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中國泛科幻史觀

2017-07-18

對地球以外生命的好奇乃至探索,古已有之,比如說,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就有千里眼與順風耳,而晉代干寶所編寫的《搜神記》則被視為充斥着怪力亂神之說,其實那是中國古代的泛科幻史觀,或可試以今日科幻加以解讀。

在中國古人眼中,神仙與外星人並非同一回事,神仙地位遠高於人類;而外星人壽命卻比人類長,在科技上高於地球人;從瑪麗雪萊(Mary Shelley)首部科幻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1818年誕生,距今已200年了。科幻小說引入中國乃於1900年前後,諸如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神秘島》(L'Île Mystérieuse)、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Foundation)及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1984》等等。

Image description 在中國古人眼中,神仙異於外星人,神仙地位遠高於人類,而外星人壽命卻比人類長,在科技上高於地球人。圖為《星空奇遇記:超域時空》劇照。

火星人預言戰爭

東晉至明朝的志怪小說可視為類科幻小說,干寶編寫《搜神記》既虛構神仙,亦虛構地球外的外星人,根據卷八所載,公元260年,東吳為怕將士軍心不穩,投敵而去,於是將其家屬扣押,某一天,一批被扣押的孩童聚集在一起玩耍,忽然來了一個孩子,身高4呎多,穿綠色衣服,「眼有光芒,爚爚外射」,孩童遂問他,來自何處?綠衣童答道:「我非人也,乃熒惑星也」。

熒惑乃古人的稱謂,即今日的火星,無論東方或西方,古代人俱迷信火星乃戰爭象徵,此一來自火星的小孩果然預言戰爭:今後天下盡歸於司馬氏;干寶生於三國統一之後的283年,此位火星小孩如何離開地球?他「聳身而躍,即以化矣。仰而視之,若曳一疋練以登天。大人來者,猶及見焉。飄飄漸高,有頃而沒」,可以想像有一艘飛船在空中放下繩子,將他吊上飛船後飛走。

干寶採用科幻小說的手法,當中最大亮點就在於描寫火星人的裝備,以及外星人如何離開地球,那就可能說明古人在幻想離開地球之時,其實已放棄神仙滿天飛來飛去的幻想,倒認為必須借助宇航飛行工具,可見古代科幻作家天馬行空之餘,實在滿有科幻想像。

唐代段成式撰有志怪小說《酉陽雜俎》,對外星文明的描寫亦復如此,卷一所記,在唐文宗時,即公元九世紀初,就有2位讀書人,一姓鄭,一姓王,一起遊嵩山,攀着藤蘿,在山澗幽谷迷路了,正是日暮時分,一時不知該往何處走:「捫蘿越澗,境極幽後,遂迷歸路。將暮,不知所之。」

此時忽聞呼嚕之聲,撥開荊棘荒草,見一穿着白色衣服的男子呼呼大睡, 於是叫醒他並問路,叫了數聲後,那男子說,知道月球由什麼組成的嗎?兩人搖頭,白衣人就說:「月乃七寶合成」,月球由7種礦石組成,而「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就像一粒丸子,影子乃太陽照在其地表所形成。

白衣人更指出:在月球上修理工人有八萬二千多戶:「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還交代生產規模,「因開襆,有斤鑿數事,玉屑飯兩裹」,此乃營養食品,雖然並非長生不老,但可提高生命質量,一輩子不生病:「分食此。雖不足長生,可一生無疾耳。」

據南北朝時期前秦王嘉編著的《拾遺記》卷四所載,秦始皇時忽有外星人來訪,卻並非來自蓬萊仙境,倒是來自宛渠國,駕駛潛水艇而來,此船在水中航行,一滴水也滲不進去,「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外星人平均身高達十丈。

Image description 無論在東方或西方,古代人俱迷信火星乃戰爭象徵。(《火星任務》劇照)

石頭燃料繼日光

他們在上古時期採用石頭燃料,「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此種礦石易碎,敲碎之後形如粟米,倒有相當強烈的照明效果。

事實上,《搜神記》或可當作科幻小說來讀,卷七有云:「晉武帝太熙元年,遼東有馬生角,在兩耳下,長三寸。及帝晏駕,王室毒於兵禍。」從科學角度觀之,此為兵禍預兆,馬生角可解讀為基因突變。

此外,卷十八有云:「董仲舒下帷講誦,有客來詣。舒知其非常。客又云:欲雨。舒戲之曰:巢居知風,穴居知雨。卿非狐狸,則是鼷鼠。客遂化為老狸。」若以科幻觀之,驚奇皆因尚未理解,今日又何用驚奇呢?

撰文 : 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