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八十後麥浩晃(Kenny)是個另類,他以「吾湯吾水」——一煲愛心涼茶、靚湯的功夫迷倒家中兩個女人。廿四孝乖仔當年為媽媽回涼茶舖工作,現在又變身愛妻號為老婆煲湯。願意下廚的男士最能捉住女人的心,難怪其愛心涼茶及湯包在短短半年內於網上得到過萬Like。
自小在藥材堆中打滾的Kenny跟店裏的學徒一樣,叫自己的媽媽(麥太)做「太師傅」。在這位老師身上,他學到的不只是配藥、煲湯、煲涼茶的技巧,還有「為所欲為」、放手挑戰的精神。「這四個字對我來說並非負面,因為媽媽的人生就是這樣瀟灑,只要有了決定,就算旁人不支持,她亦會堅持下去。」廿幾年前麥太一手一腳開涼茶舖正是最佳例子。
當年麥太為了生計,49歲才創業,頂手做雜貨兼涼茶舖。她回想道:「我懂得的不多,只能做車衣。以前過了三十幾歲要找工作已不易,香港工廠北移後自然失業。」年紀大難受聘,惟有做「自僱人士」,而且糧油雜貨也正好是自己的生活所需。後來因為涼茶包、湯包深受歡迎,麥太乾脆賣煲好的,成為幫街坊解決疑難雜症的「太師傅」。
中醫講望聞問切,麥太同樣有望望客人面色、舌頭、問症狀,就知道對方需要喝什麼涼茶的本領。「有時熟客來到就似被點穴,幾個人一入舖就同時伸出舌頭,看也看不及。相處了廿幾年,街坊一家爸爸、媽媽、仔女要喝什麼我都一清二楚。」她笑說。
雖然哥哥、弟弟、大嫂都是中醫,不過麥太反而相信良藥未必要苦口。所以一有機會她就改良涼茶配方,撇除又苦又澀的藥材,以功用相同的材料取代。兩母子異口同聲道:「我們不以碗或杯為單位,客人一喝便要喝一樽。涼茶不是西藥,不能要求它馬上見效,喝完先感受到的是腸道更舒暢。另外受日本綠茶啟發,我們只落少許糖,味道不會太甜,喝完口中會有回甘。」
「適合保健坊」剛開張時,Kenny只是個小六學生,可他卻願意捨棄玩樂的時間去看舖,只為媽媽可以多睡片刻。「小朋友當然想玩,但媽媽一個人實在太辛苦。所以從小我就幫忙收拾藥材、煲涼茶、隔渣起茶。有時媽媽太忙碌,直接給我湯包就叫我回家自己煲。」潛移默化中,Kenny亦成為不遑多讓的家庭「煮夫」。
2006年,Kenny辭去市場營銷的工作,全身投入涼茶行業。麥太坦言做街市試過被人看不起,兒子卻從不嫌棄做「街市佬」,在又濕又熱的環境下煲涼茶。Kenny 道:「離職時有同事質疑我這樣做的價值。最記得有舊同事問我有沒有10年計劃,又指我辭職開涼茶舖會與時代脫節。若按照他所說繼續打工,現在我的人工可能已由1萬跳到4萬元。但這樣我還會向外闖嗎?我反而覺得要試就要趁年輕,總比有一定收入、地位、負擔後再挑戰來得容易。」
今年Kenny為了媽媽的健康要她退下來,正式接棒成為主力。除了與網上購物平台及外賣應用程式合作外,他年中推出的湯包品牌「煲湯」亦大受歡迎,十年後總算交出一張不錯的成績表。麥太說:「我們這代人只會實實在在工作。初初見他不停看電話,我還罵說浪費時間,原來他在經營網購。」見兒子忙不過來,到新舖客串的麥太邊說邊忍不住露出自豪的笑容。
「煲湯」其實也是由涼茶舖變奏而來的,至於契機則是Kenny生命中另一個最重要的女人──老婆。這位暖男代表分享道:「老婆大肚當然要親自煲湯調理,由懷孕、 分娩、坐月、餵哺,整個過程都有不同的需要。太太和朋友分享後,發覺原來其他媽媽都很需要這類湯包,能夠自己做且有人教路就更加好。現在亦有不少貼心的男客人請我們設計湯包,為太太調理身體。」
大搞湯包之餘,Kenny不忘改變涼茶舖只有伯伯婆婆才會光顧的舊有形象。除配合現代人口味,專攻低糖少甜的路線, 「適合保健坊」也會按時令推出涼茶。「最經典是祛濕茶。香港天氣潮濕、出外用餐味精多,加上港人遲睡覺,導致濕氣重又有虛火。祛濕茶可減輕疲倦感,同時能避免牙肉腫痛和頭痛等症狀。至於新加入的有雪梨水、洛神花紫貝天葵、黑糖薑母茶,希望在年輕一輩間涼茶亦可普及開去。」
至於湯包同樣有祛濕湯、清補涼、茯神湯這類基本款式,最近的人氣產品金蟲草螺片湯、無花果海椰湯和三冬湯就尤其適合現在的天氣,潤心潤肺。晉身為爸爸的Kenny又分享了兩款專為孩子而設的湯水:「太子參可改善體質、對抗鼻敏感,有助小朋友發育。而小兒獨腳金茶則有開胃、去積滯、清熱的作用,令小朋友便便順暢之餘,生牙仔時亦不會『忟憎』。」
撰文:陳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