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研機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有關溫室氣體排放下,「海水上升對地理影響」的研究。有香港報章以「2050西九機場啟德或淹沒」為標題,重點關注海水上升對土地供應、國際聯繫及強烈颱風等影響。報告更指出珠三角等地方亦會受牽連。
雖然香港天文台對研究結果有保留,但個人覺得作為醫生,有責任對市民提供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皮膚健康知識。為此,我特意搜尋全球醫學文獻及英美歐等專科醫學大典,奇怪的是報道不多,只有用中學時的科學課程基礎,嘗試理解各樣數據,在此更多謝在紐西蘭工作的舊同事Amanda Oakley教授提供資料,紐西蘭重視氣候科學,希望對讀者略有啟發。
導致因果大災難
首先,我們先看看全球暖化的互為關係。
1)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甲烷(Methane CH4)、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 N2O)及鹵化碳(Halocarbons), 這些氣體能吸收紅內線而將熱能保存於大氣層內,否則地球平均溫度會下調。然而,溫室氣體過度排放會帶來壞影響,其中在化石燃料及森林移平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碳會被海洋和植物吸收。
2)溫度提高:冬天變暖,北極溶冰, 夜間升高溫度比平均更厲害。
3)降雨不均:溫室氣體提高地球溫度,影響地球的水周期,地區變得極端乾旱或水災。
4)颱風:海洋吸收了九成的熱能和溫室氣體,熱能提供能量給颱風,帶來更多雨量,增加風暴破壞力。
5)海水升高:近岸水災及地下水鹽化下,減少食水來源;海水因二氧化碳增加變酸,氧量下降令海中生物減少。
6)厄爾尼諾南方震盪:東太平洋每5年一變的水溫,較高水溫會造成颱風、水災,引發疫症如霍亂、登革熱等。
7)人口轉移衝突:很多地區因災害或水源不足變得不宜居住。
從以上7點看來,大家可見「氣候變化」不是單一風險,而是幾何級的互為因果大災難。對於健康,相信會帶來以下各方影響:
A.皮膚細菌和真菌感染:是極端天災後最常見,因為高溫、污水積聚加上汗水、分泌增多等,有利病菌孳生。其中手足口病的腸病毒可透過糞便或呼吸分泌接觸,於兒童群體傳染。有研究指平均溫度每升高攝氏一度,發病率增加10%。而真菌在濕和熱的環境下繁殖最多,容易引致手腳癬(Tinea)或膿胞病(Bullous impetigo)。
B.紫外光損傷:高溫令人們少穿衣、 長時間生活於戶外,或在沙灘暴曬等因素,增加出現皮膚老化、角化症、色斑、太陽灼傷及各種皮膚癌等機會。
C.皮膚炎症:敏感症狀因濕熱環境令花粉、塵、真菌分布改變增加,其中接觸性皮炎於高溫因多出汗更易發生,汗水將致敏原散布,更易大範圍吸收後致敏。而異位性皮炎(濕疹)亦因極端溫度、濕度及塵蟎增多而普遍。高溫更會令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出現潰爛紅斑;大量出汗也會引致痱子或粟疹及暫時性鬆解皮膚病。
D.介體或高溫載體傳染:不潔擠迫環境及積水會有利害蟲孳生,例如被蜱(Tick)叮咬後有機會患上萊姆病(Lyme disease)、巴貝蟲病(Babesiosis)及立克次體病(Spotted fever rickettsiosis);蚊子則會傳播虐疾、登革熱、寨卡病毒或豬腦炎。
E.水載體傳染:豪雨、水災在全球暖化下泛濫,水源更易被污染或因天旱而不流通變為死水而帶菌,散播傳染病,包括細菌(大腸桿菌、彎曲菌、傷寒、霍亂)、寄生蟲(弓形體、隱孢子蟲病)、病毒(肝炎甲及戊、小兒麻痹、諾沃克病毒腸炎)及腸蟲。
F.食物載體:乾旱令淨水缺乏,無法供應煮食及清洗,使食物易受污染。其中在粟米、花生及腐菜中的曲霉菌產生的黃曲霉毒素,可導致肝病、癌症、免疫系統失調、生長遲緩。有關藻毒亦要注意,因海洋暖化、缺氧,令魚類減少而引起紅潮、綠潮,海產含毒,可透過口腔、呼吸系統、皮膚入侵,亦可能有神經毒素、皮膚毒素等。
G.高溫傷害:高溫易引起山火,增加燒傷機會。
少用空調減浪費
哪些人最受氣候變化影響?嬰孩和幼童、長者、孕婦、戶外工人、運動員、沒有空調工作間的工人、對當地不熟悉的遊客、慢性病患者如腎病、酒精上癮、認知及行為有障礙如柏金遜症、腦退化及發展遲緩者等,都需要多關顧。
全球暖化下,從文獻搜集中發覺,各衞生組織看來未有具體政策應付。我們可以做的如再生能源的應用、森林再植、城市設計避免熱島效應、家居保溫、通風少用空調、多選用本地食材、天然光線、多菜少肉、減少浪費食物、不用即棄餐具、多步行等。
健康地球,健康人類。
撰文:葉榮根醫生_英國及香港皮膚科專科
[信健康] 捍衛肌膚非難事,護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