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藝術vs公共藝術
Hip Hop與塗鴉令MC仁聲名大噪,他是主張反建制、誓死擁抱街頭文化的藝術家。「Rap和塗鴉的思想發展是一樣的,均起源於紐約的貧民區,崇尚個人表達、自由表達、自發表達。」大型塗鴉是把公共平面當成畫布去交流及集體畫畫,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這麼多人自發性、共同參與的藝術運動。自由世界,人人可以平等表達。
有趣的是,講求反抗的藝術、思想與運動都同時堅持着個人的自由,以及集體的平等、複數的合作。史上最大的塗鴉牆便是柏林圍牆,一面全是塗鴉,一面全無,正反兩面昭示着人類得到表達自由後的運用模式。經過幾十年發展,塗鴉已被分類為街頭藝術(street art),甚至被視為公共藝術(public art)的一部分,但它不像大型銅像那麼嚴肅、穩定、年月長久、受官方認可;塗鴉自成一套美學:流動、幽默感、反叛,堅持與建制玩貓捉老鼠的惡作劇遊戲。
MC仁在香港塗鴉界有教父之稱。他追求個人化的顏色與質感,不會預先畫好底稿,講求即興發揮。他早期的漢字塗鴉令人一見難忘,現在更追求觀念的碰撞,如參考中國畫裏關於建築物的表達方式:用都巿任何一面牆上描繪中國古式的琉璃瓦片,把它變成另一堵牆,中西古今的觀念便在街頭碰撞。
讀哲學的朋友笑說,香港人欠缺抽象思維訓練,而法國高考的哲學題目已經可以考倒專修哲學的香港大學生。MC仁的抽象思維能力遠勝於許多香港人。他在法國讀書時傾向觀念藝術,「觀念藝術就是哲學家的哲學運用,但在文字以外的哲學實踐」。觀念藝術不囿於單一藝術形式。
觀念有其普世性。MC仁勇於拋棄舊有觀念,他認為吸收外來文化之時,須與本身的文化融會對話,如有良好的辯證,便會成為一種普世語言(universal language),全世界都能懂──比如塗鴉的圖像語言。
觀念有時為我們削減現實中的困擾。MC仁重視自由表達,從HIP POP走向詩,甚至拿走了音樂形式。他傾向將粵語視為「詩」,而非已被流行音樂工業全面佔據的「詞」,流行對他而言是要抹走的污點。
觀念有時又可延伸至無盡。不斷地質疑、推翻、取消:MC仁想要做一件不死的藝術作品,那可不可以無展覽期?可不可以無特定的展覽地方?可不可以無特定的藝術家和創作者?於是他開啟了一個明信片計劃:收集世界各地寄來的單據、包裝紙、避孕套、煙頭、登機證、菲林底片、明信片、藥丸、玩具……這種種複雜瑣碎私密之物,震撼力乃因它們本來自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觀眾去看明信片,受推動而面臨抉擇:自己是否也要參與,成為藝術家?MC仁作為藝術家,其實更像策劃人,或更簡單,一個想法的發起人,觀念藝術家常常是開始一個運動。
此即前衞藝術的特質:它激發人們主動創作,而不止於被動欣賞。而前衞的表達背後往往有觀念作為支撐。MC仁重視思想上的準備,並借助禪修及冥想,製造思想上的清空狀態。周伯通不是說,空碗才可以盛飯,空屋才可以住人?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好想藝術》第五集將於10月23日(星期三)晚上7時在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文:鄧小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