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藝術】巴黎賽努奇博物館館長 細說潘玉良法國藝術生活

2018-10-11

潘玉良是上世紀的傳奇,在女性地位低落的清末民初,她出身貧苦,從小父母雙亡,被舅父賣進妓院抵賭債,幸運地碰上潘贊化,被其賞識兼迎娶,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更因為繪畫才華,成為中國第一代留學法國的女藝術家,堅毅爽朗性格,讓她衝破外界的歧視和標籤,熬過艱難歲月,開創出自己的風格,為中法兩地肯定。

巴黎賽努奇博物館館長易凱博士(Eric Lefebvre),研究一眾旅法中國藝術家15年,對潘玉良尤其感興趣,更來港策劃相關展覽。「在那時的中國,一個女人能實現理想,很不容易。潘玉良碰到的困難的確比別人大,但她享受的機會比別人也大。」

Image description 巴黎賽努奇博物館館長易凱博士(Eric Lefebvre)來港策劃潘玉良展覽。(吳楚勤攝)

易凱博士此行來港是出席「香港賽馬會呈獻──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展覽(即日至2019年1月6日,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展覽入口處放的正是她在1940年創作的《紅衣自畫像》,潘玉良的畫作有濃厚自傳色彩,以自畫像最知名。

傳言她進入上海美專後,第一次公開展出的作品就是裸體自畫像,當時連起用裸體模特兒都備受批評,可見此舉帶來的震撼。自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她每年也為自己畫自畫像,自畫像是處於弱勢的女藝術家面對世界的姿態,除了自己一無所有,卻也拒絕任何人的凝視,自己掌控如何將自己呈現。作為一個堅持穿旗袍的少數族裔,又是一個女人,這些畫作在法國社會也是異類。

潘玉良1895年生於江蘇揚州,原名陳秀清,後改名張玉良,10歲被賣入青樓,偶然認識新任海關監督潘贊化,獲其青睞,潘更在1913年為其贖身並迎娶入門,自此改姓潘。1916年他們定居上海後,潘玉良開始讀書寫字,並跟隨洪野學習繪畫,在1920年考入當時剛成立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成為該學院首批招收的女學生。當年她因為出身青樓,就算考得高分也不予錄取,後來校長劉海粟力排眾議,才得以成事。

Image description 潘玉良出身貧苦,10歲被賣入青樓,後來卻成為中國第一代留法女藝術家。(網上圖片)

最後展覽主辦單位

在學院內,她進步神速,更在1921年獲得里昂中法大學獎學金,成為罕有出國留學的女藝術學生,到法國後,她先後入讀里昂國立美術學院及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結交了同是學生的徐悲鴻等人。畢業後又去意大利羅馬皇家美術學院進修繪畫和雕塑,並因優異成績獲得津貼參加意大利國家美術展覽,作品更獲金牌肯定,消息傳回中國,媒體均以「為國爭光」加以讚譽。劉海粟力邀她回國任教,她也回到中國成為西畫系老師,舉辦個人展覽,成為當年罕見的女畫家和女藝術教授。但她的背景也曾惹來非議,畫作更曾成為攻擊目標,被惡意破壞。

1937年,她決定再去巴黎考察,參加世界藝術博覽會,卻因為中國爆發戰爭被迫滯留,一留就是40年,至死也無法回到中國。這次展覽的作品,是她在法國40年間的創作,也是她最成熟的階段。

收藏亞洲藝術的巴黎賽努奇博物館,與潘玉良淵源甚深,1977年,博物館舉辦了她生前最後一次參加的展覽「中國現代藝術家四人展」。易凱未當上館長的時候就已經着手研究留法藝術家,由此對潘玉良產生興趣,「她是女藝術家中成就最高的」。潘玉良的《紅衣自畫像》中,人物風格寫實,背景卻以平面、自由、顏色鮮艷的風格概括,有野獸派馬蒂斯的影子。而完成畫作後,她也用線條勾勒出主要輪廓,帶有東方水墨的筆意,顯示她早期融滙中西的嘗試。

Image description 1952年所作的紙本彩墨《希望和平》,反映潘玉良的心底願望。(安徽博物院藏/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圖片)

重點作品只剩草圖

潘玉良一直居住在巴黎蒙帕那斯區(Montparnasse)的狹小老舊房子裏,生活艱苦。但該區是藝術的搖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年輕藝術家,建立起不少自由工作室,類似私人畫室,歡迎任何人前去學習和畫模特兒,各種膚色、國籍的同學,都成為她筆下人物。

在三四十年代的法國,女性地位始終較低,當地女藝術家都一直爭取機會,成立多個協會,舉辦活動沙龍,建立屬於自己的空間,潘玉良也是當中常客。她多年來都是以畫女人為主,也喜愛畫女性群像,可會是個女性主義者?易凱笑說:「潘玉良自己沒有發表過很多文章,比較難下結論。但她幾乎年年參加法國女性藝術家協會的活動,也可看到她的取態。」

展覽其中一幅重點作品,是女性群像《我和我的女朋友在看繪畫》的草圖。畫作尺寸巨大,設定於園林中,中心是潘玉良自己穿着旗袍在作畫,旁邊則是她的女性白人朋友在圍觀、聊天或玩狗。在草圖中,她分別繪畫不同人物的姿態,試驗色彩能否相合,顯示其作畫嚴謹。

易凱表示,雖然這幅畫作已經無法追尋,只能靠草圖推想,但在潘玉良的舊照中,會發現她工作室中央擺的正是這幅畫,可見它對潘玉良來說有特別意義。「跟其他自畫像不太相似,潘玉良不是自己一個,而是婦女群體的一分子,靠她手中的畫聯繫在一起。而且園林的場景也有中國傳統文人雅集相聚的意味,卻換了在巴黎,出席的都是女性。」畫作中女性互助團結的情誼,不言而喻。

Image description 易凱博士研究旅法中國藝術家15年,圖為他在為學生授課。(受訪者圖片)

雕塑成就同樣突出

潘玉良以其裸體女性畫作見稱,從三四十年代開始就大量創作相關油畫。「畫裸體是古典西洋畫必要把握的技術,潘玉良卻把它變成非常個人的表達方式,在三十年代末已經超越了學院的影響。」她筆下人物寫實,有仔細的明暗對比和肌理,但顏色卻如野獸派的鮮艷,女裸體肌膚更可同時反映着紅光和綠光。

自四十年代開始,她開始以水墨創作裸體,陳獨秀對此讚不絕口,用「新白描」來形容當中風格,肯定其獨創性,也給了她很大鼓舞。這「新白描」作品創作了不過數年,在1942年就被法國巴黎市政府收藏,肯定了其創新性,「證明那是重要的中西結合作品」。

她筆下的女人神情姿態都非常自然,沒有一種被凝視的自覺,藝術家恍似不存在,「潘玉良正是想表達這種自然姿態」。五六十年代,她的作品開始成熟,作品尺寸愈來愈大,彩墨作品更融入了不少油畫技法,人物姿勢充滿複雜動態,尤其是跳舞的姿態,顯示她對繪畫語言的自信。1952年的畫作《希望和平》正是這時期的代表作,裸體女轉身背對畫面,手執白鴿,象徵對和平的渴望,人體線條是一筆勾勒而成,充滿氣韻,然而卻仍有豐富的肌理變化。她更將新印象主義油畫的點描法與傳統山水點染技法融合,在畫紙上逐點渲染,給予皮膚質感。起初這些點染痕跡仍非常明顯,略顯突兀,到了六十年代,筆墨的痕跡才開始變得自然和諧。

在裸體創作外,經常遊歷寫生的她也創作了不少風景畫,後來她將兩者結合,繪畫自然中的女性裸體群像,並以《春之歌》的題目貫穿。這批作品融合中西技法,傳統水墨風景為背景,人物形象卻有古希臘羅馬雕像的影子,而構圖則像高更畫作,「把兩個文化傳統融合。」無論中外,總有一種長生不老的烏托邦傳說,畫中盛開的桃花,也讓人想起傳統避開戰亂求安逸的桃源神話。

除了畫畫,潘玉良也有雕刻作品,展覽正展出了她為自己作的人頭銅雕和人像版畫。其墓碑上用的也是此雕塑的照片,證明其重要性。這個雕塑像的特別在於它的不對稱,潘玉良側頭低垂,神情剛毅,臉轉向下,顯示她坎坷人生中的哀思愁緒,以及倔強不屈的性格。

易凱博士總結:「在同年代的留法藝術家都是繪畫為主,只有她在雕塑上成就有這麼高。」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Image description 除了女性裸體畫,潘玉良也有不少風景作品,圖為《河上泛舟》。(安徽博物院藏/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1951年潘玉良為自己創作的銅雕《自塑像》,現為賽努奇博物館收藏。(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圖片)

Image description 潘玉良的《雙女扇舞》。(安徽博物院藏/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