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上火」就是我們常說的「熱氣」,身體表現一系列的熱象,反映到皮膚、口腔、呼吸道、大小便,甚至脾氣,睡眠方面。
從中醫角度「火」可以分為兩大類,有虛有實;再視乎它影響那一個臟腑,會再分為「肺火,胃火,肝火,心火,腎火」等。
虛實之分其實就是多與少的分別。中醫認為,人的身體有陰液及陽氣。陰是指體內的體液,包括血液、唾液、淚水、精液、內分泌及油脂分泌等,有寧靜、內守、清涼的作用。
陽則指身體的機能,以熱、動、升為特點,陰份則以寒、靜、降相對應。陰份除了濡養各臟腑組織之外,還負責制約陽氣,以免陽氣過盛。
陰虛生內熱
陰津不足時,身體會呈現缺水的狀態,之外,若陰份虧虛,就無力制約陽氣,人體會出現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所謂「陰虛則生內熱」。並且形成內火偏盛的現象,有瘦、紅、熱、乾等特點,身體會出現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兩顴如搽胭脂,口咽乾燥,身體偏瘦,舌質偏紅,舌苔少,脈細數等主要症狀外,還因應個別臟腑陰份虛而出現伴症,常影響的臟腑包括心、肺、腎、胃等。
如果心陰不足時,心火就會偏旺,表現心煩,睡眠不佳,口舌糜爛等的症狀;肝陰虛時,肝火會向身體上部燒灼,會出現頭痛、眩暈、眼紅、耳鳴、口苦等。
胃陰偏少時,胃火會上升,形成口臭,牙齦腫痛甚至出血,胃脘隱隱作痛或脘痞不舒,或乾嘔反胃。
肺陰虛時,會令上呼吸道乾燥,出現口燥咽乾,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甚則痰中帶血,聲音嘶啞。
腎陰虛可導致頭暈目眩、腰痠膝軟、五心煩熱、男子遺精早洩、女子月經量少或閉經,失眠多夢等症。
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可以出現陰虛火旺的症狀,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更年期綜合症、高血壓、耳鳴、失眠或中風,及癌症電療後之後遺症。
陰陽失平衡是引起陰虛火旺的原因,治療的原則是「補其虛」, 用滋陰養陰的方法,使陰漸盛,才可以制約因陽氣過盛引起的虛火。要是亂用寒涼的中藥或食材如西瓜、綠豆等降火的話,就會弄巧反拙,令到身體更虛弱 。
先調理脾胃
後天陽氣陰血的化生,主要依賴脾(中醫的消化系統)的健運;陰陽失平衡時,首先要調理好脾胃,避免吃辛辣煎炸、煙酒咖啡,或溫燥的食物:如辣椒、韭菜、葱、蒜、胡椒、薑、羊肉、雞肉、榴連、龍眼、荔枝等。
陰虛體質的人,要注意秋冬乾燥氣候的變化,平常除了多吃補陰的食物如梨、蜂蜜、芝麻、白木耳、百合、燕窩、鴨肉、海參、淡菜、黑豆、桑椹、檸檬之外,可選用具補陰功效的中藥進補,如石斛、玄參、沙參、玉竹、麥門冬、天門冬、龜甲、鱉甲、西洋參、枸杞子、阿膠、女貞子、旱蓮草、五味子等,並可適當加入健脾開胃的中藥,如茯苓、白朮、淮山、大棗等,以加強脾胃的功能。
此外要避免熬夜、劇烈運動和在悶熱侷促或高溫酷暑下活動;如果生活環境或氣候乾燥時,要適當的內外補充水分,活動時要多飲水,次數多但量要適中,不要大口暢飲。運動時要控制出汗量,更不適宜焗桑拿。
陰虛火旺的人較執着,容易受壓力困擾,所以平時宜控制情緒,用樂觀態度對待不如意事,用輕鬆的方法,例如聽音樂,看電影,到大自然郊遊去減壓,才可將內火熄滅。
文:梁寧茵中醫師
作者為註冊中醫