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藝術】如夢幻泡影 日本數碼藝術組合teamLab

2017-04-28

Image description teamLab:創辦人猪子寿之(右)、野中千正

中環皇后大道中鬧市之中,一幢新式大廈近月聳立,目前還有點沙塵滾滾的背後,它驟眼看來只是一般商廈,但其實H Queen's(簡稱HQ)內裡層層超高樓底達四米半,全橦大樓,專門為了藝廊等用途而設計。也因為香港特殊的土地問題,以往商廈中的藝廊都遇到搬運巨型藝術品的困難,為了解決,H Queen's特別設計了室外吊臂系統,看合成照也覺得相當奇特。

大廈要到今年八月才落成,之後入伙,但藝術周期間他們在門外也辦了小型的藝術展,找來日本teamLab(佩斯畫廊)、İnci Eviner(藝術門畫廊)、趙趙(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以及 Sputniko! (白石畫廊)展出作品。其中日本teamLab是達400人的藝術組合(Art Collective),專門創作奇特夢幻的Digital Art,我們趁機訪問了來港的創辦人猪子寿之。

文:何兆彬 圖:Ben Tam

超科技藝術

這次《藝.途》展覽展期較短,加上地盤外沙塵大,多少影響了觀賞。倒是四組展出單位之中,有兩組因此來了香港,接受訪問,讓香港大眾開了點眼界,看他們最經典的作品。日本teamLab展出的《Gold Waves》,是一個個由數碼組成的金色波浪,單單看這作品,雖然奇特,但並不足以認識這個自稱Ultratechnologist(超科技家),由400人組成的Art Collective(藝術組合)。

teamLab在2001年組成,專攻數碼藝術(Digital Art),迄今成員400人之中,有建築師、設計師,也有更多不同範疇的科技人員。他們最著名的作品,都玩空間,其中有大型投射,幾可觸及的數碼鯉魚,也有如夢如幻,由LED燈片組成的3D無盡空間。問創辦人猪子寿之,為什麼自稱Ultratechnologist?他答:「我們是專業人士,我們用雙手創作,我們來自不同的範疇,我們一同合作,做一些跨越性的作品,這就是Ultratechnologist的意思了。」他們的自稱甚至沒有藝術家三隻字。藝術是什麼?「藝術是美的標準,而創作藝術是想改變美的標準。現在美的標準是根據物質世界的,我們想做的,是打破、改變這種想法。」teamLab只做Digital Art,雖然人數眾多,但從不碰及實體世界作品,例如雕塑、繪畫,為什麼?「創立時,我們認為在這數碼年代,應該突破所有界限、不同的職業,所以集合了不同的技術人才,一起合作,這樣才能有嶄新的創作。我們不做科技以外的藝術作品,因為我太想知道Digital怎樣改變我們的藝術了,因此想專注這一塊。我們想消滅東西與東西之間的界限,但這在物質世界是不可能的,但在

Digital就可以了。」他們以科技造成幻覺,例如他們在日本造過一個室內裝置,以水泥建了池塘,注滿了水,再在地上用大型投射出數碼鯉魚,這帶觸感的幻像,有時令你分不清現實與虛幻,這一點頗令人想到莊周夢蝶。

Image description 以水及投影錦鯉做成難分真假的幻覺: Drawing on the Water Surface Created by the Dance of Koi and People

Image description teamLab,《Gold Waves》,2017年,數碼作品,循環播放 © teamLab,圖片由佩斯畫廊提供

科技或先於藝術

人數這麼多,有何優缺點?會吵架嗎?「吵得厲害,但不會吵到打起來。做Collective的優點是我們可以分開,又能一起合作,例如做Artwork或科技、建築、設計、Art Space,我們有時將它造成『藝術先於科技』,有時是『科技先於藝術』,但我們想各方面同時發生,所以我們需要人才,這樣計劃才不是一個做完才一個。」猪子:「製作汽車,你需要先做好設計,然後由設計再做製作。但若是iPhone,iPhone不一定由設計啟動,它的技術也很重要,這就是我們的想法,這也是teamLab的初哀。」聽到這裡,大概明白了為何他們強調科技,甚至先於藝術。

400人的Art Collective,是怎樣創立的?「公司最初由2001年創立,由5人做起。大家本來想做Art,但不能單靠它維生,於是開始做商業工作,之後這方面就變成了獨立的一門生意了。做科技藝術要花很多錢,例如大型投影機等等,都很花錢,它需要金錢支援。」問他跟其他藝術團體比較,有何不同?他答:「我們其實算是日本最早的Art Collective吧!像我們這個規模的藝團,數目就更少了。我們自從2001年就開始了。」

他說:「我們有大概有一百人做Art Project,其他人會做其他工作,例如設計等商業Project,也不是全部都做藝術。」400人之中,各有擅長,每次要開展計劃,就先定好計劃的架構(Framework),分配人手,先由藝術部門、美術部畫好原畫,再開展工作,猪子寿之就在背後策劃整個計劃。

像這次以平面熒幕展出的《Gold Waves》,是一浪浪金色的波浪,這背後參與的有兩個同事,再加上猪子,一共三人。「這個藝術計劃大都由3D動畫製繪製,我們先計算好水的模擬動態,再計好模擬下水的顆粒動態。幾年前我們開始做模擬水動態3D動畫,擁有一大堆水的模擬波浪,有了它,之後再做波浪。」

Image description Flowers and People, Cannot be Controlled but Live Together – A Whole Year

Image description Flowers and People, Cannot be Controlled but Live Together – A Whole Year

Image description Flowers and People, Cannot be Controlled but Live Together – A Whole Year per Hour

H Queen's:24層藝術型商廈

HQ背後,策劃的是Kristine Li(恒基租務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敬恩,傳媒稱為四叔外孫女),這幢樓高24層的新型藝術商業大廈,有點破格,她說:「整個概念,是五年前開始計劃。最初建築師William Lim(香港藝術收藏家兼藝術家)提出這個想法,我們覺得好特別,而中環也沒有這種藝術空間,就開始構想可能性。」大樓的想法獨特,由於沒有人做過,而全世界也沒有先例,可擔心租金營收不及一般商廈?「當初也有這個考慮,有擔心過,但當時Art Basel已經來了,預想到這個定位也許可以實行。到了開始招租,反應相當正面,很高興大家跟我們Share同一個Vision!」現時承租的包括了世界著名的卓納畫廊 (David Zwirner)、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各租用兩層樓面、Pace Gallery,而餐飲集團Le Comptoir租用頂層連天台大廈。HQ最特別是室外有一吊臂系統,方便搬運巨型藝術品,「設計大廈時我們做了好多研究,跟很多畫廊談過,他們表示在香港商廈營運畫廊,搬運上遇到有好大困難。電梯一般都不行,大型藝術品要找工人逐層搬運,於是研究了現在的直立式吊臂,運送Artwork。」HQ已開始招租,其中有藝廊,有拍賣行,當中約有9至14層可當藝術相關樓層,最高及最低層則租予餐飲行業。奇觀式的吊臂怎樣運作,現在只能看模擬動畫,真實情況,要待10至11月陸續入伙後才能見到。

Image description H Queen's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 (H Queen's完成預想圖)

 

Image description Kristine Li(恒基租務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敬恩,傳媒稱為四叔外孫女)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