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BY CHRISTOPHER LAI PHOTO BY BEN TAM & JCL
製衣家族出身,數十年設計經驗
「我入行之時是八十年代,當初並未擁有自己的品牌。」Joanna「那時已經有 Walter Ma、Lu Lu Cheung 等香港設計崛起,後來我們有了自己品牌也去了參加香港、東京時裝周。彼時品牌名字叫 Flair Moda,由我的母親創立。她見我由細到大都喜歡畫圖設計衣服,又有工廠生產,於是聘請了德國人設計師,由我 coordinate 整個品牌。然而出品不太成功,五年後由我親自指導設計。」在大學修讀商科的 Joanna,半途出家開始了時裝設計:「媽媽曾鼓勵我修讀時裝設計,但我有點反叛,數學不佳卻偏偏走去唸商科——其實心裡想:那時最紅的是劉培基,也主要是幫明星造衣服,我很難成功吧?」結果,兜兜轉轉Joanna又回到了時裝設計,也有點命中注定的感覺。
回想最初對時尚的印象,Joanna 十分興奮:「我大約六、七歲就常常在這裡(工廠),所以一直也不希望搬走,這裡是我們的起源和基地。印象最深刻是公眾假期去旅行,都是跟全廠同事一起去。六、七十年代香港製衣業十分興旺,我們會帶工友過年過節出外遊玩。我爸爸媽媽一生的時光也花在這裡。他到歐美出差,我也有機會到當地的時裝百貨開眼界,小時候就喜歡上時尚。」談到與眾多時尚百貨公司合作,Joanna指這些經驗對於她發展自己品牌十分寶貴:「有十年時間與伊藤忠合作時,十分辛苦。一年要飛很多次,而且學懂了對質素的要求,因為日本人客的要求的確極高。我們自己有廠房生產,做到控制質素。日本人對別人的專業也有尊重,只要他認為你的設計是可以賣出的,並不會有太多多餘的意見。這也讓我學到:你永遠不會贏晒。我的確不是日本人,也試過做了一些沒那麼好賣的設計,但學懂了妥協。」
「香港製衣業已錯過了二十年。」
「有一次接了一批晚裝設計的訂單,數量要比平日要多,差一點就出不到貨。」Joanna繼續分享她的製衣經驗:「我們除了設計也要兼顧生產。腹大便便時仍然要飛到東京參加時裝展,當然辛苦,但成功感是很大的。」面對今天的香港製衣業式微,Joanna仍然熱血有火:「我比很多設計師幸運,擁有自己的廠房,不能抱怨太多。但是我們面對最大的挑戰,是缺乏人才。譬如這幾年疫情之下,我們上不到大陸,想把廠搬回香港,但根本請不到打版師傅和製衣工人。」去年十月, Joanna 把 Joanna Chu Liao 翻新,以小型系列發新出發, 招聘一位設計師,卻收到了一百份申請。「你想想,香 港根本沒有人請 designer,他們都只能轉工不做設計, 另一方面卻沒有人應徵製衣工人,我想問問政府:PolyU 的配套是怎樣的?為什麼香港曾經是可以做到 OEM,一返晒大陸香港就關閉所有工廠,有想過設計師可以到本地品牌就業嗎?我真的替時裝設計畢業生很感到不值,我們錯過了二十年!另外,製衣業訓練局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我完全請不到人製衣?為什麼香港就只餘下金融、炒樓、炒賣可以從事?為什麼不可以再工業化,養活更多人?」
至於對於個人品牌的再出發,Joanna 先從名字切入,解說品牌背後的理念:「JCL,除了是我名字縮寫,這是我一向的設計理念:JCL 是 Juxtaposition、Creativity、 Luster , 而精神上 JCL 也代表着品牌對世界的責任,品牌與容人同樣愛護和關懷身邊的人和環境,分享 Joy、 Care 和 Love :JCL 也代表着客人的性格Judicious、 Chic、Light-Hearted 正是新一代女性的特性,她們內外兼備,打得又玩得。」Joanna指她的客人,都是有思想 有個性的女人,有家庭也有工作,生活很忙碌,打扮要滿足不同場合,對社會有參與,所以在設計上,盡可能合乎她們的生活方式。
近年時裝工業講究可持續發展,同時作為設計師和生裝商的Joanna對這方面又有何洞見?「為行業灌注社會責任和環保意識,一直是我們品牌哲學重點之一。我們信奉『量少而精』的理念;精心挑選優質的耐用物料,將其轉化成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可持續衣品。我們與客群同樣愛護和關懷身邊人和環境,通過採用對社會和環境負責任的環保生產流程,務求減少浪費和囤積。 雖說時尚潮流是隨着環境和趨勢而演化,但我們崇尚永恆和經典之美。我們的跨季節和跨年代服式系列,風格歷久常新,可以不斷再穿著,就是可持續時尚的本質。」
從一個製衣家族成長,Joanna 表示不一定要由家族成員延續她的品牌:「They can continue(指向她的員 工)!我相信有心做的人可以繼續做。我希望有心入行的人和我們的同事可以一直做。Rebranding後,JCL 再不只代表我自己。」說好香港故事,靠的肯定不是只有從上而下的政策,甚至不是一位「英雄」,而是像 Joanna所說的「有心做的人」,但願香港有更多有心人,為時尚出一分力,也希望政府有更多配合再工業化的政策,群策群力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