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我的藝術影響】 03 Ellen Pau 回看受過的藝術影響

2019-03-25

作為Videotage(錄映太奇)創辦人之一,Ellen Pau(鮑藹倫)是香港走在最前的錄像媒體藝術家之一。完成早前在Para:site舉辦的回顧展,Ellen回看自己受過的藝術影響,當中不少,如父親手造的喇叭,他帶自己去的旅行,一切一切都要由家中談起。

TEXT BY 何兆彬

Image description Ellen Pau(鮑藹倫)Photo by 何兆彬

1. 父親手造喇叭
「我首先想起的,是爸爸替我造的喇叭。我記得他用發泡膠造出來,像骰仔一樣。我使用時, 將他它掛?,好得意。我小時候喜歡聽收音機,喜歡聽歌,夢想是做DJ,在電台播喜歡的歌。如果能在歌與歌之間,接得靚,就很有滿足感了。爸爸正職是醫生,但喜歡手作,他還做了很多,雖然都不見了,我都記得。它們像兒時看《阿拉丁》神燈,或看占士邦的Gadget一樣,看來像相機,但其實是噴迷暈藥的武器,是有Magical Power的!看過這些東西,我每每拿到玩具在手,都會試圖改變它用途。」

Image description Ellen手上的「碧麗珠」是她的作品,她仿傚美國坊間售賣的假碧麗珠瓶,底蓋可以打開,以放置貴重物品。另一重意思,是借用碧麗珠英文名「Pledge」有保證、承諾之意,暗喻中國政府對香?五十年不變的政治承諾。



2. 藝術家Len Lyo
「談到改變用途,例如菲林,我最初用Super 8(超八)就不會學正確用法。後來因為上了一個澳洲Artist(Len Lyo)的Workshop課程,老師教導我們在菲林上刮去藥膜,塗上顏色,又或打洞,將電影菲林變成材料,這對我來說很Inspiring!當年香?拍很多武打片,我跟朋友借過丟棄的35mm NG菲林回來,畫面上都是NG的打鬥,我用上以上幾種方法,用海棉 把影像抹掉了。這個概念,是將影片的層次變成你的材料,將電影將成你的畫布,變成了你的Handmade電影。那年代的東西真的是Handmade的,我有時會想,現在的Home Movies還算不算是Handmade的呢?」我喜歡手作、有觸感的東西,我的作品《I Can Only Talk to Stranger》,是找朋友在我背上擦上Latex,待乾了後,再剝出來。它有我的皮膚毛孔、毛髮,它是一個Handmade的Screen(幕)。」

Image description 藝術家Len Lyo (網上圖片)



3. 1970年世界博覽會(大阪,1970)
「朋友常提醒我,他們問:小時候你常跟家人去旅行,有沒有影?你呢?有啊,1970年我才幾歲,跟家人去大阪世界博覽。我記得見到那座太陽之塔,圖騰上有太陽、眼睛鼻子,這一次對我來說是Eye Opener(大開眼界),我對那Image永遠記得。印象很深,是美國館當時在放映Video Projection,當年香?仍未有投影機呢 !場館內有很多Moving Image,我當年都看不懂。我記得音樂也很古怪,長大後回想,應該是有播放John Cage的音樂。對了,我長大後來翻查,才知道是E.A.T.(Experiment and Art Technology)這組織主辦的,他們成員有工程師、藝術家等,全部?是勁人,例如John Cage、Lucinda Childs、Öyvind Fahlström、Robert Rauschenberg等人,當年我連他們名字都不知道。」

Image description



4. Optical Printer (光學印片)
「因為從小看到這些,我開始對Art & Technology很有興趣。我對Gadget亦很有興趣,所以到了12歲,當學校有黑房,我就開始學。後來到了美國,我第一個Course就是Optical Printing(光學印片),因為黑房對我來說就像Video,我怎樣加特效──等於現在大家用After effect,做後製,在相片年代時,我們?是用Optical Printing的方法去做。Handmade跟Optical Printing其實很類似,Optical Print可以將相片複製,其實跟最初剪接Video很類似。因為當年沒有電腦,做法上,只可以由一個來源Copy去另一個,像Duplicate(複製)一樣。我做Video,?會用菲林的方法去看Video,每一個Effect都會想為甚麼要加,希望賦予到意思。」

Image description

5. 進念.二十面體
「我在進念的經驗很Inspiring,遇上很多使用不同Media的人、用字的人、 用身體、用舞台的人,在他們的工作裡面,我見到他們怎處理空間、顏色、視覺,甚至是身體的動作。所有會動的東西,在空間裡怎處理,都是有所不同的。我在1986-1999左右,替榮念曾很多劇場做紀錄,所以,我在攝影機後面,會認真觀察他怎安排動作、 出場入場、聲音、劇本等等,每件事怎樣開展,最後成為一個完整作品。

Image descriptio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