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發源於浙江省嵊州(古越國所在地)。自1930、40年代起,逐漸形成全女班演出形式,發展出以抒情見長,唱腔婉轉柔美,妝造典雅瑰麗的女子越劇。歷經各流派傳承,孕育出多位廣受歡迎的越劇名家。今年7月,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攜《孔雀東南飛》、《沉香扇》及《穆桂英掛帥》三齣經典劇目亮相中華文化節,向香港觀眾展現其剛柔並濟的獨特魅力。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首傳誦千載的樂府詩,經范、傅兩派匠心演繹下,早已成為戲曲舞台上的不朽經典。范派傳人吳鳳花與傅派傳人陳飛多年的默契合作,將焦仲卿與劉蘭芝的血淚詩篇,譜寫成舞台上的生死戀曲。吳鳳花憑紮實功底,細膩刻劃焦仲卿在孝道枷鎖與鴛鴦血誓間的心靈掙扎,悲愴唱段道盡萬般無奈。陳飛則以傅派獨具的柔美風韻,在翩躚水袖間,勾勒出劉蘭芝溫婉善良的天性與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柔情中見錚錚鐵骨。陳飛笑言:「我和吳鳳花搭檔近四十年,她的一顰一笑,我都能心領神會。我們在角色詮釋中融入了當代視角,賦予經典新的時代意義:劉蘭芝所遇的婆媳矛盾,實為古今共鳴的家庭難題;而焦仲卿在禮教束縛下的掙扎,恰如當代男性面對婆媳衝突的兩難困境。《孔雀東南飛》的當代演繹,印證了真正的經典無懼重新解讀。」越劇黃金搭檔為這古遠的故事注入現代情感,非但無損其韻,反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彰顯其不朽的生命力。
《孔雀東南飛》
《沉香扇》由吳鳳花與呂派名家花旦吳素英聯袂獻藝。吳鳳花飾演的布衣才子徐文秀縱使身著書僮裝束,亦難掩其帥氣儒雅、才氣橫溢。吳素英以扣人心弦的演技和唱腔,將尚書府千金蔡蘭英演繹得靈韻天成,引領觀眾沉浸於這場跨門第的愛情故事。吳素英談及:「傳統越劇多取材於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沉香扇》亦然,且為喜劇,笑點迭出。例如戲中徐文秀無處藏身,躲於床上卻正好被兄長撞破等橋段,皆為引人發噱的喜劇妙筆。」觀眾可在笑淚交織間,感受動人心緒的純愛之美。
《沉香扇》
作為紹興小百花「文武大戲」扛鼎之作,《穆桂英掛帥》由吳鳳花、陳飛擔綱,薈萃劇團精英,行當齊全,完美演繹「以武載文、以文潤武」的經典劇碼。陳飛以刀馬旦英氣亮相,將穆桂英的颯爽英姿與沉穩睿智熔於一爐,唱腔激昂高亢,盡顯巾幗雷霆氣魄。她闡釋角色塑造:「為凸顯穆桂英的元帥威儀,我通過高亢激昂唱腔展現其氣魄,並借鑒京劇剛勁咬字方式,使傅派的婉轉唱腔增添鏗鏘之力,更契合巾幗英雄形象。」此正正體現越劇「一人千面」的藝術精髓——陳飛憑聲腔神態變化,既能化身殺伐果斷的元帥穆桂英;又可轉為溫婉善良的劉蘭芝,塑造出歷久彌新的鮮活人物。
同樣英氣逼人的少年將軍楊宗保,由武戲功底深厚的吳鳳花擔綱。她將角色的豪情壯志穿透歷史帷幕,回溯藝術生涯,吳鳳花感慨:「1990年我首度赴港演出《穆桂英掛帥》,也是我初穿大靠之時。彼時體力之盛,與今不可同日而語。然經年舞台的反復錘煉下,我對角色的理解愈深,貼近愈甚。」目光投向新一代,她寄語殷切:「如今,年輕演員肩負著傳承重擔,其身影宛若當年的自己。我誠盼觀眾能多予包容,許其在探索中成長蛻變。願藝術薪火於青年手中延續,更期待紹百『第七代』學成後,綻放嶄新舞台風采。」
《穆桂英掛帥》
回望越劇來路,從嵊州山村邁向國際都市,每一步皆伴隨市場淬鍊與時代考驗。當下,面對多元文化衝擊與傳承重任,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砥礪前行:既竭力守護傳統藝術精粹,亦積極開拓新徑——拓寬題材邊界、排演原創劇目、培育新秀力量。箇中雖伴隨風險,須經受市場與觀眾檢驗,卻是一場關乎劇種未來的必要「突圍」。展望前程,越劇至2026年迎來120周年,相較京劇、崑曲、秦腔等古老劇種,無疑正值「青春」。其生命密碼在於善於廣搜博采、橫向借鑑,從姊妹劇種中汲取豐厚養分。劇團冀望透過此次獻演,深化文化交流,播撒越劇藝術種子,更懇盼觀眾持續支持,見證其成長與蛻變的每一步。
(資料由康文署提供)
[box]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
日期:7月18至20日(星期五至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520、$420、$320、$220
網址:www.ccf.gov.hk/tc/programme/the-peacock-flies-southeast-chinese-version-of-romeo-and-juliet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