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視乎躁狂和抑鬱的程度或周期而界定,其中「躁鬱症一型」是指患者除了有抑鬱的情況外,還有較為嚴重的「躁狂」症狀。那究竟醫生會怎樣判斷躁狂的嚴重程度的呢?這取決於症狀的數目、對日常生活影響的程度,以及是否需要入院接受治療。至於「躁鬱症二型」,則指患者的「躁狂」症狀較為輕微,我們稱之為「輕躁」,而這類型的躁鬱症患者因為大部分時間處於抑鬱的狀態,所以容易被誤以為只是患了一般單向的抑鬱症,往往較難被確診。
另一種躁鬱症狀態為「混合型」(mixed episode),患者在病發過程中同時出現躁狂和抑鬱的症狀,這個情況的確比較弔詭,因為兩種看似極端的情緒竟然可同時發生。從臨床經驗中較常見的其中一個可能性,是當病人抑鬱時,同時思想速度加快,情緒也會變得暴躁和失去耐性。最後,還有一種有趣的躁鬱症類型為「急速循環型」(rapid cycling),定義為患者一年中有四次或以上的抑鬱或躁狂發作。
過往在香港曾公開承認患上躁鬱症的名人不多,唱片騎師洪朝豐是其中一個,他病發時曾做出種種令人爭議的行為,最終被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他後來把自己的經歷一一記錄在《精神病房私密日記》一書內,而我也有幸為 Radio-i-Care友心情網上電台作嘉賓主持,邀請他作訪問,並分享有關患病及復元的心路歷程。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www.mindp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