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蘇軾《木石圖》11月秋拍

2018-09-11

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將於11月舉行,珍品當為蘇軾水墨紙本手卷《木石圖》,描繪枯木屹立於形狀怪異石頭一旁的景象,藝評家遂評為「猶如在驚濤駭浪中若隱若現的龐然生物與巨龍」,「猶有魚龍起伏之勢」,預料成交價逾4億元。

《木石圖》亦名《枯木怪石圖》,乃蘇軾任徐州太守時,在蕭縣聖泉寺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畫面長50厘米、闊26.3厘米,此為手卷形式,畫後有書法家題跋4首,分別出自劉良佐、俞希魯、郭淐與米芾之手筆,米芾與蘇軾為同代畫家兼書法大師,兩人均名列宋代四大書法名家。

Image description 蘇軾的《木石圖》(部分)為手卷形式,描繪枯木怪石,此作品將於11月拍賣。至於蘇軾另一幅畫《瀟湘竹石圖》,於六十年代由時任《人民日報》社長鄧拓(黑白照)以5000元人民幣購入,後來他捐贈中國美術館。

可分三段觀賞

且說蘇軾傳世書法《寒食詩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相對於他的書法,其繪畫可謂少之又少,在此之前,所有藝評家俱認定可靠的僅有3幅,其中一幅《瀟湘竹石圖》為北京中國美術館所收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則藏有一幅《雨竹》,第三幅為即將拍賣的《木石圖》,此為唯一的私人收藏。

《木石圖》可分為三段觀賞,除引首部分空白之外,畫心部分繪有枯木、石頭、草木等;第二段為劉良佐與米芾的跋文,由於年代久遠,劉良佐與米芾兩人跋文的紙張似乎被裁開後而看不清楚;第三段為元代藏家俞希魯與郭淐所撰跋文;印章部分可見40餘枚,涵蓋南宋、元代、明代等人鑑藏印,而清代之後並無任何鑑藏印。

最早可見的著錄,為古代書畫鑑定專家張葱玉在《木雁齋書畫鑑賞筆記.繪畫一》中所記:「紙本墨畫,無款,前作枯木一株,樹幹扭屈,上出二枝,樹根小草,作隨風披拂狀,中間較大者,上偃如巨然法,樹後巨石。」張氏除描述此一畫作外,復說明此畫的流傳狀況:「此卷方雨樓從濟寧購得後乃入白堅手,余曾許以九千金,堅不允,尋攜去日本,阿部氏以萬餘得去。」

古代書畫鑑定家徐邦達在《古書畫過眼要錄》中亦有記載《木石圖》:「東坡以書法餘事作畫,此圖樹石以枯筆為勾皴,不拘泥於形似。小竹出石旁,蕭疏幾筆,亦不甚作意。圖贈馮道士,其人無考。馮示劉良佐,良佐為題詩後接紙上。更後米芾書和韻詩,以尖筆作字,鋒芒畢露,均為真跡無疑。書畫紙接縫處,有南宋王厚之順伯鈐印。蘇畫傳世真跡,僅見此一件。劉良佐其人無考。」

收藏家龔心釗嘗言,民國丁丑年時到東瀛,得《木石圖》照片,帶回國內,民國丁丑是為1937年,可見在1937年前《木石圖》已為日本人所藏,張葱玉所提到的4個關鍵詞分別為北京方雨樓古玩店、濟寧、白堅夫、阿部氏;另一關鍵詞則為現藏於中國美術館的《瀟湘竹石圖》,乃北京方雨樓古玩店店主家傳。

流入日本原因

話說方雨樓為安徽人,民國時期旅居北京的著名古董商,既能鑑別書畫的真贗,又精於金石、碑版、古錢幣研究,徐悲鴻曾聘請他到藝專授課;上世紀二十年代,白堅夫為北洋軍閥吳佩孚之秘書,早年留學日本,娶日本女子為妻,他在方雨樓古玩店購買兩幅蘇軾的畫作。

那就是《木石圖》流入日本的原因,至於《瀟湘竹石圖》則一直留在家中;就在抗日時期,白堅夫賣身投敵,遂由國民黨送進監獄;及至抗戰勝利後,他出獄回到四川老家,1961年為艱難時期,為解決溫飽問題,白堅夫遂將《瀟湘竹石圖》放售,才由時任《人民日報》社長鄧拓以5000元人民幣購得。

至於《木石圖》,張葱玉與白堅夫商議以9000金購下,但白堅夫卻不同意,遂由阿部房次郎(即前述的阿部氏)以逾萬金所購得,藏於阿部氏爽籟館;阿部房次郎在1937年逝世,爽籟館可與美國顧洛阜漢光閣、王季遷寶武堂藏品齊名,堪稱海外私人中國書畫之收藏三甲,約略彌補故宮藏品之缺憾。

阿部房次郎為東洋紡織株式會社社長,早年接觸中國繪畫,為博大精深之內涵所打動;他關注中國書畫、玉器、銅器類等,於1937年5月因病去世,長子阿部孝次郎1943年將《伏生授經圖》等160餘件中國古代書畫捐贈大阪市立美術館,定於10月16日為阿部房次郎誕辰150周年紀念,而佳士得香港將於11月舉辦秋拍。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 : 占飛

Image description 蘇軾的畫作《木石圖》又名《枯木怪石圖》,有同代著名書法家題跋4首,圖為其中一首,出自書法家米芾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