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番茄復古更繽紛

2014-05-30

Image description 復古番茄不論顏色或外形都和市面常見的番茄有所不同

被《時代雜誌》評為十大營養食品第一位的番茄,開胃有益,更是百搭食材,由家常小菜,到中、西餐館、茶餐廳、快餐店,都可見到它的身影。它原產於中、南美洲,最早於秘魯一帶發現,十六世紀時傳入歐洲後再傳至北美,十七世紀時傳入亞洲。明朝《群芳譜.果譜》記有「蕃柿」、「六月柿」,成為番茄踏足中土的一段記載。至於在歐洲和北美,它卻曾因外形與有毒的「顛茄」(Atropa belladonna,或稱deadly nightshade)相近,無辜被視為毒物,故初期只種來當觀賞植物,直至十八世紀,才開始被廣泛食用。

一般人對番茄的印象都是紅色、橙紅色,其實它種類繁多而且色彩繽紛,鮮紅、淡紅、橙、紫、黃、綠都有,堆起來有如一堆熱帶水果。但在三十多年前,一場為提高生產量的農業革命,令生長快、產量高、易運輸、抗病能力又強的紅番茄成為大量生產的主角,逐漸取代其他品種而成為主流。

不過,隨着抗衡速食文化的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興起,令更多人關注和設法保護一些正逐漸消失的傳統食材。

本地有農夫更特地為此栽種源自早期的復古番茄(heirloom tomato或稱heritage tomato),包括深紅色偏黑的黑色白蘭地番茄(Black Brandywine Tomato)、質地軟身的玫瑰白蘭地番茄(Rose Brandywine Tomato)和帶有菠蘿清甜的菠羅番茄(Pineapple Tomato)等。它們外表雖然比圓潤的鮮紅肉茄來得「岩塹」,但味道和質感卻另有特色。

番茄含豐富纖維、維他命A、B雜和C,還有磷、鐵、鉀、鈉、鎂,以及有助保護眼晴的葉黃素。它的茄紅素含量更屬蔬果中最高,能助抗氧化、防癌和減少心血管疾病,對預防前列腺癌尤其有效。營養師提醒大家,因熱力可助茄紅素釋放,若想多吸收便應在番茄煮熟後食用。

番茄葉製驅蟲劑

Image description 在天台或露台種番茄,由下種到有收成,約需四、五個月。

但如果想吸收維他命C,番茄生吃效果會更好,而且應在切開後盡快食用,因維他命C接觸空氣後會氧化和受到破壞。

雖然番茄的莖和葉不能吃,但卻可用來製成天然環保的驅蟲劑。將約五十克的番茄葉剪碎,加一百五十克水,浸泡一晚,隔渣後成為含植物鹼的驅蟲劑,噴在家居盆栽上,可以驅除蚜蟲、紅蜘蛛等害蟲(但不能用來驅蚊)。

若家有露台或天台,自種番茄亦是個好選擇。因番茄喜乾爽疏氣的環境,建議在秋天時份九、十月開始栽種。運用直徑約50cm、高約35-40cm的大花盆,以便番茄樹長高;泥土用一半沙、石等助排水的物料,另加一半泥炭苔。由下種子到開花結果約需三個月,到番茄長大至轉為成熟的紅色,則另需兩個月。

單一種植危機

Image description 相比用罐頭或瓶裝茄醬,以自家製番茄醬煮出來的蝦肉意粉,更為鮮味有益。

在現代人心目中,「紅番茄」幾乎成為一個標誌,難以想像有其他顏色的番茄,但其實這標誌背後卻暗藏危機。支持慢食文化的April指背後反映出速食文化和全球一體化所帶來的問題:「農業變得愈來愈單一化,番茄只剩下紅色,不再有很多不同品種。為了盡快收成、促進生產,需要下重農藥和化肥,催谷生長,土地不斷受剝削和破壞。結果,生產的品種愈來少,我們亦因進食含化學品的食物而令身體受損。」

香港電台雜誌式環保飲食節目《緣來好食德》,深入了解十多種常見的食物,探索其來源、文化傳承、各部分的特質、食療、物盡其用的方法,並談各種食的文化。

節目第十二集「繽紛番茄」將於今天(21/5)晚上7時,在港台電視31,以及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香港電台網站tv.rthk.hk視像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撰文︰呂惠如

攝影︰香港電台

Image descriptio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