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藝術】曾任精神科護理員畫家 朱興華對病人與街坊同樣有情

2018-01-02

本地畫家朱興華創作多年,善於繪畫小人物。無論對什麼人,他都帶着濃厚的人文關懷,仔細觀察,捕捉其神態。曾在精神科病院擔任護理員超過20年,早期他的創作都是以院內的病人為主,繪畫了外界難以看見的人物情態和景象。「一樣米養百樣人,但他們也只是各色各樣的人其中一類。我們都是人而已。」退休後,他開始以街頭觀察到的一切入畫,筆下滿是對庶民的關懷。「我對人很有興趣,無論是哪一類人。有人才會讓藝術有思想,有感情。我對身邊的一切都有感情,在醫院裏對病人有感情,離開了醫院,便對周遭的街坊景物有感情。」

Image description 本地畫家朱興華在港創作多年,善於繪畫小人物的人情姿態。(吳楚勤攝)

朱興華年逾八十,依然精神奕奕、中氣十足,訪問當天,他穿着運動外套,手中拿着一罐汽水,悠閒自得地出現,看起來比實際年紀年輕更多。最近他舉辦個展「有情世界——朱興華的藝術回顧與前瞻」(漢雅軒,畫展上集至本月28日,畫展下集從2018年1月3日至20日),展示從八十年代至今的作品。

他在戰亂中出生,1950年隨家人移居香港,家庭環境不佳,很早便輟學打工,幫補家計,心裏卻一直很想去外國見識。只是沒錢沒學歷,這些都是空想,但他不放棄,在中環皇后戲院做帶位員時看了很多西片,努力自學英文,隨後更考獲文憑,成功報考政府資助的英國護理科課程,出外進修。畢業後,他又報讀了精神科護理的後學士文憑。「我當然不想走了,這麼辛苦才來到英國」。

有此決定,只因老師的一席話,「你能照顧病人身體的痛苦,但未必知道他們心裏的痛。每個人的痛都有外和內,外在的容易看到,裏面看不到的卻更複雜,連他們自己也無法了解。護理了外,就要護理內,讀精神科,護理才會更完整。」

與求學路一樣,朱興華的藝術路大部分都是靠自學成就,在倫敦讀書時,常到訪大小畫廊及博物館,大受啟發,於是他嘗試自行畫畫,回港工作後,他報讀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藝術與設計文憑,開始建立自己的創作風格。雖然課程以西方繪畫為重,但他偏向喜愛水墨創作,也在其中加入各種現代顏料,「我是中西合璧的」。他表示,自己的風格都是從心而發成就,沒有說受誰影響。而他的藝術成績很早就受肯定,多次入選香港藝術雙年展及視覺藝術協會年展。

這次展覽中有不少八十年代繪畫精神科病人的舊作。朱興華自六十年代在英國修讀精神科護理課程時,已經常跟他們相處,1967年回港到香港青山醫院工作。他形容從前青山醫院環境較昏暗,氣氛沉鬱,他卻對那裏有很深感情。「現在裝修後變成酒店那麼美,對病人更好。」因此在他繪畫精神病人時,調子都是比較灰暗,是他們的心理,也是裏面環境的寫照。

「病人每天的生活都是治療,互相交流也不多,雖然有那麼多人住在一起,在相處上都是比較冷漠。」他認為,精神科病人其實與其他人差別不大,只是性格不同而已。「所有人的情緒都有起伏,有時候處理不來也要醫生幫助,他們只是那方面的心理狀態比較嚴重。」

Image description 作為一位專業的護士,最重要是理解病人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受訪者圖片)

病人情緒易被看見

作為護士,最重要是理解病人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通常會想些什麼,才能幫助他們。「要跟他們聊天,與他們散步,有時他們不睬你,有時也有事情想告訴你。我們常要成為主動者,關心他們,就算默默同行也是幫助,他們也會感受到,只是不是一感受就有回應,因此要有耐性。」

從他入行之初,病房已經很擠迫,一個病房數十個病人,只有四五個護士。他要幫助照顧病人日常起居,確保他們有食藥等,也要不時觀察狀態,把他們的情況報告醫生,幫助診斷情況是惡化還是改善。「因為我們是最接近病人的人」,不如外界所想像,這份工作面對的危險其實不大,就算病人有自殘或暴力傾向,其實很容易觀察到先兆,獲處方藥物鎮靜。他表示,不能帶着恐懼對待病人,「就算對方狀態不佳,也只是需要我們幫忙」。

要住院的病人,許多病情都較嚴重,這些年來,他接觸不同病人,也了解精神科病人未必如傷風感冒那樣可「完全痊癒」,「因為要治那個根比較困難,而從這根源發出,所謂不正常的思想和行動,是可以靠藥物和其他治療控制。讓不能睡的可以睡着,不說話的可再說話。最終目的是讓病人good enough to leave hospital。」最終能否融入社會,要看藥物效力及社區支持,醫院能做的,始終有限。

與病人長期相處,他也感受當中的情緒。在他筆下,病人都是孤寂地困在小房間中,露出茫然神態,這種茫然是病人常見的表情。「不少病人都讓人印象深刻,我覺得他們一切生活都很戲劇性,特別是言語行為,無端大笑大叫,身體動作有時會扭曲,或是坐着大半天一動不動。」

繪畫以外,他喜歡唱戲曲,對這種戲劇性也更敏感,於是他決定把日常所見的病人入畫。「他們的情緒是很深、很容易看見的,很吸引我去畫。」在精神科病院工作了22年,每天放工,他都回想當天遇到的病人,將他們的神態畫在畫紙上。走在街上,許多人都只是木然地保持着平靜面容,然而從病人身上,他更看到人的複雜之處,只因有一套不同的思想,就有很不同的行為模式。「我覺得很奇妙」。

退休後,他依然關注着四周的人,覺得他們都是入畫的好材料,「無論是去到什麼環境,始終人的感情最吸引我」。居住在元朗的他,最喜歡該區半城市生活中的樸實人情。近年他出外旅行多了,在途中也經常速寫,擷取靈感入畫。「速寫只需要幾分鐘,一罐汽水未喝完就畫完了。」他摸着手中汽水道。

Image description 朱興華於1993年繪畫的《不再想了》,繪畫精神科病人的狀態。(受訪者及漢雅軒圖片)

深沉顏色貼合題材

朱興華早期的作品畫幅較小,調子偏沉鬱,退休後的創作開始有更多市井人情,有更多色彩,而近年他則轉向戰爭題材,把電視上看到的戰場畫面畫下,曾讓觀眾看到流淚。從小他就是個樂天派,雖經歷戰亂貧苦,凡事看得開,不深鑽其中,卻很沉迷於人間各種苦難,也被相關畫作吸引。「我70歲後,因年紀大,思想和看事情的方法也改變了,對世上悲慘的事情特別敏感。」

雖然色彩多了,但他依然保持着沉實色調。「我喜歡樸實顏色的題材,我覺得這是我繪畫的基本情緒。就算畫很快樂的東西,仍有那種情緒。」喜歡深沉色調,也是因為自己喜歡「濃」一點的情緒。「我是靠感情繪畫,而感情,我覺得是收藏在人的內心深處,不容易看見,就算表現出來,也不是那麼開放的,因此我覺得用深沉的顏色才能貼合。」

退休後,他愈創作愈多,因為繪畫從來都是受內在一股不止息的情感推動。「它指示我不斷畫下去,要畫有內涵、有感覺的作品。我相信我還是會一直畫下去,畫到不能畫時,我的藝術生命也不會完,一生中接觸過的美好藝術,都能讓我不斷回憶,我仍能活在藝術世界中,成為我生活的支持。」

Image description 朱興華退休後轉向街頭人物創作,圖為他在2009年畫的《辛苦幹活》。(受訪者及漢雅軒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雖然出身貧苦,但他努力自學英文,成功報考政府資助的英國護理科課程。(受訪者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朱興華業餘創作多年,退休後才轉為全職,圖為他與畫家王無邪。(受訪者圖片)

朱興華小檔案

出生年份:1935

出生地點:中國廣東

資歷:香港青山醫院及香港小欖弱智科病院精神科護理員

曾獲獎項:1989年香港市政局藝術獎、1992年香港藝術家聯盟「畫家年獎」、1993年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