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占飛:封城vs戴口罩

2020-04-06

西方社會大規模實施隔離或封城政策,但口罩方面依舊不積極推廣;香港則相反,疫魔肆虐下口罩如護身符,大家深信只要戴上口罩就能保平安。

不少港人認為歐洲「仍然唔知死」,不肯戴口罩,而香港拖到昨天,終於局部封城,包括不准非香港居民入境,及限制酒吧不能賣酒等。醫護紛紛拿起紙牌呼籲大家留在家中,果然見效。

畢竟這是香港,一個不可以「手停口停」的地方。

上周六因有公事,無可避免地要去銅鑼灣。果然人潮回來了,24小時惠康及宜家家居坐落的街道,又或者崇光百貨對出的馬路,再現人頭湧湧的情景。至於西方地區,「封城」後的城市已儼如死城,最旺的是超市,人們排隊儲糧。一張新聞圖片顯示,英國人在超市仍然不戴口罩,戴口罩的是一位亞洲女士。

直至截稿前,封城(Lockdown)的西方地區包括:美國如加州、新澤西州;歐洲方面則有意大利、西班牙、捷克、比利時、法國、德國等等。一些地區只用勸喻字眼,一些地區則較嚴厲,如法國政府宣布人民在這段期間只可因工作、買食物、看醫生而外出,否則會被判罰款。英國雖然被指是佛系抗疫,但都勸喻市民不要外出。

Image description 意大利封城,羅馬的名勝特雷維噴泉空無一人。(新華社圖片)

歷史悠久

因應傳染病而實施的隔離(Quarantine)政策,早於十四世紀執行,其時黑死病蔓延,由疫區而來的船隻抵達威尼斯港口,必須停泊40日,船員才可以登陸威尼斯。「Quarantine」由意大利文Quaranta Giorni而來,意思正是40日。

「封城」也歷史悠久,在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之間,倫敦就多次因瘟疫而要關閉公眾場所如劇院,大文豪莎士比亞在閉關期間創作多部著作,包括《李爾王》(King Lear)、《維納斯和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惡有惡報》(Measure for measure)等。《惡有惡報》的故事背景更是有傳染病蔓延的維也納。

法國作家卡繆(Albert Camus)的著作《瘟疫》(The Plague,1947),也有形容封城時人們的處境。「封城最突出的後果之一是,人們面臨事先毫無準備的分離。有些母子、夫婦、情侶在幾天前還只作了暫別的打算,他們在車站的月台上說了兩三句叮嚀的話後擁抱道別,滿懷着人類愚蠢的信心,以為過幾天或最多幾個星期又能見面。親人的別離對他們的日常事務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可是突然一下子,他們發現自己已陷於遠離親人,無依無靠,既不能重逢又不能通信的絕境。」

現代社會好多了,因為我們發明了通訊網絡。

不少環團警告,目前每天全球丟棄的大量口罩,將產生連鎖式的環境問題。以香港為基地的環團組織Oceans Asia創辦人Gary最近在索罟群島的海灘上行了100米,已拾到70個棄置口罩。一周後他返回原地,又有30個用過的口罩在海灘上擱淺。然而,無論口罩是否妥善包好放在垃圾桶或胡亂扔掉它們,它們都有機會漂到海洋中。口罩的主要材料是不織布,即是塑膠。塑膠進入海洋後被魚類吃進肚子,又有研究指出塑膠已能變成微粒在空中飄浮進入人體以至肺部……(若想詳細了解,可到「國家地理雜誌」網站找尋〈塑膠微粒正在從天而降〉的文章)。香港人若拿自己的尺放在歐美人士身上,全球70多億人口,假使十分一人口每天用一個口罩,有沒有想過這些口罩膠粒最後有幾多流入食物鏈?

Image description 英國政府呼籲國民尤其高危人士減少外出以至自我隔離,超市最旺,但不少市民還是選擇不戴口罩。(法新社圖片)

Eyam示範

談到隔離或封城,英國小鎮Eyam在數百年前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

話說在1665年,一大捆布料從倫敦運送到Eyam,上面有些跳蚤,而跳蚤帶有鼠疫病毒。裁縫的助手因處理布料而成為該小鎮第一個感染病毒死亡的人。

在短短3至4個月內,42名村民相繼去世,有村民醒覺決定要逃出Eyam。但是新來的牧師William Mompesson認為Eyam要防止疾病蔓延到鄰鎮,首要做的就是封鎮,沒人可以進入,也沒人可以離開。

村民用石頭起圍牆,在石頭鑽孔,把硬幣放在孔裏。外面經過的人把錢取走,並留下糧食作為交易。牧師亦找來一個伯爵做最強的後盾,伯爵答應在封鎮期間運送糧食及物資過來。小鎮重開之日(疫情維持了14個月),該鎮有260人死亡,全鎮人口估計只是350至800人之間。一些學者認為,假如Eyam沒有封城,可導致以千計的死亡數字。

Eyam村民亦成為傳染病學書中常被提起的英雄。

撰文 : 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