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世界頂尖音樂家震撼登場

2025-07-18

Image description (攝影: Accademia di Santa Cecilia/MUSA)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呈獻的「音樂盛會2025」已於今年6月正式展開,9月至11月將繼續呈獻五場節目。魯根斯基(Nikolai Lugansky)、西門 · 狄里柏斯基(Simon Trpčeski)、鄧泰山(Dang Thai Son)、指揮丹尼奧 · 哈汀(Daniel Harding)帶領的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Roma),以及米沙 · 麥斯基(Mischa Maisky)與女兒莉莉 · 麥斯基(Lily Maisky)將閃耀登場,為香港樂迷帶來一連串精彩音樂饗宴。

魯根斯基鋼琴演奏會(9月14日)

Image description 魯根斯基經常與頂尖指揮家合作,包括范斯克、坦美卡諾夫、柏尼夫、杜托華、諾塞達、尤洛夫斯基等。(攝影:Marco Borggreve)

當代最傑出俄羅斯鋼琴家之一

當我們談論到當代最傑出的鋼琴家,魯根斯基 (Nikolai Lugansky)的名字無疑會出現在任何音樂愛好者的腦海中。出生於俄羅斯的他,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並迅速在各種比賽中嶄露頭角,他贏得第十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銀獎(當屆金獎懸空)後更備受矚目。他不僅技藝精湛,更能將音樂與靈魂深處的情感完美融合。他能夠將複雜的樂曲轉化為觸動人心的音樂詩篇,讓聽眾在每一個音符中感受到音樂的力量。無論是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還是蕭邦的夜曲,他都能夠將這些經典作品演繹得淋漓盡致,他所灌錄的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奏鳴曲大碟更獲頒法國金音叉大獎和古典迴聲大獎。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鋼琴家,他的足跡遍佈全球。他曾在卡奈基音樂廳、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維也納金色大廳和韋格蒙音樂廳等世界頂級音樂廳演出,並經常與世界頂尖樂團及指揮家合作。魯根斯基將於9月首度來港舉行獨奏會,屆時將演繹舒曼、李斯特及華格納的作品,絕對令一眾樂迷熱切期盼。

西門 · 狄里柏斯基與友人《非常馬其頓》(10月21日)

Image description 音樂會以馬其頓獨特的疊加式節奏為核心,由作曲家沙霍夫按 2/4 至 22/8 拍的節奏型態編成多首「辮織曲」,涵蓋熱情洋溢的傳統圓圈舞舞曲,亦有以巴爾幹地區傳統木笛卡瓦笛演繹的抒情敘事曲。(攝影:KulturOp_Slavco Spirovski)

巴爾幹民族的傳統文化

馬其頓鋼琴家西門 · 狄里柏斯基(Simon Trpčeski)曾贏得英國、意大利及捷克的國際鋼琴大賽,並於2009年獲馬其頓總統親自頒發馬其頓總統勳章。他曾與多個世界頂尖樂團合作,包括倫敦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和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並推出多張唱片,榮獲《留聲機》雜誌編輯之選和金音叉獎等獎項。今次來港演出,他與作曲家沙霍夫及優秀的合奏團合作,將馬其頓民謠的跳躍節奏和動人旋律帶到世界各地,向祖國馬其頓的音樂傳統致敬,抒發狄里柏斯基童年時與這些音樂的深厚連結,同時呈現這個古老巴爾幹民族的豐富傳統文化。音樂會自2017年起於全球巡演廣受好評,香港場次特別邀請了本地流行音樂家嚴勵行參與編曲,並由陳璧沁及馬瑋謙分別演奏胡琴和嗩吶,展開跨地音樂交流。

鄧泰山鋼琴演奏會(11月17日)

Image description 鄧氏經常參與世界巡迴演出,包括 1995 年由日本放送協會製作及轉播的國際新年音樂會,、與小澤征爾、馬友友、嘉芙蓮 · 芭圖及羅斯托波維奇同台演出。(攝影:Tang Ling)

被戰火洗禮的傳奇鋼琴家

越南裔鋼琴家鄧泰山於1980年第十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勇奪首獎,成為第一位在這重要賽事獲此殊榮的亞裔鋼琴家,從此蜚聲國際。他的成名歷程堪稱傳奇 —— 從在防空洞中練琴,到後來登上紐約林肯中心、倫敦巴比肯中心、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等世界頂尖音樂殿堂。鄧氏曾與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巴黎樂團、聖彼得堡愛樂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等知名樂團合作,並與馬連那爵士、阿殊堅納西、蘇嘉文等指揮攜手演出,深受樂迷愛戴。闊別七年,鄧泰山將於11月載譽重臨香港舉行演奏會,為樂迷帶來法國作曲家佛瑞和拉威爾的作品,並選奏多首蕭邦的夜曲、圓舞曲、波蘭舞曲和諧謔曲,以饗知音。

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11月20-21日)

指揮:丹尼奧 · 哈汀
鋼琴:貝雅斯 · 拉娜(只演 11 月 20 日)
女高音:米娜 - 莉莎 · 瓦雷萊(只演 11 月 21 日)
男高音:克勞斯 · 弗洛里安 · 福茨(只演 11 月 21 日)
男低音:延侊哲(只演 11 月 21 日)

Image description 樂團曾於多個重要音樂節演出,如倫敦英國廣播公司逍遙音樂會、琉森音樂節、聖彼得堡白夜音樂節和薩爾斯堡音樂節等,去年樂團與合唱團為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節的駐節嘉賓。(攝影:Accademia di Santa Cecilia/MUSA)

百年傳奇樂團再臨香江

作為意大利第一隊以演奏交響樂曲為宗旨的樂團,譽滿國際的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 – Roma)相隔7年後將於今年11月再度來港,並夥拍指揮丹尼奧 · 哈汀(Daniel Harding)為香港樂迷帶來兩場演出。成立於1908年的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經歷百多年發展,首演了多首20世紀的傑作,包括意大利作曲家雷史碧基的《羅馬之泉》及《羅馬之松》,並曾與眾多古典音樂界巨匠合作,締造無數傳奇時刻。現為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及合唱團音樂總監的指揮家哈汀,是當今樂壇最具影響力的指揮之一。他於2007至2025年擔任瑞典廣播交響樂團音樂及藝術總監;曾於2016至2019年擔任巴黎樂團音樂總監;並於2007至2017年擔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由2024年起他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青年音樂周的音樂總監。在哈汀的帶領下,樂團將分別於11月20日與鋼琴家貝雅斯 · 拉娜(Beatrice Rana)及於11月21日與三位歌唱家 ── 女高音米娜-莉莎 · 瓦雷萊(Miina-Liisa Värelä)、男高音克勞斯 · 弗洛里安 · 福茨(Klaus Florian Vogt)和男低音延侊哲(Kwangchul Youn)合作,為觀眾帶來兩場截然不同的音樂會。

Image description 丹尼奧 · 哈汀將會帶領羅馬聖切契利亞管弦樂團來港獻藝。(攝影: Accademia di Santa Cecilia/MUSA)

Image description 鋼琴家貝雅斯 · 拉娜將首度來港獻技,演繹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

Image description 三位歌唱家 ── 女高音米娜 - 莉莎 · 瓦雷萊、男高音克勞斯 · 弗洛里安 · 福茨和男低音延侊哲將同台演唱華格納的經典巨作《女武神》第一幕。

 

米沙 · 麥斯基與莉莉 · 麥斯基大提琴及鋼琴演奏會(11月22日)

Image description 莉莉 · 麥斯基對室樂情有獨鍾,自 2005 年起與父親米沙 · 麥斯基組成鋼琴與大提琴二重奏。(攝影:Andrej Grilc)

麥斯基父女的音樂二重奏

在古典樂壇,大提琴家米沙 · 麥斯基(Mischa Maisky)與鋼琴家莉莉 · 麥斯基(Lily Maisky)這對父女的名字猶如一顆璀璨的雙星,各自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又彼此輝映,共同編織出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音樂篇章。米沙是唯一一位師承兩位大提琴巨匠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和皮亞狄哥斯基(Gregor Piatigorsky)的音樂家。他的演奏充滿深情的表達和細膩的情感,每次琴弦顫動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動人故事。他的演奏不僅技術精湛,更在於他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的詮釋。無論是古典大師的作品,還是現代作曲家挑戰性的樂曲,米沙都能以其獨有的方式賦予它們新的生命。而女兒莉莉則繼承了父親的音樂天賦,於鋼琴的領域中開創了自己的天地。她從小就展現出對音樂的熱愛和天賦,並在國際比賽中屢獲佳績。她的演奏風格靈動而富有變化,能夠將古典音樂的精髓與現代元素巧妙融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音樂體驗。米沙與莉莉的二重奏總是充滿了激情和火花,父女之間的默契和對音樂的熱愛在舞台上完美地展現出來。他們的二重奏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更讓人見證了音樂如何在代代相傳中不斷發展和創新。作為今屆「音樂盛會2025」壓軸節目,米沙與莉莉將演繹貝多芬、蕭斯達高維契、布拉姆斯及舒曼的曲目。兩人於2016年來港的演出反應熱烈,闊別多年,今年更適逢他們合作二十周年,樂迷實在不容錯過。

音樂盛會2025

日期:9月14日至11月22日

節目詳情: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groups_1840.html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