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台灣阿美族歌手以莉高露 回歸田園捍衞傳統

2017-11-14

Image description 台灣阿美族歌手以莉高露一邊農耕,一邊寫歌追尋自己的身份和歷史。(張綺霞攝)

原住民在台灣備受壓抑多年,到近年才有機會恢復身份,重構自己的歷史。阿美族歌手以莉高露在原住民身份以外,還有一個身份──種水稻的農民。

她7歲開始在城市生活,對土地沒有感情,甚至排斥,後來因為愛情在台東池上鄉學種水稻,從中找回自己,開始一邊農耕,一邊寫歌追尋自己的身份和歷史。後來她憑創作獲得台灣金曲獎,再次回歸這片啟發她的土地,在「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為鄉民高歌,慶祝土地豐收。這些年池上因藝術節的宣傳及旅遊業發展而出現變化,她慶幸風景沒有太大改變,感謝一班老農堅持傳統耕作生活,只是他們也面臨後繼無人的問題。

早在有機耕作成為潮流之前,池上的農民就已經堅持以傳統有機的方式種植水稻,成為台東的特產。

以莉高露早在10年前曾到池上學習種稻米,但她坦言當時對土地有點排斥,要不是丈夫陳冠宇很有興趣到池上學種有機水稻,她也不願意回鄉下碰泥土。然而在那裏斷斷續續學了兩年,她竟也慢慢找到耕作對自己的意義。

當時她感到人生到達瓶頸,這主要是來自都市的煩擾生活。「都市的一切都讓人很心浮氣躁,當時那個環境也有比較多負面的消息,從媒體報道到與朋友聊天都會提到,聽久了就會焦慮。」但當回歸土地後,好像一切焦躁心情都被撫平。於是她決定改變生活方式,回到花蓮的故鄉種水稻。她自嘲道:「沒有錢出國找理想,惟有回鄉下去。」

Image description 與許多家長不同,以莉高露不怕讓孩子接觸泥土,也鼓勵孩子學習原住民母語。(以莉高露Facebook圖片)

插秧有療癒作用
反覆把秧插進泥土,她覺得那像是把煩惱都交託給土地,過程很療癒。而與大地互動時,她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能量,「植物不需要我們去管理,自己就能長得很好。」心情平靜後,她竟發現腦海不再被瑣事佔據,冒現很多靈感,不得不寫下來,創作出自己第一張專輯。「焦慮通常都是外來的,會阻礙你尋找自己。聽得多負面的事就害怕,愈害怕就愈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反而要把這恐懼拋棄,才會更清楚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

從小在都市長大,雖然外貌跟漢人不同,但一直以來她都不太認識自己的身份。雖然常自我介紹為阿美族,但連阿美族是什麼也不知道。「父母親也不太告訴你族裏的文化歷史」,長大後,她開始渴望尋根,加入原住民團體學了4年,做田野調查,拯救不同族群的傳統祭典歌謠,學習後把它變成舞台表演,團體裏都是一眾渴望建立自己身份的原住民年輕人。「是非常嚴肅的團體」,也是從這裏,她開始找到「自己的樣子」。

然而回歸田野後,她開始思考土地是什麼,農作是什麼,才發現自己可以做的更多,不只遵從前人的音樂,也可以透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思考。

她笑言,每當有什麼想不通的事情,跑去種一下田就能想通。「回到這邊,人也會變得單純一點。明白到簡單直接就很有力量,不需要拐彎抹角。」種植經驗也讓她對原住民的音樂和舞蹈有不同看法,例如左右撥手的動作,或許就是源自趕走植物上的稻負泥蟲。「牠會背着自己大便黏在葉子上,影響水稻的生長,只要拍掉牠就好了,這動作好像尬舞。」原住民歌聲起伏很大,她也想像,或許靈感是來自四周起伏的山巒。在個人創作中,她常取阿美歌謠的旋律來敍說關於家人與族人的故事,也摻雜自己喜歡的現代樂風,成為獨特風格。

2012年生下女兒後,她的生活都是以孩子為主,大大減少演出,只在周末工作,也有種稻米賣及種菜自己吃。如何將原住民文化傳承給下一代,是她最關心的事。如今她安排女兒上「全母語共學園」,學校裏只准說阿美族母語,刺激孩子學習。

Image description 以莉高露(箭嘴)的音樂創作獲得台灣金曲獎的肯定,也吸引不少粉絲。(以莉高露Facebook圖片)

初講族語不習慣
近年香港廣東話的地位被矮化,說到這她也很感慨,「我這個年代都是聽廣東歌,看廣東話電視電影的。」從小教授孩子母語,或許許多家長也會問,這語言有何功用?但她強調,語言是人的根,讓人可跟祖先的生命連結,「就算有語言可翻譯,那也是不完整的。」

在另一種語言中,生活經驗截然不同,常沒有對等的概念可以讓人準確理解一些事情。因此有時候他們會寧願音譯族語,也不願隨便以中文概念替代。「語言的力量跟族群有關,如果用別的東西解釋,它語言的力量就不見了。」

現代生活經驗已經改變,如何可保存這些扎根傳統經驗的部落語言?「我覺得只要做就可以了,不用想太多。只要實際用在家庭就可以。」

她笑言,因為過往都是用中文溝通,起初跟自己母親講族語也不習慣,覺得害羞,也怕自己講錯。後來與女兒一起在母語學校也學會了要勇敢講。如今女兒學得比自己好,甚至會教她一些新的語言。「我也要進步,不然被她瞧不起。」

雖然堅持學習部落語言,但她也認為這不是狹隘排他的民族主義,只是想更了解自己的歷史。「歷史可以給人很多引導去思考未來,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Image description 以莉高露再次回歸池上,在「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為鄉民高歌,慶祝土地的豐收。(台灣好基金會圖片)

這些年來原住民備受台灣主流社會壓迫,但保留下來的歌種卻全是快樂的,「我們一直被殖民,也沒有過得很好,我就想他們到底在快樂什麼?」

後來了解更多過去歷史,也開始耕作後,她才理解前人留下來的生活智慧。在最原始的生活狀態中,快樂真的可以很簡單。「他們很相信大地,覺得有大地在照顧,衣食不缺,沒有什麼煩惱,因此常開心快樂唱歌。」

這次回歸稻田演唱,她也感受到這原始的快樂和感動。「在田裏面光看着山,想像水稻在動、風在吹,就覺得自己在表演,又好像不在表演,好像不只唱給人聽。」因此她特別挑選了許多母語歌謠演唱。「這開闊的環境特別適合往外展開的歌謠。」

以莉高露小檔案
阿美語名稱:Ilid Kaolo
出生地點:台灣花蓮縣
曾獲獎項:第23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及最佳新人獎

文:張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