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於2003年4月7日,在日本科學省精密機械局出生,身高約一百三十五釐米,體重約三十千克,動力來源是原子力引擎,製作者是天馬博士。天馬博士的兒子因交通意外死亡,痛失愛子的他為了紀念兒子於是製造了阿童木。這就是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蟲(Osamu Tezuka,1928-1989)在50年初創造動漫角色「小飛俠阿童木」(日文原名:鉄腕アトム,英文譯名:Astroboy或Tetsuwan Atom)的基本資料,也就是陪伴著萬千小朋友成長的首代「人工智能」偶像。
儘管年月增長、生活奔波,大家對歡樂童年總懷抱揮不去的濃厚情感,而像「小飛俠阿童木」這樣的經典人物就更是一整代人不可泯滅的集體記憶。「小飛俠阿童木」故事設定在21世紀的東京,一個虛擬的未來世界,主角阿童木是一個擁有人類智慧情緒的機械人,他不但力大無窮、目能透視,更可以飛天遁地。這個勇敢,聰明,正義,有十萬余馬力,可以上天入地的小機器人幾乎是人見人愛。為慶祝阿童木15歲生辰,香港佳士得將於 5 月 29 日舉辦的「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拍賣上,特別一個「鑽石阿童木」擺飾(估價:400,000-600,000港元/ 50,000-78,000美元),雖然估價有限,但在許多「老孩子」心目中可卻是無價珍寶。
佳士得亞洲區珠寶部主席石麗華表示:「為慶祝阿童木15歲生辰,我們誠意呈獻這個『鑽石阿童木」擺飾,由18K金打造,以精密技術鑲嵌超過1500顆寶石,包括20.43克拉鑽石、10.68克拉紅寶石以及1.70克拉祖母綠,胸膛更可以打開,內藏一顆心形紅寶石,無論樣貌、表情和動作也栩栩如生。「鑽石阿童木」由構思、申請專利、搜羅材料、倒模到最後鑲嵌寶石,歷時超過一年。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打造胸腔活門與裡面的紅寶石心臟,以及製作頭部和手臂的活動關節。」
這件別開生面的作品於2003年4月7日,亦即是阿童木的誕生日,在東京日本橋的高島屋百貨公司首次展出,之後亦參加了數以十計的展覽會。作品面世時引起媒體關注,亦受到電視及報章的廣泛報導,例如日本經濟新聞、毎日新聞、東京新聞及朝日新聞。當時估計其價值達到100萬美金/780萬港幣。
「小飛俠阿童木」於1951年首次出現在漫畫上,當昤還只是作為配角人物,直至於1952年至1968年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才一炮而紅。1961年,手塚治蟲創辦了蟲製作公司,首先把其製成動畫,從1963年元旦起在電視臺播放,成為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後來也成為中國引進的第一部國外動畫。作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國產電視系列動畫,這部動畫在電視臺連續播放四年,創下並保持未曾有過的高收視率,卷起了一股巨大的熱潮。「小飛俠阿童木」在1980年和2003年分別被再次改編為新版動畫,並且在2009年推出CG版電影。這套被喻為日本動漫先驅之一的漫畫,風頭一時無兩,時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
手塚治蟲於昭和三年(1928年)11月3日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中市,在兵庫縣寶塚市長大,是著名漫畫家、動畫製作人。本名手塚治,因自幼喜愛昆蟲,故於1939年取了「手塚治蟲」的筆名。1945年入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翌年開始在《少國民新聞》上連載四格漫畫《小馬的日記》,從此走上漫畫之路。手塚治蟲確立了日本漫畫的敘事方式,對日本動漫畫界有著重大的影響。在他45年的創作生涯中,手塚治蟲畫了50多萬張、15萬頁漫畫,僅僅收集在《手塚治蟲漫畫全集》的作品就有400卷。
手塚治蟲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從兒童生活、科幻、偵探、自然、歷史、傳說,到文學、醫學、宗教、音樂、哲學等。他的讀者從兒童、青年到中老年人,包括社會的各個階層,而「小飛俠阿童木」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手塚治蟲的後期作品著重向人性、生命、宇宙的更深層次去探索。他的漫畫中那些帶有人性的哲學思想以及對人性醜陋的揭露,對二戰過後的日本少年產生巨大的影響。手塚治蟲於平成元年(1989年)2月9日歿。他強調「不尊重生命與忽視精神世界的科技發展,一定會導致人類和地球的滅亡」,所以重視「生命」和「心靈」手塚治蟲留給後世的啟示。而這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在他去世後也仍然被人不斷懷念,被尊為「漫畫之神」。(文:Patrick Chiu,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