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家阿爾伯特.厄倫(Albert Oehlen)可謂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藝術家之一,曾在歐洲等國舉辦過多次個展。阿爾伯特.厄倫承襲了大師在特殊歷史時期的記憶,又表達了對自由奔放追求的意念。他的畫是精心製作的挑戰策略,顛覆和挑戰傳統藝術的崇高理想,成為以批判和幽默方式反映當代意識形態的新一代創作。
今年,阿爾伯特.厄倫在亞洲的首場展覽(9月12日至10月26日,高古軒畫廊)即將於揭幕,展出其一系列布面水彩新作。
厄倫視繪畫為感知的挑戰,是在畫面這個難以預測的競技場內的一幅拼圖。他創作時,往往會在作品中加上特定的規則或限制,例如只用某種顏色,或以直線開始創作,從而探索繪畫行為的無限可能性。他在混沌與掌控之間不斷地遊走,在圖像空間、色彩與姿勢之間建立起全新的關係。
觀念和材料
阿爾伯特.厄倫並不是宏觀地論述繪畫主題和題材,而是從觀念和材料自身角度入手來呈現藝術的多元化、多樣性。正是這種似乎有些犀利的風格,短時間內收穫大量的讚譽與認可。有人將他喻為當代畢卡索,而他更願意稱自己為藝術的創作者。作為二戰後德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厄倫開啟了繪畫作為媒介概念的先河。
作為德國新表現主義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厄倫在早期具像繪畫中就表現出他對藝術問題的深刻思考,在作品表現的主題上並不受任何道德與標準的約束,希特拉、動物以及生活日常都是他所描述的物件。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他的作品風格開始傾向於抽象表現形式。而在此之前,他就以文字覆蓋寫實形象的方法轉向抽象。
事實上,厄倫的抽象繪畫藝術嚴格意義上來講是跨越具象和抽象之間。圖案被撕碎拋灑在紙上,但很多事物並未被完全解構。形式上看似淺嘗輒止的圖像充滿了諷刺和暗示,激烈並且自信到色彩,大膽而富有個性的筆觸,使其作品非常有觀賞性。
在這些新繪畫裏,厄倫利用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強調隨心創作的重要性。不同於他近期以油彩或光漆在鋁板或鋁板合成的材料Dibond上創作的作品,此系列主要運用水彩,標誌着他重拾2016年甚至更早期近乎印象派的朦朧油畫風格。
厄倫先繪製灰白色的底色,然後以彈濺手法加上不同的色彩。色彩飛越畫布,濃艷的紫紅色(他在《樹畫》系列作品中將之形容為「歇斯底里」的顏色)如靈蛇般貫穿不同畫作,穿透模糊不清的鮮色水彩,最後在畫布別處形成不同的點。厄倫陶醉於線條的動感,賦予線條生命力,並主宰其作品千變萬化的構圖的每一個轉折點。
克制與狂亂
然而,厄倫亦以偶爾的克制緩和狂亂的筆觸。在四散的色彩斑點之間,充斥着線條、曲線和漸變色彩,均以令人滿意的一致性描繪而成。厄倫的畫作乍看之下缺乏幾何的規律性,但實際上卻滿布利落的直角,包括反覆出現的L形圖案, 令人想起他於2018年SEXE, RELIGION, POLITIQUE展覽展出的黃黑色畫作。這些強而有力的直角、類似窗戶的長方形開口和詭異的人形融入畫布之中,如水的質感更加強了它們令人沮喪又誘人的無常特性。這些模糊的形態被四周的色彩吞噬,並在色彩的漩渦中逐漸消失。
撰文: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