指紋,全世界唯一的。」他選擇「把老師的熱愛內化」:每年完成兩千張素描、持續海外駐留、把新城市的呼吸帶進下一張畫。「當我八十歲,可能仍被說『這是老師的影子』,我不介意,因為那代表我守住最初的熱情。」

兩代韓國漫畫家,一個用即興速寫征服世界,一個用幽默敘事擁抱香港。師徒相隔兩地,卻在同一面牆上對話,共同提醒這座城市:只要熱愛仍在,線條永遠不會有盡頭。

藝遊香城:金政基藝術展
日期:即日至至11月16日
地點:尖沙咀麼地道64號九龍香格里拉閣樓

Image description 韓國「漫畫之神」金政基作品《Batma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